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文字狱(漫谈文字狱)

“文字狱”又叫“笔祸”,按照《汉语大词典》解释:“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份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政治迫害,在中国,这种政治迫害可谓历史悠久。

文字和语言一样,它可以赞美一个人,自然就可以批评一个人。三千年前,周厉王因为国内百姓不满其残酷统治,故意编民谣来批评他,他就将编传民谣的人抓住杀掉。导致人们在路上遇到熟人都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睛表达问候。按说如此严密的“治理”,国家应该稳定了,可是不久之后,“国人暴动”,周厉王就被统治下的人民所推翻,从此流亡他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厉王止谤”,也是文字狱的早期形式。

漫谈文字狱(漫谈文字狱)(1)

唐朝诗人章碣曾经写过一首传诵至今的七言绝句《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直接点出了一件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事件。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稳固帝业,堵住人们“妄议中央”的嘴,李斯替嬴政想出一个办法,直接搜查民间除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之外的《诗》、《书》以及百家语和六国史籍,然后“皆烧之”。如果“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接着又将四百多儒生逐一挖坑埋掉,从肉体上直接消灭,秦朝中央以为天下从此进入太平,始皇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未料到,仅仅十几年后,几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就开始造反,接着“从不读书”的刘邦项羽就将一个庞大帝国给瓦解了。这是文字狱又一次的“辉煌”。

崔琰死后,当时有个人叫毛玠的人心中难过。立即有人跑去向曹操告发毛玠,说法很有意思。说毛玠外出时看到受到黥面刑法的反叛者,他们的妻子被某没收为官府奴婢,毛玠就说“使得老天不下雨的原因就是这个吧!”。曹操听后非常愤怒,立即把毛玠抓起来关进了监狱治罪。并且派遣掌管刑狱的大理钟繇进行审理。

钟繇质问毛玠道: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治罪都要“罪及妻子儿女。《尚书》就曾说道:兵车左边的人没有尽到用箭射杀敌人的职责,右边的人没有尽到用矛刺杀敌人的职责,我就要杀掉你们并且将你们的妻儿罚作奴隶。”古代司寇的职责就是要把男子送到官府当奴隶,女子送去官府做苦役。汉朝的法律规定,罪犯的妻子儿女没收为奴婢,并且在脸上刺字涂墨。这一行为既可以缓解对本分百姓徭役的征调,还可以宽恕胁从犯罪者的罪过,这怎么就违背了神灵的意志,而该招致旱灾的出现呢?!况且,按照《尚书》的说法,政令的严苛就会出现寒冷的天气,政令的宽缓就会导致阳气过盛,所以造成大旱。你毛玠所说的话是认为现在的刑法宽缓了呢,还是认为严苛了呢?你毛玠的讥讽诽谤的话,已经流传到老百姓中间,不满的呼声,已经传到了天子耳朵里。你毛玠所说的话,势必不会单独自言自语,当时看到黥刑的罪犯,一共几个人?被施黥刑的罪犯,你认识吗?你怎么会见到他们,对着他们发感叹的?当时你对谁说了?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在哪月哪日?在什么地方?事情已经败露,不得隐瞒欺骗,从实招来。

毛玠当然不承认有过这样的说法,当时,桓階、和洽都极力向曹操进言营救毛玠,毛玠才幸免砍头,最后被罢免官职,死在家中!

漫谈文字狱(漫谈文字狱)(2)

曹操在历史上被称为“奸雄”。他雄才大略,政治军事能力远胜同时代各路风云人物。他诗文俱佳,诗风悲凉慷慨、气势雄浑。所谓“建安风骨”正是殆始于曹操。如此能文能武的政治强人用“文字狱”的方式,营造构陷属下,牵强附会的治罪,着实也教人大开眼界。有了曹操的支持,钟繇便是极好的打手,其咄咄逼人的审讯,现在看来,冷汗直流。曹操被封为魏王,本来很多人不服气,这时候,打击异己最好的工具莫过于文字狱,而过程好看不好看,该不该顾及一下“难看的吃相”,统统要让位于“斗争”二字,因为,斗争的背后藏着一个所有政客都会梦魂牵绕,穷其一生追求的东西:权力!

中国数千年历史,朝代更迭二十多次,“文字狱”愈往后愈严重。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那种蓬勃的思想大跃进,从秦朝后再也没出现过。文网严密,不仅阻滞了思想进步发展,还阻碍了历史的进程,并且造就了一大批只惟上而不惟真的马屁专家,结果是思想僵化呆板继而愚蠢无知。历代朝廷看似用刑狱堵上了知识分子“诽谤”的嘴,其实,下面岩浆涌动亦不自知。等到火山爆发之时,为时已晚。侥幸躲过的,也会在史书上留下那“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后世看清楚当时暴虐丑陋的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