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时关羽是如何脱离危险的(关羽单刀赴会真的是三国演义才有的吗)

“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三国时代的英雄关羽,为了和“盟友”东吴交涉,只带随从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前往与东吴谈判,关羽临危不惧,面对鲁肃的质问慷慨答复,最后凯旋而归。

“单刀赴会”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惧对方人多势众,孤胆英雄独闯龙潭,成为了我们日常的一个典故。

对于这段故事,我们都知道它出自《三国演义》,可实际上,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单刀赴会的故事就已经存在,而且被编成了剧本进行演出。

这就是元代关汉卿的《单刀会》,今天就说说这部元代杂剧,以及单刀赴会背后的历史。

单刀赴会时关羽是如何脱离危险的(关羽单刀赴会真的是三国演义才有的吗)(1)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在历史上主角并非关羽,而是关羽的“对立面”鲁肃。

根据《三国志》记载,当时蜀汉和东吴表面结盟,暗中双方为了荆州所有权的问题有很深的矛盾,关羽和鲁肃会面,鲁肃只带着少数随从,并藏着一把刀,可谓孤身犯险。

会面中双方各执一词,最后还是鲁肃在辩论中占了上风,关羽理屈词穷。

当时鲁肃单刀赴会,带的刀也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短刀。

历史上的鲁肃与《三国演义》中那个好好先生截然不同,他出身豪门,为人潇洒大度,有气节,而且他文武全才,剑术无敌,是一位武力超群的儒将。

单刀赴会时关羽是如何脱离危险的(关羽单刀赴会真的是三国演义才有的吗)(2)

但是,三国故事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唐宋以后,尤其是宋代尊蜀贬魏开始,其人物形象很多被异化了,“单刀赴会”就是典型的一个。

原本是主角的鲁肃变成了配角反派,原本是弱势一方的关羽却成了大英雄。

元杂剧的故事大多取材自唐宋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关汉卿是伟大的编剧,但不是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只可能迎合广大观众的喜好和习惯,不会去进行历史翻案。

另外,关汉卿创作这部剧,还有影射当时元朝统治者施行民族压迫政策的意味,他是借助关羽的形象来批判嘲讽元朝统治阶层的。

单刀赴会时关羽是如何脱离危险的(关羽单刀赴会真的是三国演义才有的吗)(3)

关汉卿作为元代杂剧的大宗师,他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剧本,著名的比如《窦娥冤》《望江亭》等,这部《单刀会》与他大多数作品构思精妙,百转千回的特点不同,这次是直抒胸臆,豪迈雄壮。这是剧本创作者的技巧,能根据不同的剧情不同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墨守陈规,千篇一律。

正是如关汉卿这样有才华的创作者的加工,我们熟悉的三国人物和故事才会如此动人,到了后世《三国演义》集前代三国故事而大成,终于形成了一个主题“拥刘反曹”,故事脉络志在恢复汉朝正统的三国历史观,影响中国数百年,直到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