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

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绯色的子弹》今天上映。

这也意味着,我们又能围观日本一年一度的爆炸事件,当然得拜柯南这位“死神小学生”所赐。

今年剧场版,也是头一回,国内和日本准同步(仅相差一天)上映。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

这几年,《柯南》剧场版质量越来越差,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

但每年票房却在逐步高升,不断刷新纪录。

从第17部剧场版《绝海的侦探》(2013)开始,它已经连续7年刷新自己的最高票房。

《绯色的子弹》现在推迟一年上映,是否能延续这个成绩,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也不是没可能。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

是因为柯南粉丝太死忠,压根不在意影片质量吗?

显然不,票房光靠粉丝情怀可撑不起来。

剧场版制作组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调整企划,开始往“高票房,低口碑”的路线上走(不是)。

顺着这个思路想跟大家聊一聊,《柯南》系列为什么越来越赚钱?

以及在我们不追柯南的这些年,它的故事又发生了哪些转变?

经典不再

首先,做个小科普。

像《柯南》这种国民度高、全年龄向,且是单元剧形式的大IP作,已经形成一年一部剧场版的惯例。

类似的,还有《哆啦A梦》《蜡笔小新》《精灵宝可梦》等。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3)

下一部引进的《伴我同行2》,大雄和静香催你交份子钱

而《海贼王》《龙珠》《火影忍者》这类少年漫,由于受主线剧情影响较多。

剧场版更容易受限制,很难做到年年银幕见。

能稳定输出的剧场版动画,已经是另一种模式化的创作。

以《柯南》来举例,原作者青山刚昌,在其中的参与度并不高。

创意草案阶段,他会和监督、制作人一起开会,商量明年的剧场版怎么搞。

比如以哪些人物为主要角色,接下来再炸哪栋大楼。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4)

建议改名《名侦探柯南:无限列车》

商量出剧情雏形之后,编剧会按照会议要求写出剧本。

青山再提意见,确认定稿后,之后就完全交给动画制作组发挥。

沉迷《动物森友会》的青山,此前则通过游戏透露,今年剧场版的主角,会是如今人气颇高的“赤井一家”。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5)

制作班底往往较为固定,《柯南》就采用的是“监督(导演)常驻制”

即同一位监督,会连续执导7部剧场版。

从1997年的《引爆摩天楼》开始,到现在,《柯南》已经推出24部剧场版,走过完整的三个阶段。

而三位监督,分别是儿玉兼嗣、山本泰一郎、静野孔文

对于很多柯迷和中国观众来说,我们最熟悉且奉为经典的是,儿玉兼嗣监督的前七部剧场版——

《引爆摩天楼》《第14个目标》《世纪末的魔术师》

《瞳孔中的暗杀者》《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贝克街的亡灵》《迷宫的十字路》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6)

其中,中日两边粉丝评价最高的均是《贝克街的亡灵》,也是系列中最独特的一部剧场版(编剧野泽尚于2004年上吊自杀)。

它是唯一一次,将案件背景通过VR游戏的方式,置放到19世纪末的伦敦,与21世纪形成双线叙事。

并且对官僚体制和教育系统发出深刻的批判,也让主角们真实地经历生离死别。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7)

从故事氛围、立意、情感冲突上,都达到了绝佳。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8)

《迷宫的十字路》则在日本观众调查中,拿下过口碑第一。

故事将和风融入推理,带观众们领略京都传统文化。

可贵的是,这一部没有出现爆炸场面。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9)

以及贡献出新兰名场景的《引爆摩天楼》《瞳孔中的暗杀者》,也是很多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0)

从这几部经典能看出,儿玉兼嗣监督的风格,是合乎逻辑的推理故事,以及用细腻的感情引起共鸣,动作场景只是辅助。

之后,则是山本泰一郎监督的后七部剧场版——

《银翼的魔术师》《水平线上的阴谋》

《侦探们的镇魂歌》《绀碧之棺》

《战栗的乐谱》《漆黑的追踪者》《天空的遇难船》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1)

他的风格较为严谨,文戏较多,重在推理。

所以看起来更像加长版的TV动画,推理迷看了也许会很开心,但商业方面,却表现平平。

除了监督,在早期的剧场版里,还有一位大功臣——编剧古内一成

他负责前期的大多数剧场版,和儿玉兼嗣配合完美,由他编剧的《水平线上的阴谋》,曾拿下东京动画赏大奖。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2)

这部剧场版中,毛利叔迎来角色高光时刻

可惜的是,2016年古内因胰腺癌逝世,我们熟悉的经典,再也回不来了。

票房=大爆炸

山本之后,进入静野孔文时期,一个让柯南粉又爱又恨的男人。

正是他,彻底改变我们对剧场版的经典回忆,带着制作组走上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静野孔文曾说过:“推理、爱情、动作,是《柯南》作品里不能缺少的三要素。”

他充分抓住故事中的商业流行元素,并将除推理之外的部分,发扬光大。

动作方面,从静野接手的第一部《沉默的15分钟》开始,更燃更炸的大场面成为剧场版标配。

不符合现代物理的“柯学”越来越嚣张,柯南的足球和滑板开始变得无所不能、上天入地: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3)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4)

爱情方面,不惜以破坏人设和逻辑为代价卖CP,观众喜欢哪对就发哪对的糖,甚至会基情满满。

比如口碑稀烂的《纯黑的噩梦》,卖了一把大火的安室透和赤井秀一CP。

让两人在摩天轮之上激情干架,背景却是浪漫的烟花,粉丝调侃成“摩天轮之舞”、“婚礼现场”,也可以称之为经典一幕。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5)

静野孔文的老搭档是编剧樱井武晴,两人在大场面 卖角色的思路上,也是配合得相当默契。

两位的带领下,《柯南》剧场版逐渐违背推理的内核,角色人设又时不时崩坏。

比如,曾经的毛利兰是一个能空手躲子弹的超强女高中生,在过去的剧场版里,关键时刻总是能大放光彩。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6)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7)

现在,剧场版里的她,往往只会流着泪,向新一求救,难怪老粉看了想骂人。

顺带一提,这次《绯色的子弹》的编剧,还是樱井武晴。

很多柯迷对这次的推理剧情,已经不抱什么期待了。

《柯南》也要成长

老粉们再不满意,也不得不承认,自静野孔文接手《柯南》剧场版以来,票房节节攀升。

他也因此被称为,《柯南》剧场版的救世主。

2018年,《复仇者联盟3》横扫全球各国票房第一时,唯独在日本栽了跟头。

打败它的,正是已经上映三周的《零的执行人》。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8)

现在,静野孔文已经告别《柯南》剧场版,但他探索出来的模式,被沿用了下来。

我们得接受这个事实,现在的柯南已经变了。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19)

你知道柯南身边的是谁吗?

作为一个长寿IP,它需要更多的路人来支持,拓展出新的风格,做出商业成绩。

《名侦探柯南》漫画自1994年开始连载,1996年动画化,1997年引进内地,已经走过将近30年。

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对《柯南》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TV动画的前250集(顺带一提,也是由儿玉兼嗣监督)。

至今仍对“黑衣人凶手”、“图书馆杀人事件”,津津乐道。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0)

偶尔看到新一小兰的新糖,会发出一句感叹:“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等到这两人结婚?“

但这些,都很久以前的事。

《柯南》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柯南》。

现在人气第一的角色不是我们熟悉的那几位,而是700多集之后,才出现的新角色安室透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1)

他有着三重身份,黑衣组织的成员,日本公安派出的卧底,日常只是个咖啡厅的服务生。

除了身份成迷,个人魅力也很足,十项全能,令迷妹安全感满满。

更重要的,他还是个把国家当做恋人的单身帅哥。

为此吸引到很多女友粉,形成大热的“安室效应”,直接拉动二次元周边经济。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2)

而昔日里撕得轰轰烈烈的柯哀、新兰党,已经毫无悬念地宣布,官配取得胜利。

小情侣从伦敦告白,到修学旅行的亲吻、确认关系,再到现在的秀恩爱日常,撒糖从来没让人失望。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3)

而我们的人气女王灰原哀,也不再是印象中的高冷阴郁。

在和侦探少年团、阿笠博士的日常相处中,逐渐变得温暖起来。

最近,还收获追星的快乐。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4)

中国粉丝中大受欢迎的怪盗基德、服部平次,现在出场非常少,戏份且看且珍惜。

还不得不提,青山刚昌的亲儿子——赤井秀一,FBI派进黑衣组织当卧底的搜查官。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5)

再加上赤井一家人。

因为戏份太多,《柯南》已经被粉丝调侃为"赤楼梦"。

这部《绯色的子弹》就是赤井一家的主场,届时可以在影院,好好感受一下。

柯南为什么还没有变成新一(柯南已经不是当年的柯南)(26)

新一在初次登场的时候说,“我要成为平成年代的福尔摩斯”。

如今,走过快30年,这句话被改为“令和年代的福尔摩斯”。

虽然我们总调侃,柯南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学生。

但是,从平成到令和,《柯南》还是要长大要改变,我们又何尝不是?

作者:克洛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