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专辩论赛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之战)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前身是国际大专辩论赛,是华语辩论的最高赛事之一。本项赛事于1993年首创,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2007年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并于2011年永久落户青岛。

国际大专辩论赛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之战)(1)

本项赛事通过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新传媒的电视转播,影响力日益增大,并逐渐成为华语辩论的最高舞台。来自全球范围内各大院校的辩手在这一舞台上各显神通,大力推广和发扬了辩论艺术和中文文化。 历届以来,大赛赛制也在不断创新,令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和竞争性。 比赛中辩手精彩的辩词、理论功底以及临场应变和团队配合往往成为人们念念不忘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国际大专辩论赛中最为经典的比赛之一的01年决赛,看过的人对其印象之深,使得这场比赛有了一个在辩界非常响亮的名称——“金钱辩”。在这场比赛中,反方四辩胡渐彪逻辑清晰,角度分明的总结陈词也使他“一战封神”。

国际大专辩论赛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之战)(2)

下面引用一段来自知乎网友的话:

作者:曾祥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94077/answer/372916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首先,我们要明确提主所说的“经典”是什么意思。

在本人看来,金钱辩在华语辩论中所处的地位,不能用“最经典”来形容,如果非要给个标签,那就是“最有代表性”好了。

就好比说道中国围棋的代表人物,大家第一反应是“聂卫平”,但聂卫平的水平比不过吴清源。

就好比说道中国小说的最高峰代表,大家第一反应是“红楼梦”,但其是艺术水平最高也有待继续研讨。

金钱辩最受关注,但其所展现的辩论水平是不是最高的,观众接受的美感是不是最好的,不见得。

纵观当年的国际华语辩论赛发展脉络,本人可以做以下评价:

93年是进入观众视线的一年,狮城舌战开启了大陆辩论热;

95年是转变观念的一年,大家开始关注台湾辩论的特点和可以借鉴的地方(林正疆出现)

97年是值得沉思的一年,而华语辩论界开始知道辩论不是死背稿子,而是思维的真正交锋。

99年是扬眉吐气的一年,西交四剑开始展现“铁立论,快思维,美意向”的辩风,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随后便是01年的金钱辩,由于万众期待,所以武大辩论队备受关注。而这场比赛收到了随后的极大讨论,原因有以下几点:

1 99年大陆辩论队的完美表现,使大陆观众对武大的比赛万分期待;

2 武大辩论队在前面几场的比赛中表现优异(与新加坡队伍的英雄辩等),使大家更加期待大决赛;

3 辩题“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带有优劣势的问题,使处在劣势的武汉大学备受关注;

4 输比赛之后的一本《金钱辩》,随着主力队员的讨论使大家对优劣辩题、评委选择等方面问题开始关注。

不管怎样,这场辩论赛成为了很多人开始接触辩论的钥匙,我接触的很多辩手都是当年在课堂上看了这场比赛而开始对辩论感兴趣的。不管走了多远,我想我们都应该对这场比赛和武汉大学表示感谢,这无关技巧,关乎对于辩论的情怀。

这或许就是“走了太远,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吧。

话不多说,直接上b站视频地址~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274541/index_7.html


各位看官大爷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击关注~以后会有更多不同领域的有趣内容分享给大家~(第一次发文,鸡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