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歌用什么歌好(拉歌的气氛太好了)

(合江门街纪事之三十五)

一个人从进入中学读书那天起,就像越过了一条奇妙的分界线,明显感觉自己活动范围变宽,交友对象增加,知识见闻扩大,仿佛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而父母一般也不再用管理小孩子的方法,而是给予信任感,扩大自主权。这些变化使中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尤其是当时实行“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界线,学生们感觉整个世界似乎都敞开了大门在欢迎自己。

进入宜二中一年多时间,经历了修防空洞,去工厂学工活动之后,我们这些学生普遍对校外活动产生了更大兴趣,静坐在教室里读书倒好像成了副业,心里老想着还要去学军学农。照大人的话说,真是不务正业,把心都耍野了,可是这话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没有人敢说出来。大约是在1973年初,我们班接到了学校安排学军两周的通知。

我们学军的地点是在宜宾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这学校简称农校,位于宜柏线上的新村街上(现在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也许那里是专门设立的学军基地,有一个解放军的教导队驻扎在那里,我们学军就由他们负责训练。

按照通知要求,我们回家向父母说明学军要求携带铺盖,草席,脸盆等生活用品。父母帮我们准备好以后,在规定的日子,我们全班同学统一来到了新村的农校。

拉歌用什么歌好(拉歌的气氛太好了)(1)

进校门不远,有几栋红砖楼房,那是农校的教室,男生住宿安排在其中一栋的教室里。教室靠墙预先铺了一层草帘子。我们在上面依次铺好草席,就成了一个大通铺。这么多同学住在一起,大家都觉得很好耍,很兴奋。

在学军的第一次大会上,教官给我们讲了解放军的光荣历史,我们将接受训练的内容和纪律要求。最后宣布,因为厨房人手不够,要征集三名学生到厨房帮厨,几天后轮换。听了这个消息,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第一个举手报了名,另外报名的是哪两个同学,我想不起了。

第二天早上,军训正式开始。我们都很激动,以为会发枪给我们训练。站好队以后,教官听见了大家的议论。他说我们现在先训练列队和军姿,枪会发的,但是木头枪。真枪也会有几支,是让大家都摸一摸,学学步枪的拆卸和还原。我们好些人来学军,就是梦想有机会在靶场打上两枪,这下彻底失望了,大家听了都唉了一声。

训练开始以后,同学们才知道这军姿训练看起来简单,其实很不简单,一个立正,左转右转齐步走就训练了几天。为了把姿势练标准,仅仅是一个站立,一个抬腿动作都可以一次练几十分钟,感觉好累人。

拉歌用什么歌好(拉歌的气氛太好了)(2)

与队列操同时训练的是内务整理。内务整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衣服鞋袜,面盆口盅要放到规定位置,排列整齐;二是每个人的铺盖要折成豆腐干排成一条线;三是要学会按照军队的标准把铺盖快速打成背包。这些事情看似小事,严格要求起来,却很不容易过关。特别是同学们带来的铺盖,大小不一,有的容易折成豆腐干,有的怎么折也总是要变形。到打铺盖卷背包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笑话就出来了。有的同学怎么捆,那铺盖卷总是不成型,有的看似捆好了,可一背上走几步,铺盖就散开了。教官告诉我们,这个项目必须学会,因为接下来我们还要训练半夜突然的紧急集合和背着背包的五公里拉练。所以空闲的时候,我们有时也自己练习捆铺盖卷。

报名帮厨的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前几天每天早上训练完,就跟着司务长骑三轮车去买菜。我们吃的菜以莲花白,萝卜之类为主,买回来以后,要用刀切成块然后放到大木盆里淘洗。炒菜时,我们也帮着炊事员用大铁铲在巨大的铁锅里翻来铲去。做这些事情时,我觉得特别新鲜好耍,也特别来劲。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几天帮厨却让我付出了难忘的代价。

由于当时还是很冷的季节,连续几天用冷水淘菜,我们不懂得保护自己,我的双手很快被冻伤,长上了从来没有长过的冻疮。这冻疮又痒又痛又肿,成了我学军的一个活生生的纪念品。因为这冻疮长上之后每年都会复发,1976年初,我的冻疮又按时复发了,我双手肿的像泡粑一样,有朋友见了拿来盐卤水给我说,搽了就会好。我搽了以后,手上的肿很快消退了,可是皮肤却完全像干烂了一样,变黑紧贴在指骨上,我以为这手要被废了。没想到几个月以后死皮脱干净,皮肤恢复了正常,冻疮也从此没有再发过。

队列操训练过程中,木枪发下来了,教官教我们用它练习刺杀的突刺动作。后来还有投手榴弹的动作训练,步枪的使用原理,拆卸和安装复原,这时候我们摸到了真枪,但不能打枪使我们对枪已经失去了兴趣。我们心里一直惦念和防备着的,反倒是那个还没有兑现的夜间紧急结合。

拉歌用什么歌好(拉歌的气氛太好了)(3)

在暗示晚上可能会紧急结合几次以后,一天半夜两三点钟时,一阵尖利的口哨声把我们闹醒了。醒来的我只听见教官们里外都在喊:紧急结合!紧急结合!懵懂中有同学打开了电灯,马上被教官关掉,说不许开灯!在教官不停的催促下,我们就着远处的一点路灯光,摸黑穿上衣服鞋子,然后忙慌火气的捆铺盖卷。有同学先捆好出去了,我在一阵慌乱之后,也捆好铺盖卷背在背上跑出去。操场里已经站好了大部分人,教官还在不停的催促里面的人,有的也帮着出来的同学检查背包和着装情况。这一检查才发现,有同学穿反了衣服裤子,有的扣歪了扣子,有的拿错了别人的东西。有的背包没有捆紧。一阵忙乱之后,教官下达拉练命令,带着我们往天池方向跑去。

在这个黑漆漆的夜晚里,我们这支队伍起先还能听见较整齐的“突突突”的跑步声,一会儿这声音就乱了。有人跑累了跟不上,有人鞋带散了蹲下去栓,因此掉队了。更麻烦的是有人背包散了,只能抱着跑。跑了大约一公里多,我的体力跟不上也掉队了,眼看着别人跑前面去了,我只有跟在后面慢慢走。一会儿就看不见前面的人了,周围黢黑的,我也不敢走了,和少数掉队了同学就在路边等队伍回来。

不知道过了好久,教官带着队伍回来了,我们又加入队伍走回来。到操场集合时,我的背包也垮了一半,鞋带也散了。教官简单总结了一下,让大家回去继续睡觉,还吓唬大家警惕二次集合。对那些一直跟着队伍跑完全程的人,我是真心佩服,可惜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是哪些同学这么厉害,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跑了好远的路。

这次学军的意外,不止是体验了使我狼狈不堪的夜间紧急结合,没过两天召开的忆苦思甜教育大会,又让我们体验了吃糠粑粑的滋味。

忆苦思甜大会是在学校的球场里开的,开大会那天,请来了一位老年人给我们讲故事,讲他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他说那时候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穷人都吃不上饭,只能吃糠咽菜,解放了人民才过上了好日子。讲完故事,老人带着我们呼喊口号以后,预先准备好的糠粑粑就端上来,给每个人发了一个。

拉歌用什么歌好(拉歌的气氛太好了)(4)

这糠粑粑是厨房里做的,听说要忆苦思甜吃糠粑粑,同学们都很好奇。我也去厨房看过,它的制作过程,就是用一些菜叶加少量野菜宰烂,放一点盐,再加入粗糠捏成直径四五厘米的圆球,放到蒸笼里蒸熟就成了。看制作的时候,我还在想,这粗硬的糠壳怎么能吃下去?一定要尝尝这个东西,好好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当糠粑粑发到手上的时候,我又仔细看了一下。这蒸过以后黑黄黑黄的东西,拿在手里都还有点扎手,我开始怀疑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吃下去。广播里喊大家开始吃的时候,我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略微有点刺痛口腔,我准备把它咽下去。可是吞咽的时候问题来了,那粗粝的糠壳卡在喉咙里,就是咽不下去,而且明显能感觉到咽喉被刺痛。我咽了两下实在咽不下去,只有悄悄的把它吐到地下,剩下的不敢再吃,装到口袋里藏起来。

那天的糠粑粑其他人是怎么吃的?是不是都吃下去了?吃下去有什么感觉?我完全没有注意。对我来讲,吃糠咽菜的悲惨生活我已经体验过了,而且我知道了,那真的不该是人吃的东西。我想,旧社会的劳动人民,遇上没有吃的时候,天天都吃这个该怎么办啊?靠吃这样的东西,他们还要顽强的活下去,还要干活,他们是多么勇敢和坚强!当我还在为他们的悲惨生活痛苦和感叹的时候,思甜的环节到了,比平时好一点的饭菜摆上了桌子。那天中午,我觉得所有的饭菜都特别香。真不知是谁发明的这对比式的教育,故事在前,糠菜在后,那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啊!

在学军要结束之前,教导队和我们开了一次联欢会。双方表演了一些小节目,我都没有印象了,唯独最后拉歌的环节我的印象太深了。其实这拉歌特别简单,军人和学生分成两队轮流合唱,在自己这边唱完一首歌以后,一个指挥站出来喊一声对方的名字:XX队……然后所有队员齐声使劲大喊:来一个,来一个!指挥喊:XX队唱得好不好?大家齐喊:好!指挥又喊:再来一个要不要!大家又喊:要!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声音,直到把对方喊出来唱歌才停止。哪方的歌声音量宏大压倒对方,或者一方没有歌来唱了,就算输了。这是部队娱乐的传统节目,一经教官教会了我们,那天的联欢会直到大家都喊得声嘶力竭才结束。

拉歌用什么歌好(拉歌的气氛太好了)(5)

学军这段日子虽然很短,我们也确实对部队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得到了很多新知和新体验。这学军的日子我们回味了很久,回到校园再拿起课本时,我还真的感觉不习惯,花了一段时间才重新适应了课堂的学习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