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1)

作者丨市界 沈淼

编辑丨朗明

滴滴顺风车上线不久,一桩诉讼官司又将其拉回大众视野。

2017年10月,家住江西省的郭女士在乘坐滴滴顺风车从江西前往广州的途中发生车祸,最终被诊断为高位截瘫。郭女士及其丈夫谢先生提起诉讼后,法院于2019年1月作出一审判决:由顺风车司机肖某承担全部责任,赔偿郭女士各项费用共计200余万元。

但是谢先生发现,该顺风车实际型号与在滴滴平台上注册备案的型号并不相符,且此前有多次违章记录。因此认为滴滴对注册司机审核不严。需要为车祸负责。但是在2019年6月的终审判决中,法院驳回了谢先生及司机肖某的请求,认为滴滴所提供的是居间服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谢先生向市界表示,滴滴在此过程中曾承诺谢先生“会代替司机肖某赔偿”,后又改称“公司愿意出于人道主义赔偿40万”。在谢先生看来,这是不能接受的结果。但是滴滴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承担多大限度的责任,市界在咨询过律师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界定。

车型不符、多次违章,司机全责

距离车祸已经过去近两年。2019年6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谢先生夫妻的案件作出了终审判决:驳回司机肖某及谢先生关于“滴滴应承担连带责任”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即司机肖某承担全部责任,赔偿郭女士各项损失总计209万。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2)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3)

(截图自裁判文书网)

这已经是终审判决,但是谢先生依然重新请了律师,计划再次提请高院重新审理。

支撑谢先生如此坚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车祸发生后,他发现该顺风车实际型号与滴滴平台上备案的型号不相符,且车主肖某有多次违章记录,被扣多达24分。谢先生因此认为,滴滴有核查不严、监管不力的责任,需要对此负责。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4)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5)

(图片来自谢先生社交账号)

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家庭目前已经举步维艰:妻子做了十几年的工作自然没办法继续,自己也已经辞职在家照顾妻子,只能找一些零工来做。微信名字已经改成“AA家电维修、空调装修136XXXX”。家中三个孩子两个已经辍学,还有两位老人要赡养。

而车主肖某根本无力赔偿法院判决的这200多万,在谢先生的了解中,肖某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本身已经有几十万的负债。“我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我有什么能帮你们做的我都会尽量去做。”肖某曾如此对谢先生说。

滴滴垫付治疗费用55万

据谢先生表示,在郭女士住院的一年多里,滴滴曾派工作人员黄某多次与其沟通,前后共垫付治疗费用55万。最后一笔费用垫付发生在2018年4月。

谢先生告诉市界,滴滴的工作人员黄某不止一次对其表示:判决结果出来以后滴滴会替车主肖某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这样的对话一般发生在每次黄某帮谢先生支付医药费时,并没有第三人在场,唯一一次有其他人在场的谈话发生在2018年3月,在天河区的滴滴车主俱乐部,黄某再次对谢先生作出上述表示。当时在场的除了黄某和谢先生、还有广东韬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海涛以及该律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正是因为听到黄某作出这样的承诺,王律师才决定代理这个案件,与谢先生签订了代理合同。

市界多次电话联系该黄姓工作人员,电话接通后被挂断,未能通话。

但是这唯一一次多人在场的谈话也没有留下任何证明。“我问过律师要不要录音,律师说没有经过对方允许是不能录音的”,谢先生说。也是王律师告诉谢先生:对方既然已经承诺会赔偿,就不用在法庭上提交相关证据横生枝节了。谢先生认为,一审败诉就是这个原因。市界就此联系了王海涛律师,对方表示现在不方便回答该案相关问题,建议联系本人。

谢先生称,2019年1月30日,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后,黄某告诉谢先生:公司经过研究,决定出于人道主义赔偿黄先生40万,同时需要其签订一份“事情已经解决”的协议。谢先生拒绝接受。2月份时,黄某告诉谢先生,该事件已经转给滴滴顺风车的安全员进行后续沟通,自己不再负责。

市界联系该安全员,电话接通后,对方表示:所有问题请公关部来对外统一回复,自己不会回答任何问题。

12月18日,市界联系到滴滴公众沟通部就谢先生说法向其求证,对方回复称:在滴滴对当事人提出的方案中,除了放弃之前垫付的55万的追偿,还愿意提供20余万元的康复费用和40万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但是对“黄姓工作人员曾对谢先生承诺滴滴会替司机全额赔偿”的说法以及“滴滴对顺风车司机的审核流程”问题,滴滴未作出正面回应。

针对滴滴回复的方案,谢先生表示,之前滴滴从未对其提出过所谓“20万的康复费用”。他第一次知道这个方案是在社交媒体上,12月18日下午,滴滴客服账号发布,且大约10分钟以后就被删除。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6)

案件重新审理概率低

判决书中显示,根据相关规定,滴滴与用户形成的是“居间责任”,不承担营运责任。

滴滴事故滴滴司机全责(滴滴顺风车车祸致截瘫)(7)

(截图自裁判文书网)

市界就此咨询了多位法律人士。

北京中创律师事务所的王正国律师对市界表示:滴滴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因为乘客是在滴滴平台下的订单,车辆是滴滴派送的,滴滴收取了相应的费用,所以有义务审查车辆与登记车型是否相符,司机能否驾驶等义务。通俗点说,滴滴给乘客推荐了置乘客于危险境地的服务。

至于判决书中体现居间合同,王律师认为“这是滴滴逃避责任或义务的一种免责声明,车辆毕竟是滴滴推荐的。而滴滴推荐的车辆是在滴滴平台注册的,乘客无法知晓车辆和司机的状况。而且滴滴在这个过程中收取了部分利益,我认为滴滴应该承担的就是营运责任。”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法律从业者叶先生则赞同法院的判决,即滴滴提供的是居间服务,不应承担运营风险。“但当事人可以主张滴滴承担居间服务的违约责任。这个事件理论上应该有两个案子,一个是实际营运方的责任,一个是滴滴的合同责任。现在二审结束,当事人可以考虑另案起诉滴滴的违约责任,因为此次判决中也承认了滴滴和用户的居间合同。”至于这个居间责任到底滴滴应该承担多少,则要看法官的自由裁量了。

对于谢先生提请高院重新审理是否能成功,王律师认为很难判断,还是要看法官对此案的定性。叶先生则认为“高院基本不会同意再审,90%以上的可能性是开庭都不会,直接驳回。”

在市界继续追问“如果重新审理依然认定司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司机无力赔偿也没有财产可以强制执行,当事人谢先生是否还有其它方式可以维护权益”时,上述两位从业者则同时表示:没有了,法律手段已经穷尽了。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市界】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