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

内容来源 | 丈量城市公众号

文 | 姚雨蒙

摄影 | 李忠 何锋 郝荣福 龚慧娴 李海涛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

历史短暂的美国,格外重视历史,以波士顿倾茶事件拉开独立战争序幕的波士顿,无疑是最具价值的「深厚」历史挖掘,波士顿自由之路应运而生。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

自由之路主题旅游

「自由之路」长约4公里,将博物馆、教堂、历史建筑、公园、码头和历史标记等重要历史遗迹,用实体红线方式连接形成独特集合。这些遗址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及其后的故事,颇受游客喜爱。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

公园街教堂前的自由之路

现在,「自由之路」已是波士顿的标志性景点,每年可产生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为酒店、旅游和教育领域创造出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波士顿每年超过2200万的游客中,「自由之路」就超过400万人。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4)

自由之路串联的法尼尔厅市场游人如织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5)

自由之路路线图

国家:美国

区位: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区,长约4公里

特色:美国著名历史游线;以动态的方式引导人们认识历史、感受历史

「自由之路」的成功,只是因为用可视化的路线串联景点吗?只是因为红线就能让枯燥的历史游吸引人吗?当然没有看起来这样简单:

1、历史,就是一根看得见的红线

导览可视,游玩可寻

相对美国短暂的历史,波士顿的历史是「深厚」的,自1630年由迁移美洲的清教徒在Shawmut半岛上建立伊始,波士顿就是美国重要历史的发生地。例如:波士顿大屠杀、波士顿倾茶事件、邦克山战役及波士顿之围等,在美国历史上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6)

美国历史决定性的一天——邦克山之战

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家亨利·卡伯特·洛奇所言:「这些政治事件已经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历史,正在塑造来到这个伟大国家的人民的思想,波士顿在其中扮演了领头的角色。」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7)

自由之路上的邦克山战役纪念碑

美国独立后,波士顿继续作为不可或缺的港口、制造业基地,以及教育文化中心而存在。其丰富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吸引了不少旅客慕名而来,单是法尼尔厅每年便有2000万人到访。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8)

法尼尔厅前

但与有着深厚历史传承的欧亚大陆城市相比,波士顿的历史却是单薄、零碎的,散落在波士顿的各个角落,缺乏历史自然形成的聚集,就以人工方式来「强制」关联。

1951年当地记者威廉·斯科菲尔德提议用一条步行道来串联这些地标,当时的市长约翰·海因斯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市内重要的街道拐角处设置了一系列涂漆的标志,帮助游客找到波士顿最著名的历史圣地。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9)

波士顿「自由之路」上的标志导引

在此基础上,1958年,波士顿区别于一般城市在导览图上推介游线的方式,在地面上增加了醒目的不间断的实体红线(红砖为主,被称为波士顿红线),这条红线可谓是遇路穿路、遇桥上桥,构建了一条不中断的、4公里长的可视化「游线」。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0)

邦克山纪念碑前「自由之路」导览图

在1972年,步道扩展到查尔斯敦,正式形成了连接波士顿市中心16处重要历史古迹的「自由之路」(英文:Freedom Trail),游客无需导航,只要跟着红线走,就能看尽这些历史古迹。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1)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2)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3)

波士顿「自由之路」全程不中断的地面红线

2、历史,为多数人浓墨重彩

主次分明,宜深度宜见学

自由之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16个旧址串联在一起,沿途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南北战争、废奴运动和19世纪文学启蒙等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但是,肯花3个多小时走遍16个旧址的「历史迷」毕竟是少数,能熟知每一段历史,对每段历史都感兴趣的也是少数。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4)

自由之路上的旧南部聚会所

自由之路规划之初已考虑这一问题,它抽取出民众最熟悉、最有兴趣的一段历史——美国独立战争历史进行强化。游客们只需游览4个节点,就能快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在波士顿最经典、最伟大的瞬间。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5)

独立战争前夕(波士顿大屠杀遗址):波士顿大屠杀,这一事件激发了英国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6)

独立战争导火索(旧南部聚会所):这里是茶党聚集处,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组织地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7)

波士顿战役爆发(邦克山战役纪念碑):纪念波士顿之围期间英军和民兵发生的军事冲突,此役英军折损严重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8)

《独立宣言》宣读地(旧州议会大厦):英军撤出波士顿,战役以大陆军胜利告终

3、历史,正在此上演

形式带动内容,内容有章可循

「自由之路」深受游客喜爱的另一个原因是——穿越感。旧式扮相的导游会带领游客回顾发生在波士顿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们扮演的人物都是美国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游客们如同与先辈一起踏上自由之路,一同经历美利坚诞生的故事,整个游线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剧,枯燥的历史变成了一场探索之旅。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19)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0)

导游们会穿上旧时的装扮,在充满历史感的街道上行走、驻留,让游客仿佛一瞬间「穿越」到那个时代

波士顿自由之路有七种历史主题穿越讲解服务,吸引对不同历史背景感兴趣的游客。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1)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2)

除了特定线路上不同装扮的导游讲解,「自由之路」也针对家庭、学校、企业等定制旅行安排和导游服务

例如,海盗&爱国者主题讲解是体验殖民时代的波士顿港口普通百姓的辛苦,了解他们为了独立所做的努力与贡献;非洲裔美国人爱国者主题讲解则强调在独立事件中伟大的非洲裔美国人,了解他们的往事。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3)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4)

导游扮演历史上的不同角色,以亲历者的口吻讲述殖民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展现不同阶层为历史作出的贡献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5)

经过规划的波士顿巴士观光线路,途径自由之路,游客们在特色「鸭子船」上游历史,别具趣味

4、你,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游玩「过去」,享受当下

如果穿越感、历史剧是红历史走进现实,那么在历史建筑中植入现代功能,让人们的生活消费进入历史场所,就是现实融入历史,两者共同促进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共振。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6)

旧街角书店是「自由之路」16个遗址之一,如今是一家墨西哥餐厅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7)

法尼尔厅——过去是会议厅,现在是「自由之路」上的最佳购物区

「自由之路」沿线有众多的老建筑,保留住城市风貌,这些老建筑虽然外观「旧」,功能却很都市。它们承担着城市现代服务功能,是游客们了解波士顿历史,体验现代生活的载体。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8)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29)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0)

法尼尔厅周边曾经是交易市场,是人们聚集放松娱乐、享用美食以及购物的枢纽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1)

昆西市场约有50多个餐饮场所,40多个工艺手推车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自由之路」以一种串联的方式将历史遗迹和城市记忆融合,通过动态与「穿越」的方式让历史「说话」,在这样的串联游线里,每个游客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这种开发模式非常值得同样有著名历史时代的城市借鉴。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2)

波士顿公园是自由之路的起点,过去曾是畜牧场、军事演练场,经过改造成为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城市公园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3)

「乘风破浪」的巴塞罗那——老城改造、旧城更新三部曲

科技创新区如何崛起?来看波士顿的创新答案

北京上庄,最后的「海淀」,最好的「海淀」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4)

波士顿之行简要概括(一根细红线一部美国史)(3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