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

牌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牌匾也叫匾额,通常是在木材、石材或金属雕刻文字,形成书法衍生艺术作品。牌匾置于门楣或悬于墙上,用来表明大义、标明地点或咏物言志等。牌匾是政治标志、文化标志,也是身份标志。它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古建、府宅等场所,向人们传达权威、文化、信仰、理念、商业等信息。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

“国之大者”,璟琇文化出品

匾额传统意义上是高门大户的标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我国历史上曾有着“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有道是,“家悬一匾,兴旺百年”。中国千百年文化传统以及风水说都认为,金匾悬于厅堂,象征学业大进,仕途通达,家族延绵,镇宅驱邪。以上各自理解不同,作者则以为,升官发财未必重要,子孙满堂也要靠运气。但有一点肯定,那就是家有一匾,立意高远,匠心制作,每日观之,阳刚之气充盈,精神倍增。人,无论阶层各异,位置尊卑,行业不同,都需要正能量。

一、牌匾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图腾

牌匾与刻字有着天然联系。提起刻字,自然联想到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是一种刻在甲骨上的文字,难免其中有简洁隽永的甲片,或许是中国最早的“牌匾”雏形。殷墟出土的种种甲片,其中所呈现的奇妙文字符号,不啻为中华牌匾数千年发展的先驱。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

殷墟出土甲骨文,可理解为最早的“牌匾”

较为正规的匾额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历两千多年,但是匾额到底是谁发明、如何发明并无史料记载。而把匾额作为治理国家的工具乃至重器,则是秦始皇所为。秦始皇为一统万年计,大胆实行礼法兼用的国策,他深知礼法治国的实质是“以名治国”。所以他树立了“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的治国理念,在统一六国文字的同时,统一和规范了形制不一的标名形式。从此确立了牌匾应用的官方性质与主导地位,官方匾额体系遂逐步成型。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4)

想象中的阿房宫牌匾

匾之大兴,则是在唐代里坊制破除,宋代街巷制形成时期,其时民间匾额系统渐成气候。宋之后,匾额应用又陷入低潮。“无处不匾”的盛况,则重现在明清之际。“五四”之后的民国匾额依旧风行。但其后,官民二大匾额体系戛然而止,流传了数千年的传统匾额文化日渐式微乃至消失。现在,璟琇文化立志弘扬中华匾额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牌匾的皇家应用

上文提到,牌匾的肇始应用始于皇家。比较遥远的皇宫牌匾无从查考,比如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宫,战乱频仍,北方蛮族金戈铁马如虎,踏平了富丽堂皇的皇宫。就连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长安城,也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牌匾自然无处安身。五代十国,依旧兵连祸结,及至宋朝,兵燹四起,蒙古铁骑腾起大漠狼烟,汉文化一度面临劫难。幸好忽必烈心仪中原文化,崇敬中原文明,给明清的皇宫建制和牌匾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当前我们看到的皇家牌匾,更多的是明清两代所遗。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5)

故宫标志性牌匾,顺治御笔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6)

故宫标志性的牌匾,雍正御笔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7)

故宫标志性牌匾,乾隆御笔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8)

故宫标志性牌匾,乾隆御笔

皇家牌匾,无非有两种用途。其一,是强调皇权,兼作治国方略。如明镜高悬、建极绥猷之类。其二,系皇帝在皇宫之外的地方题写,也多为昭示皇恩浩荡、黎元为本、天下安澜之意。典型的如孔庙、国子监里匾额所现。国子监里辟雍殿内外非常引人注目,最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就是清代乾隆、道光、咸丰皇帝御题的匾额楹联了。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9)

国子监牌匾,道光御笔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0)

国子监牌匾,咸丰御笔

三、牌匾的寺庙应用

除了皇宫和皇家属地之外,寺庙恐怕是牌匾应用最为典型的场所。这与历代皇帝重视宗教,佛教在我国普及,僧人地位较高有关。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1)

潭柘寺牌匾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2)

潭柘寺牌匾

寺庙中牌匾的运用,多数涉及到教义。比如,北京的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一座寺庙,世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其中除了多处功能性牌匾之外,如寺庙门牌匾,大雄宝殿牌匾,某某坛、某某阁、某某楼之外,还有福海珠轮、莲界慈航、圆灵宗镜、金姿宝相之类的玄妙之匾,一般人难以理解。当与佛教、历史、人物等有关。但无论游客的理解水平如何,这些刻制精美的牌匾的存在,给潭柘寺一种历史厚重、格局恢弘、人文绵延的大好感觉,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曲阜以及各地孔庙里,悬匾“万世师表”更是成为不二之选。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3)

岳麓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4)

岳麓书院牌匾,乾隆御笔“道南正脉”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5)

孔庙牌匾,康熙御笔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6)

某名人所题

与寺庙类似,许多一流的书院更是充斥着各种牌匾,且更富有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典型的如岳麓书院及其他几大书院,莫不如是。著名的“岳麓书院”牌匾,1015年,北宋皇帝宋真宗所赐。山门里还有1687年康熙皇帝御书“学达性天”、1743年乾隆所书“道南正脉”等等。每一块牌匾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薪火相传的人文梦想。

四、牌匾的地理应用

地名更是牌匾运用广泛化、普及化、民间化的标志。不仅各大城门刻字挂匾,具体的建筑场所也以匾示意。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7)

湖南大学校牌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8)

山海关关匾,明代进士萧显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19)

洛阳白马寺山门,赵朴初书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0)

传为康熙所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1)

南京玄武门,蔡元培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2)

云南丽江木府门牌,和志强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3)

宁波雪窦山妙高台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4)

郭沫若题

牌匾中的“匾”字古代通“扁”字,《说文解字》称:“扁者,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即标识门户是匾额的主要功能。众多匾额在标识建筑物和景物时,除文化意味,还巧妙地体现了地名、方向和方位。可以说匾额是古代指路标志的重要渊源和主要形式,有的至今还发挥着显著作用。

五、牌匾的府宅应用

牌匾其实最大的用场是在府宅里,尤其是过去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除了宅邸的姓氏匾外,室内各种各样的匾额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5)

贺寿匾,李鸿章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6)

曾国藩故居牌匾,曾国藩题

最重要的是皇帝赐予的牌匾,有的是为了褒奖大臣和家人的功勋,有的是封官晋爵的诏书诰命,这些足以光宗耀祖,满堂生辉,是每一位人臣的毕生追求和家族荣耀。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7)

林则徐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8)

林则徐题

其次,是各路显赫之士赠与的牌匾。如贺喜、祝寿,同朝为官,或朋党同道,弹冠相庆,惺惺相惜,是一种高端的馈赠和君子之交的生动体现。璟琇文化专门对民国总理许世英故居进行了考察,获得了多幅珍贵的牌匾照片,发布以飨读者诸君。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29)

许世英故居祝寿匾,许世英题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0)

许世英故居,贺喜匾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1)

许世英故居,祝寿匾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2)

许世英故居

还有,自励匾。用以督促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日自省其身,为族人作出师表,对皇帝和上官表明忠心宏志等等,不一而足。

六、牌匾的励志报国应用

除了以上种种,我们开看到了多处历史名士忠心报国的励志匾。其中以岳飞的“还我河山”和张家口大境门的“大好河山”为著。岳飞力主北伐,大破金兵,意欲收复河山,然而却遭陷害屈死风波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里专门谈谈张家口大境门上“大好河山”的典故。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3)

杭州岳庙,岳飞题

“大好河山”的书写者名叫高维岳。他所处的年代,正值军阀混战,外寇入侵,国破家衰,高维岳从此无一日心安。他在临终时对家人说:“我为官多年,虽无功于国,无益于民,但未尝不以国家民族为念。日寇入侵,我也未失中国人的气节,未给日伪当傀儡官。我多年的薪俸所积,亦不足以养你们到老,你们自谋生计去吧!”“大好河山”四字,就是1926年高维岳出任察哈尔特别行政区都统时有感而发,挥笔为大境门写下的。高维岳的作为历史自有评论,但此匾多少反应出他当年忧国忧民之心。这一匾额还具有回文艺术特色,顺读“大好河山”意境明白,倒读“山河好大”也别有情趣。大境门,是华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平津战役大捷的“胜利之门”。而高维岳所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字,如今则成为了张家口的城市名片。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4)

张家口大境门,高维岳题

六、牌匾的继承和光大

随着中国国力日昌,GDP高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超越了衣食住行的温饱阶段,转而取向于高贵的精神文化消费,且中国主要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经突破了40平方米,住宅已经朝着宽大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纯粹的硬装和软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类似高端牌匾、书画、雕塑等高雅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已经蔚然成风。璟琇文化荟聚众多记者、书法家、匾刻家,精心研究,匠心打造,出品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匾刻作品,继承和光大了祖国的传统牌匾文化,弘扬了文化自信,受到了业内和大众的高度欢迎。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5)

踔厉奋发,胡强劲书刻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6)

我将无我,胡强劲书刻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7)

无德不兴,胡强劲书刻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8)

济济多士,胡强劲书刻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39)

从善如登,胡强劲书刻

关于匾额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华牌匾璟琇文化)(40)

备豫不虞,胡强劲书刻

牌匾艺术集萃欣赏

璟琇文化

北京璟琇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正能量传播的文化企业,基于庞大的记者群和媒体、平台资源,庞大的国学大师和艺术家团队,以及丰富的品牌综合营销能力,为企业进行独创性的IP打造、品牌锻造,以及党建团建、文化宣讲服务。璟琇文化以独创的匾刻文化为载体,创意性地发起了“国之大者百企千村巡展巡讲”、“国之大者用典宣讲”、“国士无双院士尊享牌匾创制”、“万福来朝牌匾创制私享会”、“户外移动展览广告系统”等项目,为政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弘扬正能量,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努力。璟琇文化,正能量发动机,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第一股!

璟琇文化

正能量发动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