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为什么没有姚子清(从八佰的八百壮士到捍卫者的姚子青营)

最近上映的《八佰》在网上被炒的热火朝天,被众多网友评为“史上最精彩的战争片”。这是一部根据淞沪会战时四行仓库保卫战为背景而改编的电影,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介绍。

其实,历史上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激烈。因为四行仓库背靠苏州河,河的对岸又是租界,所以日军只是留下少部步兵围攻,并没有采用飞机,舰炮等重武器。最后八佰壮士还大部分安全撤退。

战后有人对四行仓库做统计,总共有420个弹孔。四行仓库保卫战不断被拔高,被保存下来作为纪念馆,主要还是因为它的精神具有激励作用。

八百壮士为什么没有姚子清(从八佰的八百壮士到捍卫者的姚子青营)(1)

而在2017年有一部名为《捍卫者》的电影,也是根据淞沪会战时的真实历史改编。不过,这次是宝山保卫战。在真实历史中,宝山保卫战打得比电影更激烈,更悲壮,更惊心动魄,并且也被多次搬上荧幕。

这里不是影评,不对这两部电影做评论。只是和大家聊一聊这两部电影背后的真实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八佰》里的“八佰壮士”上一篇文章已经讲过,在这里就不累赘。这里主要讲淞沪会战时宝山保卫战里的姚子青营。

姚子青,1909年生于广东省平远县,客家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参加过中原大战,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1937年被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中校营长。

淞沪会战爆发后,姚子青营开赴上海,奉命驻守宝山县。

接到命令后,姚子青给汉阳家中妻子书信一封: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表明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下宝山的地理位置。位于吴淞江出海口,东南北三面临海,地形突出,城池暴露。

八百壮士为什么没有姚子清(从八佰的八百壮士到捍卫者的姚子青营)(2)

淞沪会战形势图 画圈处为宝山

城墙为土砖砌成,易崩塌,城墙低矮可攀爬,护城河窄浅。在近代化战争中可从四面进攻,难守易攻。日本也把宝山作为登陆的据点作为主攻。

相比于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日军集少量陆军围攻,宝山保卫战日本集中陆海空三军对宝山进行轮番轰炸。在姚子青的电报中提到:敌以兵舰三十余,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

当时守城的姚子青营据不完全统计也就七百人,没有重武器,加上少量败退进入宝山的其他部队,不足八百人。而他们面对了是日军的第68联队上万人。在这里说明一下,日军的一个联队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师。

在军力这样悬殊的情况下,姚子青营顶住了日军七天的猛烈进攻。特别是在9月3日血战一昼夜,伤亡日军200余人。

9月7日,城破,姚子青率领残部与日军展开巷战,肉搏,后来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这场宝山保卫战中,除了个别士兵突围成功外,几乎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投降。日军伤亡一千余人。后人对其评价: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八百壮士为什么没有姚子清(从八佰的八百壮士到捍卫者的姚子青营)(3)

姚子青戎装照

蒋介石听闻宝山一战,通电全军: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并称姚子青营为“民族人格之表现”。

伟人在延安评价姚子青营“崇高伟大的模范。”

张子简言: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提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宝山一役,姚子青营面对数倍于己之敌,在敌人飞机军舰坦克的重炮轰击下,明知不可守而守,坚守七日,最后壮烈牺牲,可称为民族的脊梁,乃真英雄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