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1)

大衣哥朱之文

农民歌手朱之文,又称大衣哥,相信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

靠着浑厚的嗓音,朴实接地气的形象被诸多网民所喜爱,其中经典演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成了朱之文的代表。

有人爱

朱之文,1969年11月27日,出生在菏泽单县郭村镇朱楼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按照朱之文后来回忆,全村500多户人家,如果不是倒数第一穷,那也是倒数第三、第四。

父亲在他1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让原本就困难的家庭变得更加艰难,朱之文也因此而辍学在家务农。

1985年,只有16岁的朱之文跟随同村人一起去北京打工,常年和五、六个工人住在一起。

由于家境贫寒,朱之文直到29岁才结婚,没有婚礼,朱之文靠骑着脚踏车把妻子李玉华娶回家。

朱之文和李玉华算得上是患难夫妻,家里穷的时候,经常连盐都买不起。

最困难的是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家里仅剩一块5毛钱,就靠着这1块5毛钱过了20天。

朱之文有次牙疼,但没有钱去医院治。只能含着冰水止疼,最后是妻子李玉华卖了头发,换来了140块钱,才去买的药。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2)

日子虽然十分清贫,但是李玉华并没有多大抱怨。

而大衣哥为人踏实勤快,干活种地是一把好手,闲时也打打零工,全年收入有5000元左右,勉强维持生活。

有所爱

朱之文从小就喜欢唱歌,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老师学习。

但算得上是天资聪明,一台破旧的收音机,就是他的老师。

为了唱歌,识谱,经常熬到了夜里11、12点,困到不行时,便用蒜头涂在眼睛周边。朱之文笑称,一辣眼睛,精神头就上来了,这叫半夜刺激法。

朱之文经常种地唱歌,被戏称大嘴三。因为朱之文嘴大,在家排行老三。

不管别人怎么叫,只要有比赛朱之文就尽量去参加。曾经有次骑单车两天两夜到开封,中途还在路边烧火过夜,但等骑到时,比赛已经结束了。

2011年2月13日,42岁的朱之文参加山东卫视选秀节目《我是大明星》济宁赛区的海选。因为来回车费需要50元,担心时间来不及,若住宿需要花更多钱还要耽误了一天时间干农活。

朱之文现场便找了位负责人,着急的说道。我赶着回家,我现在给你唱个歌,你要觉得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3)

后来朱之文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震惊四座,在总决赛中,又凭借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征服观众和评委夺得冠军。

随后朱之文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参加了《我要上春晚》《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中国梦想秀》等多档节目,均受好评。

2015年春节,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以中国人的活法为主题,对朱之文虽成名,但仍保持农民淳朴勤劳的品格给予高度赞扬。

朱之文算是个明白人,哪怕外面再如何称赞宣扬他,演出完脱下礼服,回到家,还是个农民。

他只喜欢唱歌,唱歌也仅仅是他的爱好。在家唱,在工地唱,在田地干活也唱。

有人爱

许多网友称赞,大衣哥是唯一一个把明星当副业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农民的歌手。

所以,许多人都很喜欢大衣哥,上至大爷大妈,下至青年男女。

有人带着子女,不远千里登门拜访,只求大衣哥点拨一二。

有老年夕阳团,跑到大衣哥家中,只为和他合影。

也有人一路追随大衣哥出演的各种演唱会,而每到过年过节之时,大衣哥的门前屋后总是挤满了人。

在百度知识图谱中,网友对大衣哥印象最多的就是,朴素、淳朴、善良、低调。

为钱愁

借钱机器

成名之后的朱之文,自然为家庭收入增添不少,至少再也不用买不起盐,看不起牙了。

原本想着存点钱,以后能改善生活,好好弥补老婆孩子,但却有人早就打起了歪脑筋。

自从朱之文上了电视台,出去唱了歌,村里村外就有人传起朱之文唱首歌最少能挣个10万、8万,一年轻轻松松上千万。

所以各种所谓的远方亲戚层出不穷,亲戚的出现除了沾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借钱!而且就是抱着借钱不还的心态来的。

不管是结婚、买车,买房,开店,还是住院看病、赌博还款,只要是用得上钱的地方,就一定来找朱之文。

朱之文自己说,一年时间,至少就借出去了近100万,借条塞满了一抽屉,时隔多年只收回了2万元。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4)

朱之文憨厚老实,但不傻,也无奈。

他离不开这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也开不了口向同村的人要钱,尽管这钱就是他的。

赚钱机器

拿不到钱的朱之文,得了教训也长了记性,尽量不再借钱给他人。

但部分村民、得利者们却不依不饶。

2016年起,各类短视频平台兴起,所谓的网红、直播、打赏层出不穷。

比如火山视频,只要你拍摄的视频观看量点赞量越多,就能获得火力奖励,对应的火力可以提现。

而在快手,通过发布短视频,也能吸引很多粉丝,通过直播获得粉丝的打赏,也能赚取不错的收入。

因此,有许多人就打起了大衣哥的主意。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5)

一时间,无数人来到大衣哥的家中,长枪短炮,手机平板,房前屋后全都是拍摄者。

从大衣哥吃饭、睡觉、种地、走路、唱歌、开车、外出、会客都有人拍,甚至连上厕所都有人追着。

大衣哥,不敢怒也不敢言。

被逼无奈下,大衣哥在自己的门前装了一道铁门,以求片刻安宁。

可此举并没有带来多少的安静,反而引来了更多的闲言碎语和骚扰。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6)

有说朱之文摆谱的,有人爬树的,有人半夜敲门的,也有大清早堵门的,最后,铁门成了一道摆设。

而那些拍摄大衣哥的人,靠着大衣哥的知名度,的确赚了不少钱。

有靠拍大衣哥,买手机的。有位年近50的村民曾花了1500块钱买了部手机,当记者采访他时,笑着说,手机的钱早就赚回来了。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叫朱三阔,是大衣哥的邻居。靠着一部千元手机拍朱之文的日常生活,积累了百万粉丝,随后他将账号卖了60万,立马给家里买了辆新车。

有的拍大衣哥是为了沾光出名,有的就是为了赚钱,现在全村老少青壮,都在拍。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7)

在快手和抖音上,和大衣哥相关的账号不下百个,有自称是大衣哥的经纪人,邻居、徒弟、亲戚、同学、助理等等。

诸多账号粉丝过十万,许多拍摄大衣哥生活的视频播放量都过百万。

为家愁

大衣哥是吃过苦的人,哪怕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还是踏踏实实的踩着脚下的地,种着庄稼,吃着大饼。

大衣哥有一儿一女,跟着大衣哥的确吃过苦,但大衣哥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总想把最好的给妻子,给儿女。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8)

但一儿一女并没有让大衣哥省心多少,反而因为大衣哥的成名,变得游手好闲,不思上进。

儿子小伟看似憨厚,但学习一般,沉迷于网络,上学时抽烟打架时有发生,因父亲出名更是毫无压力选择辍学。

其女儿比儿子听话不少,但从以前消瘦的长相一度体重暴增,同样没有完成高中学业,成了家里的啃老族。

朱之文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每天都有人围着他。

儿女啃老在家、老婆也整天做着网红梦,他们都在粉丝整日的追捧和网络虚无中迷失自我。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9)

这样的情况,也被央视主持人刘元元曝光,替朱之文表达不满。

为民愁

朱之文是个憨厚人,也是个明白人,更是个懂感恩的人。

对于自己他省不得花钱,依旧住着平房,穿着旧衣,吃着面饼。

他舍不得吃好的,也不敢吃好的。他不愿买房子,也不敢买房子。

因为网络上关于朱之文住豪宅、开豪车、买别墅、下馆子等等谣言层出不穷。

朱之文不敢对自己好,但对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却从不吝啬,不完全统计,朱之文各类爱心捐款至少超过500万。

2012年12月,一个综艺节目找到朱之文,希望以公益拍卖朱之文的大衣,用善款救助贫困家庭。最终朱之文的大衣以51万的高价拍出,现场朱之文更是自掏腰包追加10万。

2019年,春节期间,朱之文给村里面的小孩发红包。但村中许多大人,死皮赖脸的伸手问朱之文要钱。朱之文无奈,只能再给大人也发了200元。尽管如此,村中许多人发朋友圈嫌弃朱之文发的太少。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10)

这些年来,朱之文出资3万多翻修村里的幼儿园,出资2万多给村里新添了健身器材,出资10多万解决村里农田的灌溉问题。

而朱之文每年却舍不得花几百块钱租机器收割玉米。

最令人气愤的一件事是,朱之文眼见村里面的泥土路不好走,于是出钱浇筑水泥路。有些感恩的人给朱之文立了块功德碑,取名朱之文路,而当时他家门前的路还是泥土路。

但功德碑没多久,就被人砸毁了,原因是朱之文修路修太短了,没有修到其他户人家门口。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11)

后来,朱之文存了钱,又二次重修加宽加长村里面的道路,但这些在村民的眼中,都是理所应当的。

近期,朱之文因在单县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宣布向家乡捐款140万,又被推向风口浪尖。

诸多村民在听到此消息,并没有拍手叫好,反而带着愤怒和埋怨。认为朱之文捐这些钱没有意义,还不如给村里每家每户发几万块钱,最好是给他们买辆小汽车。

揭开大衣哥朱之文背后的神秘面纱(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12)

不管朱之文捐140万,还是1400万,在诸多村民的眼中,都是不对的。因为网络谣传朱之文一年至少2000万的收入,这些钱对他都来都是九牛一毛。

朱之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他们的摇钱树。

他们可以过节让他发红包,可以没有钱找他借钱不还,可以随时去他家里拍视频发布网络赚点击,也可以以所谓的道德要挟他必须为村里面修路建亭。

但很多人不知道,朱之文许多演出不单没有费用,还要送礼。一些县政府和电视台的节目,他都是义务的,连车马费都没收。

结语

目前这样的情况,朱之文很难改变什么。不唱歌就没有稳定的收入,出去唱歌就成了烦恼的来源。

关于自私逐利的部分村民和网友,不想做过多评论,相信许多人自由论断。

相比于他们带来的骚扰,我更加担心朱之文老后无依无靠无助。

如果哪一天朱之文不火了?朱之文老了怎么办?他还需要继续出去唱歌赚钱嘛?他还需要为村里捐钱吗?

曾经朱之文在做义工时被锤子砸到了手,但许多人只是冷漠的拿着手机在拍摄。

曾经朱之文宣布不再借钱给他人,半夜就有人砸碎了他的窗户。

曾经朱之文一怒之下装起来了铁门,随后每天都有人往门内乱扔东西。

曾经朱之文因急用钱,去讨债,反而被别人赶了出来,差点挨了打。

朱之文,可爱可敬,却又可怜可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