诸葛亮死后蜀汉十大名将 这四人堪称中流砥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热播电视剧《虎啸龙吟》终于迎来悲剧性的一幕: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因常年劳累,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令无数人唏嘘不已。

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并未灭亡,而是艰难支撑了30年之久。蒋琬、费祎、姜维、董允,是蜀汉政权支撑30年的中流砥柱。

诸葛亮死后蜀汉十大名将 这四人堪称中流砥柱(1)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诸葛亮是个劳碌命啊,一生奔波不停,鞠躬尽瘁。但天下只有一个诸葛亮,他不幸辞世后,谁来代替他的位置呢?

诸葛亮给自己找了一个接班人。一次,诸葛亮秘密呈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这里是“琬”,指的就是蒋琬。

诸葛亮死后蜀汉十大名将 这四人堪称中流砥柱(2)

诸葛亮病逝后,费祎真的成为了蜀汉政权的顶梁柱。

难能可贵的是,费祎不但是一名文官,还在行军打仗方面有一套。

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等率部进犯汉中。费祎将朝廷内部安排得妥妥当当之后,亲自率部前往兴势(今陕西洋县北)迎击。当时,光禄大夫来敏前来送行,与他走了一盘棋。部队即将开拔,场面很混乱。费祎却镇静自如。

来敏感叹说:“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

果不其然,费祎到达兴势后,迅速击败了曹爽大军,让蜀汉政权度过了一劫。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费祎与蒋琬相提并论:“雅性谦素,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姜维: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先后执掌大权,不过严格地说来,他们都是文官,相当于运筹帷幄的统帅,而真正继承诸葛亮遗志,浴血奋战于北伐第一线的,还得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姜维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学生、继承人,这一点相信大家没有异议。不过,姜维最初并非蜀汉这一边的。

228年,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姜维还是曹魏阵营的人,由于被曹魏阵营排挤、怀疑,他被迫投向诸葛亮。诸葛亮任人不疑,屡屡将姜维提拔重用,还公开表扬姜维,“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诸葛亮死后蜀汉十大名将 这四人堪称中流砥柱(3)

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

姜维真正大放异彩,是在诸葛亮死后。诸葛亮死后,姜维主持了北伐大局,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数据显示,姜维共计进行了11次北伐,其中:大胜2次;小胜3次;相距不克4次;大败1次,小败1次。在蜀汉整体出现颓势、一年不如一年的大背景下,姜维能够取得5胜4平2败的战绩,还是很了不起的。

263年,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将钟会大军拦在剑阁,寸步不前。不料,邓艾从阴平偷袭蜀汉都城成都,刘禅投降,蜀汉政权消失。

姜维假意投降钟会,试图利用钟会反叛曹魏,结果钟会反叛曹魏失败。姜维和钟会双双被杀。

董允:名位优重,事迹逾父

蜀汉政权有四相,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以及我们即将提到的董允。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

诸葛亮在进行第一次北伐前,很担心蜀汉后主刘禅年纪太轻,不辨是非,容易受人欺骗,就让为人正直、是非分明的董允负责处理皇宫内部事宜。临行前,诸葛亮专门写《前出师表》,向刘禅推荐董允在内的3个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诸葛亮死后蜀汉十大名将 这四人堪称中流砥柱(4)

董允没有辜负诸葛亮对他的厚望。

蜀汉后主刘禅喜好女色,想从民间挑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坚决不许,他说:“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刘禅只好放弃了这种想法。

诸葛亮去世后,董允担任费祎的副手,继续在刘禅身边处理皇宫事宜。当时,刘禅年纪已大,开始宠爱宦官黄皓。董允总是正颜厉色地匡谏刘禅,还多次责备黄皓。因此,董允在世时,刘禅对他相当忌惮,黄皓也不敢胡作非为。

董允去世后,接替他的陈祗为人谄媚,与黄皓一起把持朝政,将皇宫搞得乌烟瘴气,导致蜀汉政权日薄西山,最终灭亡。

多年以后,历史学家裴松之称赞董允:“以允名位优重,事迹逾父。”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一个官员被李世民误杀 他后悔至极 制定一条影响千年的法律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夸奖的四个人 他们谁混得最好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