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

引言

唐代诗人许浑在《途经秦始皇墓》中写道:“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皇帝,秦始皇真可谓是一代天骄,虽然秦朝存在的历史很短暂,但这位皇帝的功劳却足以令千万世称赞。也正是因为他将全国成功统一,使得他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远超此前的君王,因此他的陵墓也是前所未有的豪华。但是在考古事业兴盛的今天,秦始皇陵也没有开始挖掘,这又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始终有着争论。一方面,他是我国第一位大一统皇帝,在即位后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使得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共用统一的文字,奠定了我国数千年来得以大一统的基础。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1)

▲秦始皇形象绘画

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他多年来强迫各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以致民怨四起,以及他晚年时因为追求长生不老而焚书坑儒,烧毁了大量道家典籍。如果说长城的修筑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焚书坑儒杀掉的是坑蒙拐骗之辈,还是情有可原的话,无比豪华的秦始皇陵却实在是空耗人力物力之举。

01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才彻底修筑完成,总共耗时38年,其耗时之长在帝王陵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目前我们熟知的旅游胜地——秦始皇陵兵马俑,本质上只是这座陵墓的陪葬坑其中之一,却已经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目前,秦陵兵马俑坑只发现了四座,其面积就已经超过一万四千平方米,深达5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对于总面积达到56.25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来说,这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2)

▲秦始皇陵封土

根据历史学家分析,秦始皇陵堪称是一个微缩版的咸阳城,陵墓内分了内城、外城以及边缘区域,核心部分的地宫就是仿造秦王宫而建,外城多为陪葬墓和陪葬坑。负责设计这座陵墓的正是秦朝名相李斯,修建该陵墓时动用人数最多时接近80万。不难想象,耗费了如此巨大人力,又耗时如此之长的陵墓,其内部该有多么宏大,其中的珍宝该有多少。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3)

▲今人仿建的秦王宫

除了规模庞大以外,秦始皇陵的选址也十分有讲究。之所以选在距离咸阳有一定距离的骊山脚下,一方面符合古代陵墓依山而建的传统,风水方面极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骊山素有美名。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骊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这种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不过因为秦始皇陵开始修建时,陵墓主人嬴政才刚刚13岁,或许对金玉没有太多了解,所以也有人提出了其他说法。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4)

▲临潼骊山

骊山所在地与秦朝历代君王的陵墓位置都有联系。秦始皇先祖和先太后的陵墓就葬在芷阳地区,《尔雅》中记载:“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秦始皇作为后辈,应当选择葬于先祖的西侧,这也是秦始皇选择骊山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春秋时期兴起的“依山造陵”习俗也影响了秦始皇陵选址,背山而建的陵墓有着“面对大好河山”之势,也有着死后守护家国的寓意。依托山势,同时还可以衬托君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5)

▲秦始皇帝陵

另外还有一些堪舆学上的说法,即骊山能够汇聚“仙气”。秦始皇陵南侧、北门刚好与骊山最高点连成一条直线,这很难说是一种巧合;骊山周边的山峰簇拥着其中的始皇陵,使得这座陵墓恰如落在花瓣中心,犹如同龙爪的掌心,周围有着五根锋利的爪,因此也有人将这里称之为“五爪金龙”。按照民间传说,当时的堪舆大家称这“五爪金龙”可以使得秦始皇一统天下。自然,始皇最终完成了这一大业,所以骊山以及骊山深处的始皇陵就更有了“大秦龙脉”的说法

02

不过在秦朝覆灭后,秦始皇陵就遭到了严重破坏。子婴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关中后就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大肆破坏,不但地面建筑毁于一旦,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汉朝建立后为收拢人心,刘邦下令妥善保护秦始皇陵,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也都下令保护秦代帝王陵墓,但即便如此,秦始皇陵还是不太安生。《汉书》中记载有牧羊人在秦始皇陵附近牧羊,一只羊掉入地洞中,小孩打着火把去寻找,结果烧掉了始皇的棺椁。《水经注》中也记载了此次意外,并补充说火烧了整整90天。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6)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王莽篡汉时期,赤眉军也曾盗掘始皇陵,将发掘出的器具融化以取铜;魏晋后期,后赵统治者也曾盗掘秦陵以获取军费;唐朝末年黄巢攻入关中后,秦始皇陵又经过了一次大型破坏;五代时也有军阀大规模盗掘始皇陵。清光绪年间,也曾有传言称始皇陵被盗墓贼盗掘,而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之时,陕西军阀再一次挖掘了秦始皇陵。多年以来,始皇陵也称得上饱经洗礼了。不过这些说法中,有很多都未经证实,只是当地传言。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7)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相反,始皇陵中机关密布的消息倒是已经被证实的。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防止盗墓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连弩、水银蒸气等。在考古探测中,借助红外手段,也发现秦始皇陵中至今仍旧有热反应,证明其中的部分机关仍在工作。因而无论是想要盗墓,还是想要发掘秦始皇陵,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什么不敢挖秦陵(秦陵历史上数遭劫难)(8)

▲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铜马车

1962年,我国考古人员在建国后对秦始皇陵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探测,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秦始皇陵占地面积之广、布局之复杂引起了世界轰动。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1980年发现并出土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是目前世界上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器。1996至1997年,人们在发现了一座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的陪葬坑,1998年7月又出土了大量青铜铠甲。

结语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对于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其实是在有序进行的。至于很多人所理解的发掘秦始皇陵,大概是打开主墓室进行探寻,其实之所以至今没有进行到这一步,是有着多重原因,既包括对于古代文物的保护,也有很多现实原因——光是秦始皇陵附近的“五爪金龙”地形,就决定了考古工作很难开展,而这也是秦始皇陵至今未开挖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

《途经秦始皇墓》

《水经注》

《汉书》

《史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