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

一,番茄历史来源

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1)

番茄,为茄科类植物,又叫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地形复杂的河谷和山川地带。十七世纪经葡萄牙进入中国,在我国台湾南部,60年代起在我国农村广泛种植,成为全国一种主要蔬菜之一。

二,番茄对人体的需要和经济意义

番茄营养价值丰富,含人体所需物质较多。根据科学测定,每100克鲜果含水量95克左右,蛋白质和氨基酸0.8~1.2克,钙0.8毫克,铁0.8~0.9毫克,维生素20~30毫克,胡萝卜素0.35~0.37毫克。还含有大量的柠檬酸等等。

番茄色彩鲜艳,外观红圆而精美,味道独特,生熟食均可,能制作多种美味佳肴。番茄种植效率比较稳定,一般亩产在3000千克以上,高产地块可达6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率可观,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2)

三,番茄栽培技术和要点

番茄栽培分两种方式,主要有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早春大棚栽培技术。

(1)育苗前准备

播种床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而要至少3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在播前结合翻耕对苗床底土亩施复合肥和过磷酸钙10千克、25千克,然后喷洒50%多菌灵500~6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

(2)播种期和播种方法

番茄播种期9月下旬~11月上旬为播种期,每亩用种量20~25克左右。

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湿布包裹后在25~30度适宜温度进行催芽,等2/3种子露白时播种。

播种方法分撒播或营养钵育苗。撒播时,先将苗床浇足底水,等水渗透完后,把萌芽的种子拌上细沙均匀撒播苗床上,盖上0.5厘米左右厚的细土,以遮盖种子为宜。然后盖层稻草,洒上水,搭盖小拱棚。

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3)

四,定植前准备

清除田间前作残株败叶,结合深翻土壤施基肥800~1000千克,畦宽1.5米左右开沟作畦,沟深20厘米,整地要求达到畦面平整没有大泥块。定植前半个月完成大棚搭建工作。

选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侧根多而白,茎粗0.5~0.6厘米,叶片要大而厚,叶色深绿带紫,没有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壮幼苗。

当大棚内土壤10厘米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2度时开始定植,一般11月上旬~2月上旬。种植密度根据所选品种特性、整枝方式和肥力基础等决定。亩栽3000~3300株左右。

起苗前要提前一天浇透水,争取做到带土起苗,尽量不要伤根,按照密度打窝定植。

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4)

五,施肥技术

由于番茄在生长期间,枝叶茂盛,结果密实,产量高,对肥料需求量大,需要较多氮磷钾。施用原则通常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结果肥。

(1)施足基肥

结合深翻土块,在全层每亩施复合肥和过磷酸钙40千克作底肥。苗期一般不追肥。但为了培育壮苗,可施稀薄腐熟农家粪肥浇灌施肥。

(2)当番茄果实有核桃大小时、到达盛果期和第一次采摘果实后各施1次果实膨大肥。施肥方法是打孔深施,每次亩施复合肥15~20千克,在浇水覆盖上土。番茄对钾肥和钙肥需求量很大,如果缺少容易引起筋腐病和脐腐病。

六,大棚温湿度标准

番茄苗定植后,3天不要放风,让棚内温度掌握在25~30度,空气湿度80%左右。当幼苗缓苗后,要适当降低棚温,并加大放风量,白天20~25度,晚上I3一15度,湿度65%。为了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夜间温度不宜过低。当棚内温度降到5度时,要覆盖遮阳网加强保温。

果实膨大期,棚内温度要提高,白天控制25~28度,夜间15~18度,空气湿度45~60%之间,土壤湿度85%。当果实快成熟时,棚温要适当提高2~3度,加快果实红熟。但当茄果挂红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茄红素的形成,不利着色而影响品质质量。如果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度,可敞开两头,实行昼夜通风换气。

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5)

七,搭架和整枝

当番茄的茎有30厘米时,开始竹竿搭架,并伴随植株生长及时做好绑缚工作。

单干整枝留一个主干,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双干整枝除主干外,保留第一朵花序下的一个侧枝,让其与主干共同生长,其余枝条全部摘除。在整枝时,要掰除萌生的杂枝。

摘心可以防止植株徒长,减少植株养分营养消耗,延迟叶的衰老,增加叶绿素的含量。

八,田间管理工作

移栽好土壤墒情干燥可适当浇水,促进缓苗。中耕除草要摘除老叶,病叶和老黄叶,保持植株通风。疏松地块,以防土壤板结,促进土质松散疏松。

加强栽培管理,对低温和高温引起的落花用激素处理。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做好疏果工作,疏去畸形果、病果、裂果、小果和多余果。

九,收获

春番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何进行番茄栽培技术和管理)(6)

当鲜果上市后,采摘2/3红熟时采收,即摘即售。成熟番茄不宜存放太久,现炒现卖最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