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四大精神包括什么(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壮美历程)

翻开气势恢弘的龙江画卷,黑龙江优秀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黑龙江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奋进的70年,也是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的70年。黑龙江优秀精神永不褪色的时代魅力,在龙江大地焕发出永不熄灭的光芒。

黑龙江四大精神包括什么(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壮美历程)(1)

东北抗联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东北全境。中共满洲省委迅速动员广大工人、学生进行斗争,并派出大批党员充实到抗日义勇军中协助、支持其抗日活动。1933年抗日义勇军各部相继失败后,中共满洲省委先后组织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伍。1936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成了11个军,有9个半军活跃在黑龙江地区。

抗联的生活极端艰苦,他们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环境极为恶劣。抗联女战士李敏讲,“没有粮食吃,大家就吃草根、吃树皮、吃皮带、吃棉袄里的棉花籽。”抗联战士王传圣回忆说,“严寒冬季,大雪纷飞……行军无路,雪深插裆,迈一步都很费力。行军几十里,浑身是汗,一停下,马上冻透,全身冰凉。夜里睡觉,没有房屋,拢一堆篝火,大家围着篝火躺一圈。”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东北抗联战士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坚持到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先后毙伤日本侵略者18万人,牵制了70万日军主力,写下了壮丽的诗篇,迎来祖国光复,也创造了著名的东北抗联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要建设,边疆要守卫,大批解放军战士要转业安置,为此中共中央东北局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北大荒”。人民解放军原辽北军区司令部作训科长周光亚进入通北荒原,建立起了第一个国营农场——通北农场。同一时期,东北解放战争中的许多伤残军人以惊人的毅力,克服身体伤残的困难,于1949年创建了荣军农场——伊拉哈荣军农场和伏尔基河荣军农场。1954年,党中央批准了铁道兵部队提出的在亘古荒原上“屯垦戍边”的设想。铁道兵转业官兵在黑土地上创建了以原部队番号命名的八五〇农场。之后,八五一、八五二等农场纷纷建立,并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建起了“八一农垦大学”。1958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将开发“北大荒”推向了高潮,十万官兵和支边青年开赴“北大荒”。

开赴北大荒的建设者们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很大。他们住的是草棚,“这种草棚极为简陋。用草绳、树干绑几个人字架,搭上横梁,顶盖草,底垒坯,就能挡风遮雨了。由于时间仓促,做工粗糙,大部分草棚雨天漏水,雪天透风”;他们吃的粮食以及种地需要的种子需要自己背负到农场。艰辛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使得“绝大多数复转官兵手脚脱皮、红肿、嘴唇干裂,并不同程度地患有浮肿病和营养不良症。”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英雄的北大荒开发建设者先后开荒3600万亩,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也形成了“北大荒精神”。

正值“北大荒”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大庆油田会战也拉开了帷幕。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工业油流喷涌而出,标志着新的油田在东北地区被发现。大庆油田的发现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1960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石油工业部从全国石油系统抽调精兵强将组织大庆油田会战的提议,决定动员3万名退伍官兵参与会战。一时间,从全国各地石油系统抽调的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量石油工人以及动员起来的退伍官兵齐聚大庆。

面对当时财力、物力的极度匮乏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会战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汽车拉运设备,他们就人拉肩扛;没有用于打井的水,他们就破冰取水,用脸盆端,用水桶提;缺少施工的器具,他们就修旧利废。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工人们要到野外挖野菜充饥;钻井指挥部还动员石油工人家属自力更生,开荒种地,“五把铁锹闹革命”传为佳话。为了解决住的问题,工人们先是住在帐篷、牛棚、马厩,乃至不能遮风挡雨的野外,后来连同家属一起男女老少齐上阵,不仅挖地窨子,还建起了30多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住房。经过3年的艰苦会战,大庆油田在会战结束时不仅将全部投资收回,还为国家积累资金3.5亿元。1963年12月4日,周恩来同志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自给了。大庆油田除了满足共和国工业建设对石油的需要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了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体。除此之外,黑龙江优秀精神还包括了闯关东精神、大兴安岭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等等。

黑龙江四大精神包括什么(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壮美历程)(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集合,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黑土地上形成的系列伟大实践的结晶,体现了英雄的黑龙江人胸怀全局、忠勇坚毅的赤子情怀,吃苦耐劳、不懈奋斗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担当品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淡泊名利、大气包容的豁达品格。梳理黑龙江优秀精神中的各个具体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它们形成的环境不同、领域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当年参与黑龙江省开发建设的英雄们与广大黑龙江人民在黑龙江地区冰天雪地的苦寒环境下诠释的忠诚、奉献、求实、创新、包容的精神底色,这就是黑龙江优秀精神备受推崇、永不过时的根本之所在。无论在过去一穷二白基础上搞建设,还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的继续发展,我们都需要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和鼓舞。

对于黑龙江优秀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评价,大力弘扬。

1964年2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联欢会上,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的号召。由此,全国工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人民日报》于4月19日发表了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并在编后语中写道:“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精神……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1967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接见王进喜和石油战线代表时明确指出:“大庆,是毛主席树立的一面红旗,我们要爱护这面红旗。”同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联合发出的《关于大庆油田实行军事管制的决定》中指出:“大庆油田是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前夕,针对有人质疑王进喜参加大会的资格问题,周恩来同志态度明确:“‘铁人’王进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他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广大工人群众要学习‘铁人’,宣传‘铁人’,要让‘铁人’精神成为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曾经先后7次视察黑龙江省,指出要将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并强调“一定要把大庆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改革开放后,他一再号召全党要继承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他所强调的这“五种革命精神”,都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内涵之中。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也多次来到黑龙江省,发出了“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指出“大庆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我们党、给我们国家、给我们工人阶级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这种精神,任何人想压垮我们,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他在1990年2月25日视察大庆油田时对大庆精神进行了准确的界定:“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担任团中央书记时,就曾到黑龙江省检查工作,他指出“大庆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大庆的新一代成长的丰富营养。大庆精神不仅仅是我们六十年代建设大庆的时候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的大庆油田所需要的。如果丢掉了大庆的精神,我们就不能够培养出具有更高觉悟的人,就不能够适应整个四化建设的需要”。在担任中共中央期间,他又多次视察黑龙江省,强调“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9年,同志在大庆油田发现50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艰苦环境和激情岁月里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之后,先后于2016年、2018年两次来黑龙江考察工作。他进林区,下农场,去田野,到住户,访贫问难,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关怀之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地号召全省的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要重视在黑龙江大地上形成的优秀精神,发挥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面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严峻现实,省委、省政府号召龙江人民继续发扬大庆、铁人、北大荒三种精神,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新的业绩。1996年4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报道,黑龙江人民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发扬大庆、铁人、北大荒精神团结奋斗创新业,并配发短评《以伟大精神创辉煌业绩》,指出“以伟大精神去开创伟大事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在任何艰难险阻、惊涛骇浪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优势所在”。在阔步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2017年4月,中共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也强调,要让“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传承弘扬,干部工作精气神明显提升,新风正气持续上扬,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

黑龙江四大精神包括什么(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壮美历程)(3)

7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概括和充分肯定,推动黑龙江优秀精神在黑土地开花结果、开枝散叶,激励广大黑龙江人一代一代奋勇争先、砥砺前行,黑龙江省各条战线上捷报频传、英雄模范辈出。

石油战线上,王启民被誉为新时期的“铁人”。1961年他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参加大庆油田会战,写下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以明志。他攻坚克难,勇创奇迹。作为技术人员,他和工人吃住在帐篷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由于过于劳累,他患上了类风湿和僵直性脊椎炎。他淡泊名利,廉洁为公。为了工作,他把临产的妻子送上去往北京的火车,结果妻子在锦州铁路医院临盆;为了工作,双亲去世时,他都没能见老人最后一面。因为成绩突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他“铁人科技成就奖”,他却将全部奖金用于实验室科研奖励基金。

石油战线上,李新民被誉为“第三代铁人”。他从小就在“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中长大,懂得石油工人的艰辛和荣耀。1990年他中专毕业后进入王进喜当年所在的1205钻井队。13年后成为这支钻井队的新队长。他时刻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光荣使命,带领队伍远赴苏丹,打出高产的“功勋井”,创造了23项当地钻井纪录,在海外石油市场上树立起中国石油的品牌和形象,为维护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黑龙江四大精神包括什么(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壮美历程)(4)

科技战线上,地地道道的黑龙江人翟志刚、刘伯明会同景海鹏胜利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分别获得“航天英雄”的称号,翟志刚还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蛟龙号”潜航器以7062米的下潜深度保持着人类潜水纪录,其潜航员团队中有4位出自哈尔滨工程大学,他们是叶聪、唐嘉陵、陈云赛、张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沈荣显院士成功研制马传贫弱毒疫苗,在世界上率先解决了马传贫的人工免疫问题;陈化兰院士带领团队在流行病学、病毒基础生物学以及禽流感疫苗研发等方向持续攻坚,为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禽流感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曹喜滨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卫星研究,创造了我国卫星研发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技术试验系里第一颗小卫星、第一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第一颗星箭一体飞行器。中船重工七〇三研究所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代、第二代核动力潜艇和051型驱逐舰的主动力装置,多项创新成果突破我国大型舰船动力装置的技术“瓶颈”,填补了我国海军装备大功率燃机的空白。

林业战线上,马永顺坚持实干、苦干、创新,早年就是“林海红旗”,多次荣获黑龙江乃至全国的劳动模范,退休之后还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五百佳”称号,被誉为“当代愚公”。1998年8月,朱镕基同志高度评价马永顺说:“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全国人民都要向你学习。”

农业战线上,陈越玖身为南方人却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北大荒工作,身患绝症仍顽强坚持,临终遗言是“请转告党组织,一定把我的骨灰送回燕窝岛,我是北大荒人”;徐一戎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寒地水稻事业,结束了黑龙江垦区水稻种植长期徘徊不前的历史,被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梁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并当选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其事迹被写进教科书、拍成电影,其英姿被印在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上。

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鼓舞下,黑龙江省各条战线英雄辈出,有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军人苏宁、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人民的好法官顾双彦、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更多的黑龙江人正是依靠这些精神力量汇集起势不可挡的凝聚力、战斗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黑龙江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0年来,无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引领下,黑龙江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里建成了全国产量最大的大庆油田、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林区。不仅如此,全省的社会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亘古荒原之上,大庆因油而建,七台河因矿而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经济建设方面,从新中国有统计记录以来,黑龙江省经济由195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26亿元、人均238元,到197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74.8亿元、人均564元,再到201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6361.6亿元、人均超过4.3万元,一步一个脚印,见证着龙江大地的变化,见证着龙江人民的努力,见证着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伟力。

黑土地上创造出来的黑龙江优秀精神,让龙江大地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家园情怀,成为我们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重要精神源泉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激发实现龙江振兴发展的新动力,塑造黑龙江省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质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树立龙江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良好形象。展望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我们仍然需要这些优秀精神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续传承弘扬好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克难,增强内生动力,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加快实现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美好蓝图,书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 

 (作者 李德刚 系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奋斗悦读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