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浓乡味亦浓(是期盼更是向往)

作者:张青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大学英才教授,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年味浓乡味亦浓?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年味浓乡味亦浓(是期盼更是向往)

年味浓乡味亦浓

作者:张青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大学英才教授,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2023年的春节注定将成为一段不平凡的日子。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终于迎来了“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环顾四周,到处都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在春节来临之际,在流动返乡的人群中,在年味文化的筹备中,我们看到的是不断恢复且日益高涨的生机与活力。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有很大不同,人口流动更加便捷、集体活动更加丰富,喜庆气氛更加浓厚。人们都希望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与家人团聚,参与到久违的欢庆新春活动中。逛集市,买年货,聚餐集会,寻亲访友,络绎不绝;大街小巷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场集市,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处处盏灯结彩,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年味气氛。

整个消费市场也回热升温,无论是线下“大采购”,还是电商平台“年货节”,都释放着巨大的消费活力;而且消费层次提档,消费品质提升,多样化、个性化消费成为了新主流,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除了置办年货、装点场所,各式各样的线下春节庆祝活动和新春文化活动也在各地陆续筹办,传统年俗文化结合现代科技,异彩纷呈,引人入胜。人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和热切的期盼等待这个春节的到来。对于今年春节这一特殊的节日来说,这一份喜悦和期待不仅单纯指向新春佳节,更体现了人们经历磨难后的慰藉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力量源于团结,奋斗创造奇迹。在三年的疫情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战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生命、保安全的同时也保经济、保民生,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平稳发展。

在经济建设上,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顶住了经济下滑的压力,“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取得了“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成就,2020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1万亿元,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科技领域实现了自立自强,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得到发挥,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在民生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从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出发,即使在最困难的关头也保证了生活物资的供应,做好了各方面的兜底工作,将疫情给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点,14亿多人的基本民生问题都得到了有效保障,社会大局稳定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了正向增加。

在政治方面,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新进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我国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扎实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都明显增强,精神面貌也更加奋发昂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望过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展望未来,踌躇满志,信心满怀。

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过去的成绩是我们每一个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换来的,是由全国14亿多人通过团结奋斗而取得的。正如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面向未来,我们更要看到团结的力量,坚持团结奋斗的精神,只要“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起步之年,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