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为政

“为政”是什么呢,就是去做官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嘛,你的学识足够丰富,就应该走向仕途,因此古代读书人也把学而优则仕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论语·为政》篇讲的什么呢,简单明了地说就是求官、为官的基本原则,一言以蔽之——“以德为政”。

那好,我们知道为政的意思,就好理解君子不器了。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1)

君子

君子一词,最先的意思是君王的儿子,但后来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层面的含义。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诸子百家都觉得这样不好,各自寻找为这个社会治病的良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仁复礼。他认为,礼的根本在于仁,那么仁要怎样体现呢?就出现了君子论。

什么是君子呢?简单来说,就是道德品格高尚,同时还要有充分的学识涵养的人。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2)

​不器

要知道什么叫不器,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器。在古代,器是专指器具的,什么锅碗瓢盆啦,都属于器,喝酒的东西就叫酒器。你看,器是有特殊单独的用途的,酒器就只能用来喝酒,不能用作他途。

那什么叫不器呢?很简单了,人和东西是不一样的!

“君子不器”这句话放在为政篇,是有目的的。孔子认为,为政的人,不能像某种器具一样,只懂本专业的事,比如你是一个法律部门的官员,但你不能只背下法律条规就行了;你是一个主管教育的官,那你也不能只知道怎么教会学生读书就行了……

如果你只懂本专业,那你和器具有什么不同呢,把你放在这个职位上能做好,放到别的职位就是个辣鸡,没用了,这是要不得的,人又不是东西。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3)

那为政者要怎样呢?孔子认为要通才,就是学识广博、技能广泛,啥都能懂。《诗经》中赞美鲁僖公的时候说: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允文允武,就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中国古代赞美人的最高标准也是说某人文武双全。

这就叫通。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4)

不器与成器

君子不器这个标准,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通才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这个世界有专才就足够和谐运行下去了。

《礼记》有这么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就说一块玉石啊,不经过雕琢,就成不了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不会成为有用的人。我们说一个人没出息,常常会说这人不成器。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5)

那这是不是和孔子“君子不器”的言论矛盾了呢?

实际上,无论是玉还是人,首先要经过雕琢和磨难,要达到不器的境界,首先要成器,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己的特殊技能,并把这个技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成器的过程。然后融会贯通其他技能,这就是从成器到不器的蜕变。

我想起一句话,说有些人呐,张口闭口谈天赋,其实以绝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远远没达到跟别人拼天赋的地步。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句话,放在“君子不器”里也一样:绝大部分人连器都成不了,还成天妄言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6)


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论语君子不器)(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