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是危险的地方(灯下闲话澡堂子)

其实,我是想写泡澡堂子,可是,我生的晚,一直到澡堂子在北京消失了,我也没找到泡澡堂子的乐趣。

澡堂是危险的地方(灯下闲话澡堂子)(1)

过去澡堂子门口的招牌

其实,澡堂子谁都不陌生。大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泡过澡堂子,再早出生的人,就更别说了。

老北京人去澡堂子,并不单纯是去洗个澡,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在热腾腾的大池子里泡透了身子,盖上雪白的浴巾在小床上眯上一觉,再喝上壶喷香的花茶,从骨头到肉都觉得松快。不过,这种享受仅仅属于老少爷们儿。据说女浴室是没有泡澡的,反正我也没见过。

我每次洗澡,泡是一定的,而且只能在大池子泡。

小池子,人少,水干净,可是,水太烫了,我可承受不了。

泡,冲,搓洗澡三件套。这三件事干完,出来,就剩累和渴了。

现在理解那些泡完澡要在铺上眯一觉的人们了,可那时候小呀,泡完澡尽管也累,可是我宁愿在澡堂子的铺上和一起去的同学打打闹闹,也不愿意消停的睡一会。

至于渴,也好办,到了我可以泡澡堂子的时候,澡堂子里已经有了免费开水。我印象中,开水是装在一个大桶里,想喝,就去自己接。

茶,肯定有,就是得花钱。我那时还不知道茶的好处,我是宁可省下钱来买点零食,也不愿意花钱喝茶的。

可也有例外,我有个舅舅,亲的,家在沧州。他经常来北京谈业务。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怹只要洗澡,就拉着我一起去。

怹是要享受泡澡的。池子里泡,泡舒服了找人给搓(不让我搓,嫌我没劲)搓完了再冲,连带着洗头。

全套的完事了,出来,拿一条浴巾围住下体,再拿一条蒸汽熏的热毛巾擦擦头,擦擦脸,回到自己的铺上躺着了。

躺铺上之前,先叫过服务员来,把跟洗澡小票一块买好的茶叶包递过去,服务员在茶叶包上记下你的更衣柜(也就是你的铺位)号,就去给你沏茶去了。

澡堂是危险的地方(灯下闲话澡堂子)(2)

老式澡堂子休息的地方

我舅躺下,跟我聊两句天,呼噜声就起来了。至于服务员沏好茶,给他送过来,怹就全不知道了。

这一睡就是半个小时,四十分钟,醒了,茶水的温度也就刚好。喝上几杯,出出汗,再和我聊会天(这也是我勒索他的时候,平时,我想要的东西,想吃的零食,甚至于想下的馆子,这时候提出来,都能得到满足)。

聊了会天,汗也落下去了,这时候就该穿衣服,起身了。穿好衣服,再拿条热毛巾,擦擦头和脸,就该出去了。

这个过程,从我回北京上小学开始,一直到澡堂子在北京消失,持续了十几年。

用现在的观点看,这种洗浴方式也许不够卫生,但这就是当时北京人最真切的洗浴。

从明清到民国,澡堂子遍布京城的各个角落,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人都是这么洗澡的。

澡堂子也有特忙的时候。逢年过节,大家都想洗得干干净净,那时候澡堂子的床位可是不够用的,只好预备些大竹筐。客人进来服务员必先问您:“脱箱?还是脱筐?”如果脱箱,对不起,您排队等着。要是着急,您自己拖个大筐装换下来的衣服,服务员帮您照看着,洗完了您直接走人。

澡堂是危险的地方(灯下闲话澡堂子)(3)

早些年洗澡也是一种福利,这是某单位发的洗澡票

这就只能是洗澡而不能是泡澡堂子了。

后来人们大多住进了单元楼,自己家里就有浴室,仅存的那些老式澡堂子难以为继。

慢慢的就变成了旅馆,新式的洗浴,反正是越来越难见到那些老澡堂子了。

前几年,看到人艺的朱旭老先生和姜武主演的电影《洗澡》完美再现了老式澡堂子的景象,真想再去体验体验,可惜呀,电影终究是电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