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经济学启示(婚姻经济学与法)

看了这则新闻,只想说不愧是在经济学教授家做保姆的,耳濡目染地也把自己变成半个经济学家,而且是活学活用,用得恰到好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婚姻里的经济学启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婚姻里的经济学启示(婚姻经济学与法)

婚姻里的经济学启示

看了这则新闻,只想说不愧是在经济学教授家做保姆的,耳濡目染地也把自己变成半个经济学家,而且是活学活用,用得恰到好处。

新闻内容是这样的:

上海某高校经济学教授博导,退休金过万/月、名下房产两套现有存款100多万,妥妥的老年优质男。

教授家有位50岁保姆,向她求婚却被拒。

问原因,保姆回答说做保姆工资七千/月,一旦结婚不仅工资没了房子也得不到,“免费保姆”不做。

教授再问,如答应结婚那你的条件?

保姆答:房产证加她名,立马就嫁。

哈哈哈哈…..

保姆的回答简单干脆利落,妥妥的民间经济学家,比起很多觉得自己遭遇巨大生活不公而委屈巴巴的全职太太们来讲,简直不是一个段位。

别看保姆没啥文化,可是人家对待自己的利益一定拎得清呀。

其实无意中保姆也用到了一个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定律”。

所谓的“边际收益递减定律”是指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不断增加一种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哪怕开始是上升的,但终有某个时刻,它会开始下降。

换成大白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如果你不断地投入成本,再追加的时候,收益与投入的成本相比,反而是减少。那么用在婚姻、生活中,就是咱也不要一味地忘我无私奉献,过了便适得其反,没有谁会珍惜不花钱得来的东西。

为什么很多女人是做了苦也吃了最后却活成万人嫌的甚至连自己都讨厌的地步?

无他,就是奉献过度,活得憋屈,心生怨恨。

很常见的例子,自己在家做饭觉得不好吃,偶尔去外面吃餐饭觉得好好吃,为啥?

因为在外面吃得少就觉得味道好,在家吃饭天天吃习惯了,就算是鲍鱼龙虾吃多了也觉得没外面的萝卜青菜好吃。

一样的道理,如果女人天天在家无私奉献,也许刚开始男人还感动觉得你是一个好妻子贤内助,时间一长,“久居兰室不觉其香”,还觉得女人是白吃白喝不劳而获,会嫌弃到家的。

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最近审理的一个离婚案件中,2015年,双方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第三次男方起诉离婚后,女方同意离婚,但要求分割财产,并赔偿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共计16万元,最后法院判决赔偿男方给付女方家务补偿款5万元。

依据就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88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结婚五年最后得到家务补偿款5万元,这还是有了法律依据以后才有的一点补偿,在2021年以前,想要求家务补偿费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到了2021年,总算有点进步。

看看上海经济学教授家的保姆每月工资7000元,一年84000元,而且雇主还不能随便得罪她,要不然撂挑子不干了怎么办?

对于保姆来讲,为啥要结婚了?

做家务不是女性的天然义务,一年一万,这点钱不要说请保姆就是连钟点工都不够,而女方宝贵的青春时间以及重新回归社会的成本又有谁来补偿?

所以,对于女性来讲,多学点婚姻经济学,多学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到关键时刻,就会明白知识是很值钱的,别傻乎乎的去“无私奉献”啦,除了自我感动以外感动不了别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