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

没上小学的孩提时候,我就会唱一首儿歌,而且常常是爷爷抱着我,我着他的胡子唱:“人老三无才,咳嗽屁出来,迎风眼流泪,撒尿滴湿鞋。“上了小学,长了几岁,不唱了,因为知道它不是好听话。

成年后,终于明白,它的内容指的是人老了以后普遍存在的三种生理特征:由于肌体的衰老变化,常常是咳嗽时伴着放屁;遇风时眼睛干涩流泪;小便频繁而且尿不干净,滴滴嗒嗒,把鞋子也弄湿了。这是正常现象。在我的家乡,“无才”含有“没出息”、“讨人厌烦”的意思。既然这三种表现是老年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怎么能说是“无才“呢!

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1)

刘禹锡

去年因为写大同长城组诗(七十二五.排首)走长城,扭伤了腿脚,今年得空儿天天在家读史、喝茶、写写小文章,读到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一首诗便发现,诗人写信就是写诗,写诗其实就是写信。讲他的老年生活、身体状况和心情、乐趣早睡迟起,闭门而居;眼力不好,不能看字太小的书,大概是眼花得厉害,又没有合适的老花镜吧;只是对于老朋友的情谊日重,思念日深,见了面谈起来,兴致勃勃。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2)

如果把这首诗改成一封信,大概意思是咱们都老了,人老了该怎么办呢?我现在的情况是,一到晚上眼睛就发困发干,早早就睡下了。第二天早起得迟,懒得梳头。有时候出去走走,手里得拄个拐杖,大多时候是在家里坐。人老了,即使对着新磨镜子也懒得照看(古代用铜镜,磨光了才能照人。铜易生锈,所以需要经常打磨);眼睛视力不好,也就不看太小的书了。现在和少年人、青年人不常来往,对于老朋友倒是经常思念,见了面,闲聊起来,仍然很有兴致。

读了这首诗,诗人的老年生活状况就生动地显现在眼前,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伤感。此时白居易64岁,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隐居洛阳。刘禹锡就是洛阳人,与白居易同龄,二人为至交,晚年他返居洛阳,与白居易诗酒唱和,来往甚密。他得到白居易的这首咏老诗信当即就回了一封信,也是用诗来表心迹。

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3)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翛读肖,翛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把这首诗改成信,就是:“你说得对呀!人谁不考虑老呢?人老了又有谁同情、可怜呢?我现在体重不断地减轻,这从束腰的带子几次紧缩就能感觉出来。头发也比以前少多了,帽子不合适,戴不高了,有些扁平,眼睛也不好使,为了爱惜眼力,基本上不看书了。为了延年益寿,经常看病,吃药针炙。

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4)

以上是刘禹锡在向白居易诉说自己老年生活况状:体瘦、脱发、眼昏、多病,就像是同老友促膝聊天,同病相怜。但是,他要对老友的伤感情绪进行劝导。于是笔锋一转,写道:“咱们老年人,阅历丰富,不仅经事而且还谙(熟悉)事,尤其是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就象观看江河山川那样一清二楚,仔细想想这是很好的呀!是很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如今都休官在家,从此以后可以无拘无東,自由自在。不要说西边的太阳即将下山了,你看宅旁那些桑树、榆树的梢头,晚霞还满天哩!”

这后边的几句诗,展现的胸怀要比白居易宽,情调要比白居易昂扬。老年人阅世谙熟,经过升沉荣辱,见识过班患善愿,欣赏过花开花落,仰望过云卷云舒,认识自然发展规律,感受社会不断变迁,这又何尝不是一件莫大的幸事呀!最后两句,气势豪壮,哲理丰富,光彩照人,为老年生活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

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5)

而现在有些老年人,就没有刘禹锡开明豁达了,更没有白居易的居安思危了。举例说明之,公共汽车强迫年轻人让座有之(其实忙着去戏园子听戏、广场跳舞)、为老不尊者之有之(言语戏言小姑娘)、倚老卖老者有之(写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玩意,非要以资历说)、更有甚者强词夺理(根本不明白历史的来龙去脉,按自己的思维讲一堆歪理邪说出来),占着茅坑不拉屎者有之。

当然了,大多数的老年人是我们后生学习的榜样,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后代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理所当然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必须尊敬的!

你了解刘禹锡这个古代文人吗(唐朝诗人刘禹锡)(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