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评为双一流高校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逐步淡化)

01

2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工作要点,里面的一段话引起了大家的各种猜测。这段话是: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引导建设高校强化学科重点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和基础学科深化行动。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需求标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监测系统,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建设自主权,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开展教育部与各省(区、市)新一轮“双一流”重点共建,加大统筹协调,支持各高校“双一流”建设。

关键一句是: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

这句话首次出现,以前从来没有过。不少媒体把这句话摘出来当标题,有少量的官媒很高兴地宣称:淡化身份是理性纠偏。他们讲,过于强调“双一流”助长了名校崇拜的风气。

呵呵,我觉得这个官媒想多了。

究竟是怎样?我从头来讲。

02

想要评为双一流高校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逐步淡化)(1)

我国在1990年后开始酝酿211工程,1995年正式启动,1998年启动985工程。自此,大学的身份变得极为重要。

原来为什么不重要呢?我想有几个原因。

第一,学校的经费问题。在1978年后,1995年之前,我国大学有全国重点大学和其他大学的区别。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是88所,后来又增加了11所。在“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了几所大学,不过数量都不多,只有10多所。那时大学都很穷,经费差距不大。而且,有些行业性大学,比如财经类大学,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可能办学经费不比教育部的重点大学少。

第二,就业的影响。那时候基本包分配,那肯定是财经类大学生去财政系统工作;邮电大学生去邮电部门工作。所以,那时的上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分都极高,甚至比当时清北的分都要高,原因是就业好。相对来说,一些文理综合性大学,不见得受欢迎。

第三,录取方式的影响。当时学生都是先填志愿再高考,或者是高考结束,没有出分前就填志愿。这个对学生来说,不是太公平,因为有可能发挥超常或者分数估低了,那学校肯定就填得低了。结果就造成很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不稳定,有可能今年是清华排第一,明年是中科大排第一。

但进入本世纪之后,985、211的身份非常重要。原因也很简单。

想要评为双一流高校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逐步淡化)(2)

第一,经费不一样。清华一年经费317亿,北大一年经费200多亿,西北大学一年经费20多亿。差距巨大。一般来说,9855大学的经费要高于211大学,211大学经费要高于双非大学。

第二,升学和就业也很不同。现在不论是选调生,还是企业招聘,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985、211的待遇跟双非不一样。升学也是如此,越好的学校保研比例越高。

第三,录取方式的影响。现在录取方式都是先知道分数,再填报,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是平行志愿,因此,很难低分高报或者高分低报。每年清华、北大就是TOP2,后面依次顺序排下去。

好了,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能不能淡化大学的身份?那就会去看这三条,能不能解决。如果能解决,大学身份自然就没人在意了。

03

想要评为双一流高校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逐步淡化)(3)

从双一流的设计来看,跟985和211不一样。985是211的升级版,设计思路是一样的,把大学作为整体来看,做大做强大学。但双一流不是,双一流着眼的是学科。如果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教育部只给这个学科投钱,其他学科不管。比如,清华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入选了34个学科,在第二轮评选中,入选了35个学科。这些入选的学科有经费资助,没有入选的则没有。

从就业来看,最有就业歧视嫌疑的是选调生。从目前的选调生来看,一流大学跟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待遇不完全一样,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的只是一流学科,而一流大学可以各个专业。后续要看看,选调生的政策才能确定。如果这个政策有改变,也许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会淡化。

从录取方式来看。如果社会认可某个大学的专业,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类专业,录取分就会变高。

因此,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有可能会淡化。但双一流大学跟双非大学的身份鸿沟从这个文件来看,不可能淡化。这里面通篇讲的是加强“双一流”建设,你让双一流大学跟普通大学一样,建设什么劲啊?

所以,那个媒体的说法有误,属于想多了。

04

想要评为双一流高校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逐步淡化)(4)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另外一件事。因为刚刚第一轮双一流,大家的思维还是按照211的思维,看大学的整体。如果后续强调专业,而且将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在看来,一流大学就像是985的阑尾一样,没有进化彻底),那学校排名会发生变化。

那些有热门学科入选双一流的大学,将会受到追捧,而有些学科比较冷门的大学,排名也许会下降。像东南大学、成电、西电等学校会不会受到追捧?而有些名校将会衰落?

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