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

老实说,我有点爱乌及屋。因为喜欢朱一龙,开始喜欢他的偶像姜文导演;因为喜欢朱一龙,开始喜欢跟他对词的危笑导演。

我没有对两位导演不敬的意思。

如果不是因为朱一龙,可能认识危笑导演还要迟一些,迟到他独立导演的作品横空出世天下皆知。

就像我认识朱一龙一样。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1)

《幻乐之城》唱演节目《丑》引发了网络上的谈论热潮,也给唱演人朱一龙和导演危笑带来了热烈的赞誉和认可。在《幻乐之城》12期节目中,朱一龙是唯一一个去现场观摩的唱演人,他首创遮面式唱演,全程共两句台词但表演依旧打动人心;他专门把对手小演员接到上海拍戏地培养感情;他敢直接素颜上台,全程走位无人提醒情绪秒换;他在重感冒和资源一般的情况下依然认真排练表演发挥优秀;他是时隔两月仍被王菲和导演认定印象深刻的唱演人。

朱一龙把自己做到最好,其余的交给观众和时间。

这是朱一龙的态度。

所以,朱一龙的爆红,绝对不是偶然。

《丑》唱演完之后,李涎说他们两个是不服气的人。不得不说,李涎眼睛真毒。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2)

危笑在《让子弹飞》中饰演老七

危笑导演印象

我当时以为朱一龙和危笑导演是故交。他们有很多契合的地方。朱一龙只提供了一个丑的形象,一首歌曲,一个小女孩,危笑就搭出一个故事框架,进行讨论和沟通后,成了我们看到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到,俩人在这个只有15分钟的舞台剧里,很过瘾,又意犹未尽。朱一龙找到了他想要的沉浸式表演,好剧本好导演好团队,他很尽兴;危笑则通过一个有号召力的正能量偶像让更多人见识了自己的风格和品味。

嗯,好的遇见莫过于双赢。

《丑》讲述了一个马戏团的小丑与一个常常观看小丑在其他演员谢幕后独自“表演”的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危笑说自己只是想用一种克制冷静的语气讲一个松弛从容的故事,全程几乎没有台词,不屑于煽情,开放式的结局却令人心潮澎湃。很多大V通过各种角度解读这个作品,危笑会感激地转发,但从不回应对不对。

《丑》是危笑和朱一龙的首次合作。危笑在接受《参考消息》采访时说,当时《幻乐之城》导演希望他俩对《丑》作一些解释,朱一龙说,笑哥,我们可不可以不解释?危笑很欣赏朱一龙这么做,他本来就没想解释。危笑希望以后和朱一龙合作一部电影。

我去看了俩人在微博的各半阙词。就像何炅“揭穿”朱一龙走错位,朱一龙害羞地把头伏在危笑肩上,危笑笑着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一样,那种宠溺和惺惺相惜让人感动。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3)

然后我“调查”了危笑导演的资料。

可以说危笑是姜文导演一手“调教”出来的。

2004年,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短片杀青那天,危笑剪掉了长发,因为觉得“风吹过来头发糊脸上把头发一撩再点根烟”这种自我陶醉的荷尔蒙已经没有意义了。

2006年,危笑毕业后两年,一直没拍戏,和几乎所有电影行业的年轻人一样,写小剧本,当“枪手”。那年危笑24岁,他跟太太说,如果拍不出一部电影,他就改行。他没拍那些挣钱的小广告和MV,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容易被周遭影响的人,一旦发现所接触的东西不是最好,他就会躲起来,宁可自己跟自己相处,哪怕进步慢、朋友少一些,也不要并不高级的成就感。突然一天,班主任饶辉给他打电话,说推荐他去姜文的剧组当副导演。就这样,危笑进入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剧组第四部分,开始了爆炸式成长。

“姜文算是我师傅,也是带我出道的”。危笑在接受采访时说。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4)

2011年10月,《让子弹飞》获得了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危笑扎着小辫,上台模仿姜文发表获奖感言,引得台下笑声连连。那时的他意气风趣,踌躇满志,和今年的沉稳大不相同。危笑小火了一把,但2013年开拍的《一步之遥》,他没有进组,他跟姜文请假说,想把自己扔出去锻炼锻炼。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把自己框在编剧或者导演的身份里,他说自己是一根不靠谱的筋,想维持最本真的乐趣,从而把日子活得珍贵些。

这是危笑导演的态度。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5)

姜文导演印象

小编当年看《阳光灿烂的日子》,觉得里面没有一个正常孩子,情节惊世骇俗,逼着你思考,很有压迫感。姜文演的《红高粱》野性原始,是行走的荷尔蒙,熏得你睁不开眼。所以,很遗憾没有直视。

那么,姜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头几分钟机场送别,素材拍了三个多小时,宁静摆床头一张照片,拍了23040张。

《鬼子来了》屋顶是从山西专程运来,为拍出砍头特效,专门从美国进口了几台能滚动拍摄的特殊摄影机。

《太阳照常升起》中几百只飞禽走兽,毛色质感都被姜文改过。剧中的藏式房屋、鹅卵石和红土,都是从千里之外用卡车和铁甲船运至外景地。

《让子弹飞》有场三人鸿门宴,为拍出三足鼎立霸气,专门搭建了环形轨道,三台运动摄像机交替转动,整部影片用了55万尺胶卷,这一场戏就耗掉五分之一。光是剧本就七个编剧写了三年,即便这样,许多戏也是边拍边改,不到最后一刻定不下来。

姜文产量特别少,影响却很大。他的电影,眼光犀利,情节怪涎,场面好看,人物丰满,但立意晦涩难懂,观众可以各取所需,尽情对电影做出符合自己立场和价值观的解读。

业内人士有个普遍共识:中国需要有姜文这么个人。

​这是姜文导演的态度。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6)

这么一对比,危笑的《丑》风格就很姜文了,但显然要温和很多,这符合朱一龙的性格,很庆幸,朱一龙具备诠释这个角色的张力。我记得有一幕前期花絮,是朱一龙和小九月在玩儿,危笑就靠在椅子上观察他们,他是在找他们和角色的契合点。人物可以凭空捏造,但选角要选择符合角色的演员,危笑导演把这一流程倒过来了,根据演员量身打造角色,没按主流价值观给演员凹人设,也给角色留下足够发挥空间。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7)

他们是生活模仿了艺术的例子。

为了拍《让子弹飞》,姜文给周润发和葛优,各写了一封信。

给发哥信中,姜文忽悠道“发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诩诸葛孔明。发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谁敢做他人之想?!”

给葛优的信,则是另一种风情,“吾兄片中虽无艳星共枕,但有愚弟陪床。耳鬓厮磨,却非断臂,不亦骚乎?”

两封信一经披露,公众哗然,浓眉大眼的姜文居然如此会说话?

其实,姜文很不好说话。他顶撞过老友,怼哭过娱记,在采访现场举起过灭火器,有女编辑被他说得哭丢了隐形眼镜。

记者经常被他绕得云山雾罩,反问得瞠目结舌,《南都娱乐周刊》为此还专门写篇文章,就叫《如何正确地采访姜文》。

他因此被冠上桀骜和叛逆之名。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8)

然而姜文说,他从不叛逆,只是在电影之外,不知如何和世俗相处。

一个有着糙汉硬汉外表的爷们,不知如何和世俗相处,这是何其柔软脆弱的一面,我再次不忍直视。

“时代飚得太快,他就自建世界躲避;资本运作复杂,他就进化站着挣钱;他对生活从无恶意,可复杂多变的人际,他学不会,也不屑学。

他一直在人间行走。他不愿低头,他就成了寡人;别人不懂他,他就成了异类。”

姜文,危笑,朱一龙,他们都有,或正在有类似的处境。他们是生活模仿了艺术的例子。

朱一龙微电影解析(姜文危笑朱一龙)(9)

《丑》演完之后,危笑说,如果观众和何老师力挺这个小作业,他会很荣幸。朱一龙马上专业拆台,说他平时不这样,平时他话很多。危笑很有分寸感,他知道那个舞台谁是重点。

姜文太嚣张,自恋到唯我独尊;朱一龙太内敛,谦和到众生平等。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地单从形象对比,危笑好像是中和了他们两个极端。

野性张扬和温润谦逊原来都是不可多得的个性,是两个平行世界里的异曲同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