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

公元前209年七月,大秦帝国蕲县(今安徽宿州)的大泽乡风起涌云,陈胜吴广二人经过一系列秘密地筹划,率领九百役卒揭竿而起。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听得人们热血沸腾,一把燎原之火已经在秦帝国的大地上蔓延开来。

随后陈胜率军向西挺进,目标直指秦帝国重镇陈县(今河南淮阳)。

面对眼前的陈县,陈胜仿佛看到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自己的鸿鹄之志将要在这里展翅,然而这一切真能如他所愿吗?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1)

中华战争通史·陈涉世家(二)

陈县,也就是现如今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2500多年前,这里曾是周武王所分封十二诸侯国之一陈国的国都。公元前479年,陈国被楚国所灭,改置陈县。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2)

古代的人都迷信,陈涉姓陈,陈州(陈县)也是陈,中国古代帝王起家时,何处起家就以何处封王。陈涉读过书了解历史,所以把都城就建到陈,跟他姓陈有关,这是从心里上。另一方面,从战略上也是很好的地方,粮食、水路交通都不错,尤其是民心反秦。

陈县是一个非常好的根据地,不仅繁华富庶,又是楚国故地,假如以陈县为中心,用大楚的口号辐射江淮,那么楚地的反秦义士必定会聚集陈县,这样便拥有了与秦帝国抗衡的资本。

随后陈胜迫不及待的与吴广商议破陈之策,据查探,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内,负责守城的只有一个副官。这对陈胜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于是迅速整顿军队,即刻攻城。双方在陈县城外僵持下来,就在这时城内的楚国义士斩杀了县丞,打开城门。

陈县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终于脱离了秦帝国的掌控。

秦统一以后,在秦的故地对故秦人和在新统一的地方对旧关东地方的民众,实行的政策是不一样的。

秦实行的政策,是依靠关中的故秦人来镇压关东六国的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关东的民众遭到秦的压迫的时候,心中是不满,肯定要反抗。其实在秦统一以后的这段时间里面,六国旧贵族,以及一些老百姓,都在酝酿着反抗秦王朝。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3)

这时的陈胜真正成为了撼动秦帝国的第一人。

入主陈县几天后,陈胜便召集县里的地方豪强和乡绅父老开会,会议上人们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这句话也正迎合了陈胜的心意。

然而此时却有两个人提不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二人就是张耳和陈馀,他们原本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魏国被秦所灭后,便逃到楚国隐居了下来。

陈馀反对:“现在刚刚打到陈城,就急着自立为王,好像告诉天下人,您是为了私利而战斗。岂不惹天下人离你而去?”

张耳连忙补充说:“将军您不如现在不要称王,而是派人搜求六国诸侯之后人,立他们为王。这些人绝而复立,势必对您感恩戴德,同时他们利用自身的名望,必然天下百应,则反秦大势形成矣。于是您统领诸侯,直据咸阳,因为您复立他们功劳最大,他们奉您为帝,则您的帝王之业可成!”

陈胜起义以后,成为各支义军的首领。各支义军都云集,然而实际上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尤其六国旧贵族,他们都是想恢复原有的故地,恢复原有的家族的统治。他们集合在陈胜的反秦的旗帜下,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当他们有机会的时候,都想自立为王。

张耳陈馀发言完毕,陈胜做了下权衡:张耳陈馀建议的封六国诸侯之后的事,固然好,有利于反秦大势的形成,最终利用自己优势在里面捷足先登,称王称帝。但是如果捷足先登入咸阳的是别人而不是我了呢?那不弄巧成拙了吗?思前想后,陈胜最终决定还是自己当王。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4)

在陈县(今河南淮阳)父老乡绅的拥戴下,陈胜自立为王,建国“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

建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西征,不灭掉秦国他的王位便难以安稳。

于是,陈胜便册封吴广为假王也就是副王,北上攻打秦国位于三川郡的军事要地荥阳,以便占据秦帝国的最大粮仓——敖仓,然后以荥阳为根据地,过三门峡进攻咸阳;另外一路,则派遣老将周文越过荥阳,直逼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以减轻吴广的压力。周文就是给陈胜算命的老先生,陈胜称王后成为心腹。没过多久,陈馀和张耳得知陈胜不能共事后,也自动请缨随武臣攻打赵地,陈胜也同意了。到目前为止,张楚政权的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谁也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危机竟然隐藏在义军内部。

随着核心人物相继被派往四处征战,政权内部出现了真空,一时间无可用之人。

而在这个时候便给小人钻了空子,而这小人就是被陈胜认命为司法官的朱房和胡武。对于这两人史书中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却用这二人来道出陈胜失败的原因。

《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到: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众将领稍有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就擅自予以惩治。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陈胜了。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5)

和这二人有关联的第一个案件,就是征南将军葛婴的死。

葛婴向东发展,仗打得也好,但是他把当地的楚国后裔树立为王,而这个时候陈胜还没正式称王。葛婴想先让楚国后裔称王,把给这块地方控制起来。这件事从他自身考虑这是对的,但是他当时没有揣摩陈胜的心理。

随着投奔大楚军队的人数越来越多,占领的地盘也越来越大,大楚军又遇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陈胜以楚国的名义号召天下,各个起义军投奔陈胜的目标是奔恢复楚国,然而陈胜却并不是楚王的后代。

一个打着恢复楚国的起义军,却没有楚国的王族担任领导人,这显然对于起义军凝聚力的形成和核心领导地位都非常的不利。义军要想提高自身的号召力,迫切需要一个楚王为核心领导,至少应该有一个名义上的楚王,才能把百姓凝聚在自己周围。

而这时葛婴首先提出,如果一时找不到楚王后裔,那么就请陈将军代理一下王位,等到以后找到楚王后裔就拥护他做王。随后葛婴便率军向楚国腹地出发开疆扩土。

葛婴向南进军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在那里遇见了楚王的后裔襄疆,为了增强号召力,迅速扩张队伍,自然而然的拥立襄疆为楚王,这和当时起义的目标也是相同的,而当时葛婴南征时,陈胜只是将军并没有称王。

当葛婴得知陈胜自立为王的消息后,顿时明白了陈胜的心思。

而这时的他已十分后悔,随即斩下了襄疆的脑袋,快马加鞭赶回陈县拜见陈胜,向陈胜说明情况,表示了对陈胜无条件的拥护。

陈胜听了葛婴的汇报,开始认为葛婴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楚王后裔襄疆已经被葛婴杀死,说明葛婴还是很忠于自己的,便命令葛婴继续向东南进军。

赶到陈县请罪的葛婴见陈胜并没有降罪于他,心里也终于踏实了,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奔赴前线,用实际行动,来将功补过。而另一边,陈胜虽然言语上不再计较葛婴的过失,但是在他心里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这时与葛婴有间隙的胡武向陈胜说到:“葛婴立楚王没有经过您的同意,擅自主张,这是对君主的极大不忠,不治罪,今后何以服众?将来诸将军都以葛婴为榜样自立为王,那大王您不成了空架子?”张楚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悄然开始了。

当天晚上葛婴便接到陈胜的书信,里面说到:将军为张楚国开疆扩土,功劳甚大,本王特地在宫内设宴犒劳将军。葛婴看完信后感到陈胜对自己如此关爱,心里对立襄疆为王十分愧疚,于是他便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前去赴宴。

然而,葛婴到达大殿后,埋伏在宫殿里的禁军军官突然杀来,葛婴顿时觉得后背一阵冰凉般的疼痛。陈胜起身缓缓地走向葛婴,葛婴望着陈胜,想要说什么,却最终无法说出口。

他扪心自问自己对陈胜忠心耿耿,而陈胜却这般对他,这到底是为什么?葛婴或许到死也不会明白陈胜为什么要杀他。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6)

为大楚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就这样倒下了。

他没有死在亡秦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了内部的权力斗争上。

这不仅仅是葛婴个人的悲剧,也是大楚国走向悲剧的开始。

(据说:西汉文帝时,文帝为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孙子为诸县侯,并世居于此。葛氏为感念文帝功德,遂将“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诸葛”。东汉时诸葛氏族由诸县迁至阳都居住。)

这让下属都心凉了。立下功劳并且知道错了马上就认错,还想继续立功,陈胜反而把人杀了。人一生能没有错误吗?所以人们口不说,心里都对这种方法这种政策产生了离心,未必离德,起码离心。

随着陈胜的王位渐渐巩固,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也越来越大,他不允许别人的挑衅,更不允许他人的质疑。

早些年和陈胜佣耕的伙伴得知他当了大王,就来陈县看望陈胜,到了王府门前,想到陈胜之前说到的:“苟富贵,勿相忘”,觉得陈胜还是挺讲义气的。于是大摇大摆的走到陈王宫门前嚷道:我要见陈涉,门卫一看这个穿着破烂的人居然陈王的名字也随便叫,不由分说的暴打一顿。

伙伴被暴打后并没有死心,而是躲在远处,看到了陈胜的身影,便急忙跑上前去大喊:陈涉陈涉。这时陈胜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一看是年轻时一起佣耕的伙伴非常高兴,带他参观了自己的王府,走进宫殿,伙伴说:“夥(huǒ)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

楚汉战争十大名将(中华战争通史之陈涉世家)(7)

谁知后来,伙伴在王府里进进出出愈来愈随便,随意跟陈王身边的卫兵、军官、办事人员大谈陈王以前给人打工的旧事。这时担任中正之职的朱房对陈胜说:“大王,您的这个客人愚昧无知,胡乱说话,揭大王的短,这样会破坏大王你的威严的啊。”

陈胜一听有损自己的权威,就果断下令把伙伴给杀了。自此之后,一些故交都离他而去。

陈胜称王以后,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大,用小人、杀葛婴、诛伙伴,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张楚政权内部分崩离析。

然而西征伐秦的军队,也遭遇到重重劫难,各路大军被秦将章邯逐一击溃。

攻打函谷关的周文兵能否力挽狂澜?

张楚国江山能否安慰无忧?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已入选爱奇艺独播栏目《中华战争通史》纪录片创作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