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哪个区距离南京近(马鞍山可以看到南京)

昨晚一张照片在马鞍山的朋友圈中传开了。清澈的天空一望无际,在不远处,南京的紫金大厦似乎触手可及。不知道马鞍山的朋友有没有今夜的月亮特别圆的感觉,反正外地的朋友,看到此景,会惊讶于两省的两个地市会如此之近。确实,从马鞍山到南京,不过20公里。也就是一个大城市的半径外延了一些距离。

马鞍山哪个区距离南京近(马鞍山可以看到南京)(1)

相传,马鞍山是项羽在今天和县乌江边自刎后,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那个时候,南京还叫金陵邑,比起项羽生长和发迹的彭城地区(徐州、宿迁)等地来说,当时可能还不算太发达。毕竟,当时的好地方还是集中在中原地带,黄淮之间。

不知道当年的马鞍山居民是如何看待南京的,也许只是东面的一座小城,至少跟当时的世界级大都市彭城、咸阳等还是不能比的。但很快,南京龙居虎盘的地理优势就展现出来了,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一直发展成为今天的重要的副省级城市、东部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自从南京发迹后,马鞍山人民的心情也变了。在南京成为都城时,马鞍山人民就成了生活在皇城脚下的人,多少有份光荣。跟着南京走,马鞍山从没有太犹豫,不管南京是历朝历代都城的时候,还是担当历史上省级行政建制的巨无霸——江南省省会的时候。即使后来马鞍山属于了安徽,有了本省的诸位老大安庆、蚌埠直到今天的合肥,但依旧和隔壁的南京两两相望。

对于西面的这些分家前的兄弟,南京的心情多少是有些矛盾的。虽然被省内兄弟称为“徽京”不是太热心,但事实摆在面前:同为苏南五市的苏锡常只认为自己属于苏南,他们更加期待的是和上海之间的无缝对接,既是多少因为上海的关系,苏州到今天还没有拿到心仪的机场项目;镇江虽然更愿意和南京走,成为南京的左膀,但右臂也是需要的,马鞍山就是个好的选择。苏中的扬州泰州南通想法更是不一,南通以宁波为对标,要成为上海的北翼,至于扬州和泰州,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意见最大的莫过于苏北了,至今思项羽,思念着当年的辉煌。今天的苏北多少有些郁闷,在省内被苏南兄弟说穷也罢了,还被外省不明所以的人说穷。苏北再不济也是江浙沪代表啊!但苏北想发展的心情却是是迫切的,但上海太远,大腿抱不到;南京不亲,大腿抱不热。无奈只能作为江浙沪较为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地,好好的万万亩良田被污染了不少。多少有些怨言的苏北,也是喊“徽京”喊得最响的。

相比苏北和南京住在一家隔着墙,携地理之利的马鞍山早早地开始了与南京的同城化。今天的马鞍山正在积极地融入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更确切地说,是融入南京。轻轨、地铁和公交车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与南京实现创新资源协同融合、产业体系协作分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市场体系同意开放等等,换句话说,就差没改名字了。

马鞍山的举动很好理解,跟着南京有肉吃。尤其是身处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马鞍山可是大有作为。不仅马鞍山,再上游的芜湖、铜陵、安庆亦似箭在弦。而跟着省内老大,汤大概有的喝,但肉总得合肥先吃饱,都说“天下皆瘦合合肥”嘛。诸如滁州甚至更远的蚌埠、宣城都努力在南京主板的满汉全席中分得一杯羹,整体加入南京都市圈没有异议。即使是合肥自身,也是一边守着自己的锅,一边往南京伸出了一只小碗。

再回头来看苏北,手伸的老长,但还是够不到南京。苏北是孤独的,孤独地待在江苏的北部,苏北五市各有各的孤独。最近的淮安,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风采。2小时的车程,感觉就是南方和北方的距离。实际上,淮安就是个典型的南方城市,淮扬菜南北结合,但也被当成了北方。

盐城虽然面朝大海,但却不能经常感受到春暖花开。有着全江苏最长的海岸线,说自己是海滨城市又没人信,泥太多,港太浅。连云港本身就是个拉郎配的城市,灌云、灌南和淮安更亲,赣榆、东海觉得自己更像山东人,作为最先开放的沿海城市,拥有优质良港,却喊着“后发先至”的口号,多少让人匪夷所思。

徐州倒是更像一个中原城市,其他兄弟没有的他都有,要地理有地理,要工业有工业,要交通有交通。大概徐州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名分了。争取建立淮海省是徐州的梦想,哪怕淮海经济区也行。但如今,南面的淮安也在努力打造苏北中心城市,背面的济南更是要打造国际性大都市,这些都进一步挤压了徐州的发展空间。至于宿迁,要不是说到羽哥和东哥,很多人一下子都想不起这位江苏的十三弟。

好在,苏北高铁网近年就要建成了。和南京的交通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但再近也没法与马鞍山的20公里比,又没有长江河运做支撑。所以不要怪南京偏心,实在是偏长莫及,毕竟,运河的运力太有限。也许,苏北真要学学安徽,建一个自己的中心城市,打造一个苏北的合肥,淮安也好,徐州也好,连云港也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不齐,力没有往一处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