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古文解释(最迷惑中学生的古汉字)

朱元璋最欣赏的文臣是宋濂,称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刘伯温也称赞他当今文章第一。就是这样一位文豪级人物,小的时候却没有书可以读,只好跑去别的大户人家借书来抄,一个字一个字抄录下来。他争分夺秒尽快抄完,然后跑着给人家送回去,这样下次别人才会继续借书给他。宋濂说跑着把书送还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录毕,走送之”。这里明明是“走”字啊,为什么要解释成“跑”呢?

因为古人比我们整整快了一个节拍!

思维的古文解释(最迷惑中学生的古汉字)(1)

如果古人说“走”,那么其实他说的意思是“跑”,那如果古人想说“飞奔”呢?这时候古人就会说“疾走”了!看来古人一般不怎么喜欢用“跑”字!的确是这样,“跑”字在古代是奢侈品,一旦用的话基本上就是跑得要吐血需要人工呼吸的状态了,这是开玩笑的啦!反正古人真的懒得“跑”,就是着火了都不一定“跑”。不信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篇目《口技》。

《口技》这篇文章是清代林嗣环写的,好歹还算古人。内容说的是一个说书人口技奇好,学什么像什么。什么狗吠老鼠叫着火声呼喊声,学得都惟妙惟肖。因为学起火声救火声学得太像了,让底下听众误以为真的着火了。着火了怎么办——跑啊!但是古人是不喜欢“跑”的,该跑的时候要说“走”!然后我们就在文章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就是着火这种情况,吓得脸都变了色,两条腿都哆嗦了,古人都不用“跑”,还是用“走”!“走”就是“跑”,这下看清楚了吧!

思维的古文解释(最迷惑中学生的古汉字)(2)

瓦肆说尽天下事

我们终于明白了,古人的“走”就是“跑”的意思。但是古人还有比“走”更快的速度,那就是“疾走”。用今天的话来解释“疾走”就是“飞奔”的意思。战国时的名将吴起曾写了一部兵书《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代颁定这本兵书为“武经”之一。在这部“武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战胜勿追,不胜疾走”,意思是打仗打赢了不要去继续追击,打不赢的话就掉头快跑。这下我们知道了,逃命和保存实力的时候是可以说“疾走”的。不但要像现代人一样快跑,还要配一些紧张刺激的气氛,这样理解“疾走”就对了。

思维的古文解释(最迷惑中学生的古汉字)(3)

在古汉语里还有一个字叫“騔”【gé】,意思是马儿疾走!这应该是“疾走”的加强版了。我们小结一下吧,古人的“疾走”既有速度,也有气氛,还要有风驰电掣的感觉。

下面该聊到古人的“跑”了。最初文言文中是没有“跑”这个字的,“走”就是“跑”,“跑”就是“走”。但是在先秦的作品里曾经出现过“跑”字。《战国策》里有过“此两言者,安平必跑一处焉。”翻译下就是:我说的这两种情况,安平君必居其一。在先秦时代“跑”就是“刨”的意思。意为动物用爪或蹄扒地,扒开一层层泥土,不断地向下探寻,刨根问底就应运而生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古人不走路吗?古人走路怎么说呢?

孔子说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恍然大悟啊!原来古人也是走路的,只不过是用“行”来表述!

思维的古文解释(最迷惑中学生的古汉字)(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