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过程如何写(集体备课资料汇编)

一、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1.集备本身的要求

集体备课第一阶段是积累阶段,老师把教学中优点、亮点拿出来,通过集备汇总起来。集备的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形成适合所有教师、所有年级使用的教学资源。第一阶段一般是1-2年,就可以开始第二阶段。学校集体备课已经开展两年,积累了很多集体备课资料,因此,可以进行资料汇编,为进入第二阶段做好准备。

集体备课过程如何写(集体备课资料汇编)(1)

2.新学期教学顺利开展的需要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开学以后迅速进入状态,教学工作顺利展开,需要教师们在假期中提前准备,提前备课。资料汇编的过程也是备课的过程,开学以后,老师可以直接使用。

3.教师业务提升的需要

教师在假期中不代表不备课和不学习。假期是教师业务学习和提升的好时期,资料汇编为老师提供了学习、反思的机会,有助于教师业务的提升。

二、如何去做

1.挑选

将两年的集备资料进行挑选,一些优秀的备课资料,不需要较大修改,可以直接使用的;一些总体不错,但是需要修改的;一些质量较差,无法进行修改的地方。对这些进行分类整理。

2.丰富、完善、修改

对于较好的备课资料,进一步进行丰富,在背景资料、例题、练习题等方面进行补充。对于需要修改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没有修改价值的资料,需要老师们重新备课,进行替换。

集体备课过程如何写(集体备课资料汇编)(2)

3.入库

各工作小组完成上述两步工作以后,将整理的资料进行打包,上报学校。学校组织学科主任、骨干教师和专家进行质量评估。对于优秀的教学资料,学校纳入教学资源库;对于质量不过关的资料,学校给出修改意见,由各小组继续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原则

1.指导性

汇编资料对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包容性

备课资料具有很好升级空间,可以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3.科学性

保证汇编资料的正确定。

4.针对性

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具有教学的实效性。

四、工作要求

1.发挥一中脊梁的作用

备课组长和各小组成员有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把资料汇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确保汇编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集体备课过程如何写(集体备课资料汇编)(3)

2.集体智慧,博采众长

汇编小组要多征求其他年级骨干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多请教他人,使汇编资料达到学校最高水平。

3.宁缺毋滥

平日集备要求严格,认真对待,这样的学科组能够很轻松、高质量完成任务。如果平时集备组织不到位,集备基础资料质量较低,在假期中很难完成任务。遇到这种情况,各学科组织在能力范围内做好备课,有多少被多少,宁缺毋滥。坚决不能以次充好,为了凑数而把质量较差集备材料上报。

4.知识到位,练习契合,方法科学,三位一体

导学案中的知识部分,知识补充、拓展、深度、广度要到位,针对性练习要紧扣知识点,达到训练目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体现学为主体,

5.格式规范,署名标记

6.包组领导思想到位,行动到位,服务到位,监督到位。目标一致,杜绝思想分离,避免行动自由。

7.华商注重研究性学习,优质班注重强化训练,普通班注重基础。

【欢迎关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