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和降准是什么意思(降息与降准的区别)

1.2022年3月的经济数据中那个最关键?

当然是3月份的社会消费总额,这个数据增速是负的,上个月,消费市场并没有保持增长,而是在减少。

降息和降准是什么意思(降息与降准的区别)(1)

如果说去年的消费者价格(cpi)指数一点几的增速与生产者物价(ppi)指数十点几的增速对企业利润产生了巨大影响,生产成本的上升加上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不能提价,对企业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冲击。

互联网企业对实习生与一部分需要时间才能获得收益的项目员工的裁撤,因为企业面临自身利润的下降而做出的控制成本的选择,即以前的企业利润有多余的空间可以支撑新项目的展开,在利润下降的情况,企业唯一能控制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裁员就是控制成本最简单的手段。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项目考虑是未来而不是现在是否能盈利,而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项目首先考虑现在的盈利可能而不是未来的市场前景。

所以在cpi与ppi之差高达9个点的情况下,对多余业务线与通过裁员来控制人力成本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了。

而社会消费总额的下降,则是原有业务可能也会面临亏损,特别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

我又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广州临时工市场不光有大量失去原来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士,还有一些小型工厂的老板也加入临时工的大军。

我对老板们加入临时工大军,不意外,毕竟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北京市已经在今年推出一个企业歇业制度的政策,企业的灵活营业嘛,企业营业时就是老板,企业歇业时打一打临时工维持一下生活吧。

这个消费总额负增长是一个常态,还是受到一些因素冲击的短暂状态。

消费总额是消费者数量乘上消费者消费能力,疫情影响后者,人口老龄化影响前者。

我并不知道,则还要看看4,5两个月的数据情况,短时间的理由就是疫情导致灵活就业人群增多,灵活就业人群受到其工作性质的影响,其消费能力是弱于非灵活就业人群,个人消费能力下降,长时间的理由就是人口负增长导致这消费者数量不可逆的减少,不过这个消费者数量的减少是与人口减少同步的。

去年我判断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利润下降,而不是市场不行,但是今年很有可能是降价都无法使得产销平衡,因为消费总额下降的情况下,价量齐跌也不是不可能。

2.降息与降准有什么区别?

降息,降低贷款利息,缓解贷款人或者贷款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当然银行的利润建立在房贷利息与存款利率之差,这个差值越大,银行利润越大。

降息能够减少人的还款压力,贷款利息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个是要看取舍的,贷款利息低,银行的利润肯定是受损。

降准是降低银行准备金比例,这个是银行贷款与存款之间的比值控制,降准就是增大银行的信用货币量,允许银行用更少的存款放出更多的贷款。

存款利率高于公司利润的话,那大多数人会选择存款,这种企业会面临资金短缺,老板跑路,老板存银行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钱,为什么要去开公司呢?

公司变少了,就业岗位就少了,所以加息政策是以就业为代价的。

提高银行的准备金比例,市场货币量是由实际货币量与信用货币量组成,通过降低银行的贷款上限,减少信用货币量。

加息与提高准备金比率,都是减少非银行行业的货币量(加息减少实际货币量,提准减少信用货币量),或者说货币流向银行,而不是市场。

产品价格是由货币量支撑的,市场上的货币量减少,自然大多数产品价格会下跌,物价降;

资金流向那个行业,这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就会升高,但注意这种涨价不是来源于消费需求的增加,流向银行,金融产品的价格就会升高,在过去十二年中,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更多。

提准影响经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海南房地产的泡沫,通过对银行准备金的提升,减少了对房地产的贷款,没有了货币量支撑的产品价格迅速下跌,房地产泡沫泡沫。

加息对经济影响的例子就是美国加息之后,拉美国家产生经济危机,大量资本去美国,而非美国家面临资本逃离,企业资金缺失之后,破产,然后失业率高升。

在一个国家经济体系中,你可以把美国看成银行,拉美国家看成一些依靠贷款存活或者利润率低于美国加息之后的行业,企业。

降息和降准是什么意思(降息与降准的区别)(2)

经济政策都是有代价的,是要看那个代价更不能被接受,加息与提准是牺牲就业来减少通货膨胀,降息与降准就是通货膨胀来提升就业。

降准使得银行加大对其他行业的投资,其他行业也需要投资的情况下,降准政策的效果才会比较好。

在过去四十年中,我们的消费者数量(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我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是不断在提升的(工资的提升,开放国内需求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带来的大量工作岗位,使得大多数人的收入提升,现在金融服务的便利也使得贷款没有像过去那么难)。

在过去,消费市场的下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我们经济面临投资不足的时候更加多一些,所以第一时间的选择是降准。

降息是对贷款者现金流的减压,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与信用货币。

在我国老龄化提前(官方预计2028年)的现实下,老年人的需求是小于年轻人的需求,市场面临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

在人口负增长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之后,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数量减少,我们该怎么去保持消费总额的增长,怎么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

我们的居民个人部门负债总额已达到60万亿了,提高个人负债上限来提升个人的消费能力已经很难再走下去了。

我认为降息是现在刺激经济最有效的政策了。

不过还是要考虑到美国正在加息,如果降息,会不会导致资本外流。

增加货币量,必然会导致资产价格继续上涨,就看那个更能被接受了。

3.疫情以来的总结

3.1 2020年:

疫情>减少外出或者禁止外出>消费大减>服务业业务量与利润大>服务业裁员>多余劳动力没有工作>1.考研考公,教育培训行业需求增大,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火热,考研与考公人数增多。2.进厂工厂招工难声音减轻,工人数量增多。

疫情虽然严重,到那时消费者现金流没有太大的问题与影响,制造业与教育行业依然能够吸收服务业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

3.2 2021年:

国内:双减政策>教育行业被打压>教育消费下降>在总消费没有提升的情况下,降低教育消费是能够提升非教育消费的(在去年还是前年的消费数据中,房地产消费与汽车消费都在下降,奢侈品消费逆流而上,是在增长)>相比于与地方财政紧密挂钩的房地产,或者其他就业人数多的行业,教育行业是呼声最高与性价比最大的行业了。

国外:美联储没有加息>市场上的货币量没有减少>资本流向收益高的行业>在服务业与制造业都受到影响(制造业是运输成本上升,服务业是业务量大减)的情况下,上游的原材料企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在疫情一年之后,欧美消费需求复苏之后,中国制造业市场需求变大>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增。

降息和降准是什么意思(降息与降准的区别)(3)

去年上半年是中国制造业的好时代,下半年是原材料国家的快乐时刻,

国外的资本流向逻辑与国内资本流向逻辑是一样,在疫情反复之下,资本更喜欢投资产业上游企业,而非直接面向消费的下游企业。

在2020年,我们还有教育行业与制造业能够吸收灵活就业人员,在双减政策与原材料价格(ppi指数高达十点几)上涨的情况下,教育培训寒夜近乎现实,制造业在成本上升,但是产品价格提不上来(cpi指数只有一点几)情况下,不降薪与裁员就很牛逼了,你还要扩大生产吸收灵活就业人员,这不太科学吧。

就业市场的恶化是2021年的主题。

3.3 2022年:

企业的灵活营业(北京市的歇业制度),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证明不好过的不光是中小企业。

在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cpi与ppi数据的文章,企业面临生产原料价格的上涨与下游产品价格提不上了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受到较大冲击,企业会很难过,这个是需要时间去传导到中上游企业的。

黄金易得,信心难建,2022年企业的恶化可能是主题。

下周见,建议你们多评论一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