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发行方票房分账(电影的院线票房原来是这么分账的)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随着投资带动宣传的独有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全民参与化日趋成熟,那么作为影视爱好者,对于影片的分账模式你了解多少?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成果不菲,目前我国的银幕量已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现在国产电影的单片票房量在持续增长,达到数十亿票房的电影不在少数,影片的投资回报率也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影视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影片发行方票房分账(电影的院线票房原来是这么分账的)(1)


院线票房分账

首先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最权威的票房数据是在“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上公布,是电影票房分账的依据。

影视产业信息公开,一切数据都是透明的,除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外,还有很多第三方的票房数据查询平台,如猫眼专业版,艺恩数据,骨朵数据等,都可以查到票房数据等信息。猫眼专业版还可查到影片的演员阵容,以及影片的出品公司及发行公司等。

影片发行方票房分账(电影的院线票房原来是这么分账的)(2)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影片的净票房。

在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净票房的57%,中影数字提留净票房的1-3%的发行代理费。(票房0.5亿内3%、票房0.5-3亿2%、票房3-6亿1%,票房6亿以上不收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及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净票房的2-6%)。包括国内外的院线及网络的发行费。

很多时候影视项目必须借助新媒体、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也就是说片方采取垫资发行,此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例如: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对于制片方来说,总票房*33% ≥ 制片成本 就是收支平衡!


院线电影登陆网络平台的分账模式

近年来,大多数院线电影下映之后都会登陆网络平台,很多朋友会有疑惑,制作方是如何获取网络平台的分账的呢?以爱奇艺为例:

影片发行方票房分账(电影的院线票房原来是这么分账的)(3)

比如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下映后该片登陆各大网络平台,对于爱奇艺来说,该片上线后属于非独家电影中的D类,则每次用户付费观看后,爱奇艺会向电影方分账1.5元。假设这部电影上线后3个月内在爱奇艺共获得3000万次付费播映,则制作方会相应获得4500万元的分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