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1)

第六件事 出仕(四、陕北婚俗民族风)

正月二十三上午,好多远路的亲戚朋友们就都陆陆续续赶来了。

我这个傻子虽然已经16岁了,但是这热闹的场面无疑又一次让我兴奋无比。我在人群中尽情地窜来窜去,闹出各种洋相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傍晚,向前家硷畔上燃起了一堆大火,这让除了我这个傻子之外的很多人也都疯狂了起来。

等火势一小,围观的人们便争先恐过后地跨过来、跨过去。一不小心,我便和一个迎面跳过来的孩子同时撞倒在了火坑里。孩子家长的嘴里骂着我,急忙把孩子从火堆里拉起来时,头发已经被燎了一大半;我自己爬起来后,也发现我一边的眉毛快被燎得掉没了。

与此同时,向前家厨房里的两口大铁锅冒起了腾腾热气,由此端出来的一碗碗羊汤饸饹散发着阵阵香气。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2)

婚事的第一项“宴客”正式开始了。由于深谙民间礼俗,被特别邀请来的刘阴阳以“婚事总管”的身份开始发号施令。安排正在吃饸饹的村邻和亲朋们明天具体要干什么,要在哪里帮什么忙等这些具体的任务。

吹鼓手乐队刚吃完饸饹面,就在院子里可劲地闹腾了起来。唢呐手,腮帮鼓鼓;大铜锣,摆臂甩手;架子鼓,手脚齐动;电子琴,十指飞舞……

正月二十四一大早,两个婆姨七个汉的“迎人”男女、吹鼓手、司机、摄像等众人早早准备停当。一起喝过寓意“红红火火”的红豆稀饭后,由九辆簇新的桑塔纳及一众人等组成的娶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所有桑塔纳的引擎机盖上都挽上了三尺红丝绸,像是给本来就身段姣好的桑塔纳穿了一件旗袍。这一个个铁皮盒子也变得妖娆起来,分外惹眼。

鼓乐手里的长号也同样挽上红丝绸,长号首先吹响,名曰“掌号”,一时间鞭炮鼓乐齐鸣。加寿坐在排在迎亲队伍最前面的桑塔纳里,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所有车辆及村里好事的娃娃们鱼贯而出。

排在最后面的“赶箱”车里拉着十个“催妆馍馍”,取义于十月怀胎;以及一块“离母糕”,离母糕是表面用红枣摆成五行图案的糕点,取义新娘母女离别;还有到女方家里要铺在炕上“围儿女”用的新褥子、新娘的手握鲜花等一众杂七杂八但又缺一不可的物品。

建武坐在车队最中间的一辆桑塔纳里。他的手里捏着一把用黄纸制作成的“拜路贴”,三角形状,像一面令旗。每遇到古庙、陌生村落、河桥、山路弯道时,建武就会从车窗里撒出去一张,这预示着娶亲路上会消灾免难、顺利平安。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3)

建武他们出发后才三四个钟头吧,一声嘹亮的号声又吸引了亲戚朋友们的注意力。

当时,所有亲戚朋友正在吃婚宴上第一顿宴宾饭——“炸糕粉汤”,号声一起,谁也不吃了,统统走出了院子。

原来是前来迎娶建霞的胡宝生他们到了。迎亲队伍依次下车,都跟在卖力演奏的鼓乐队之后,缓缓向向前家行来。同样是挽着喜庆红绸的五辆桑塔纳列队其后。

迎亲队伍即将到硷畔上的时候,建文将硷畔上早已经摆好的一长串鞭炮放响。噼里啪啦,充满喜庆。

在鼓乐队的引领下,在鞭炮的硝烟中,胡宝生他们一行来“迎人”的队伍走进院子,被李生发以及特意从县城里赶回来的二流子加喜迎进了窑里。

“迎人”男女被分设两窑招待,窑内炕桌上早就摆满了瓜子花生、喜糖烟酒、各色水果之类的吃食和新沏的茶水。这时候,院子里搭起的帐篷里用来招待客人的第二顿宴宾酒饭——“十三碗”也在紧锣密鼓中准备开席。

在建丽的闺房内,来迎亲的新郎胡宝生正在给新娘建丽穿上鲜红洋气的婚礼服,之后是鲜红的裤腰带、鲜红的袜子和漂亮的高跟皮鞋,最后又给妆扮得异常靓丽的建丽带上鲜红如霞的胸花。

这一整个过程都是满怀喜悦,所有人都是盈盈笑脸。一切妆扮就绪,便开始了“接碟”仪式。新郎新娘端坐在后炕,放在前炕的炕桌左右分别坐着两个喜气盈盈的婆姨,左边两个是胡宝生带来的“迎人”婆姨;右边两个是向前家这边安排好的“送人”婆姨。

院子里鼓乐响起,向前婆姨端上来一个大红色盘子,盘子里是事先用红色塑料袋封装好的6袋共12个“红点喜事馍馍”。盘子放在炕沿上,她先给两个新人面前各摆放一袋,再给四个“引人、送人”婆姨各一袋。同时,又拿出两个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送给两个“迎人”婆姨。等众人将各样东西收好,“接碟”仪式也就宣告完成。

院子里,“总管”刘阴阳身穿军绿色棉大衣,威风凌凌地立着。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即时得知“接碟”仪式已经完结。他走在院子中间,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哎……请啦……请新郎新娘,还有‘迎人’和‘送人’的亲戚们坐席啦……”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4)

当这些人吃过正席后,鼓乐队开始吃席时,另一个仪式就又开始了。“围儿女”,按陕北人的思维方式说,就是祈求多儿多女的意思。

新郎新娘并排坐在铺在大炕中间的新褥子上,褥子是由男方带来的,颜色花饰都十分喜庆。向前婆姨拿出男方带来的两个“围儿女馍馍”,分别摆放在新郎新娘靠外的两侧膝盖上。然后,还是由向前婆姨将自己家和男方带来的一盘共24个“红点喜事馍馍”(女方要比男方多一倍)一对一对地摆放在两个新人四周。她用馍馍均匀地围成了一个圆圆的大圆圈,将新郎新娘团团围在大圆圈中间。这就叫做“围儿女”。

接下来便是“拴鱼”仪式。

还是由向前婆姨端上来一个大红色盘子,盘子里是一对自家蒸的面塑大鲤鱼,齐头并尾地放在两个新人面前。这时候,轮到“迎人”婆姨和“送人”婆姨出手了。

她们用两根红头绳分别系在两个面塑鲤鱼的脖子位置,并在红头绳的另一端分别拴上事先准备好的一百块喜钱。拴好后,新郎新娘共同用手慢慢地拽起红头绳绑着喜钱的一端,使两条鱼齐头并进,鱼头向上抬起左右摇动。以此寓意一对新人年年有余,相依相随、白头偕老。

闺房里的所有仪式全部举行完毕,新娘子建丽就要出阁了。首先由吹鼓手掌号,接着又是鞭炮鼓乐齐鸣。由“迎人”婆姨领先,中间是新娘和新郎挽手并行,后面是“送人”婆姨以及所有“引、送人”的其他人等都依次有序跟出。

向前婆姨、向前、加富和众亲戚依依不舍地跟在后面,建丽和向前婆姨两个人更是流起了眼泪。我们娘家这边的人一直把建丽送到村口,直到迎亲的和我们“送人”的一共8辆桑塔纳启动出发。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5)

老年人就常说,好事情总是往一搭里凑唻!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建武和胡宝生的两队迎亲队伍不约而同地走在了同一条路上,并且在一段不是太宽的山路上相遇了。

两方迎亲队伍看见对方之后,瞬间都紧张了起来。双方车队都不再遵守“靠右行驶”的道路行驶规则,都往车路向阳的一边抢去。虽然双方都知道是一家人,但谁也不让着谁,就那么对峙起来。

小美和建丽两个打扮的如花似玉的新娘子也同时下车,走到各自车队前方。两个谋面不多的女子虽然也都清楚彼此是姑嫂关系,但还是像两只抵架的小羊一样扭在了一起。直到两张小脸都憋得通红也不相让。

两班鼓乐队这时候也好像是中了邪一样,互相比赛似的拼命吹打着。甚至,迎亲队伍中还有人偷偷将点燃的鞭炮掷到对方新娘的脚下。两伙迎亲队伍的所有人都如潮般涌挤到各自车队的前方来,现场一片混乱……

这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抢路”习俗,说是从大路阳面过去的新娘子会占了所有的好运,幸福一辈子。在双方的僵持之中,加寿站出来让两个姑嫂关系的新娘子互换了手中的手捧花,一场颇具闹剧性质的矛盾才得以和平解决。双方新娘和所有迎亲队伍都各自归队,两支迎亲队伍相视笑着,缓缓擦肩而过。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6)

下午四点来钟,随着一声号响,建武带去“迎人”的和女方“送人”的一共12辆桑塔纳出现在了村口。

建武的同学、朋友还有村里的半大小伙子们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都一股脑将手中的烟花爆竹一尽点燃后,扑向迎亲车队。

距离硷畔还有二三百米远呢,车队就被拥挤的人群堵得不得再前行。所有等在原地的人一拥而上,将建武和小美揪下车来,并且强令建武背上小美前行。

这会儿应该是建武一辈子里最幸福也是最苦累的时刻了,他不但要当众让新娘小美双腿跨坐在自己脖子上,当地称之为“架架楼”前行;还要一边走嘴里一边高声喊道:“娶媳妇比过年好!”。这还不够,众人还是不依不饶地扯腿转腰反复折腾,走一步退两步,百般刁难。

在我们这里有一句话叫做“新婚三天无大小”。意思就是在新婚这几天,人与人之间没有辈分之别、长幼之序,任何人之间都可以肆意玩闹。

不知道谁将加富用锅底黑摸成个大花脸推出了人群,平日里严肃呆板、不苟言笑的“族长式”人物现在也是身不由己,自顾不暇。平素里威风凛凛的加富这会儿被人们推搡着,百依百顺。大伙还要求他边走边扭秧歌,我都被逗笑了。

于是,一伙人围着新郎新娘,一伙人推搡着加富,涌来挤去,闹的、笑的、起哄的、开玩笑的……真是千姿百态,热闹非凡。

就在人们闹腾地正欢实的时候,机智灵巧的小美趁人不注意,钻了一个空子跑向向前家的大门。刚才还闹腾的人群里突然只剩下了新郎建武一人,众人也就无计可施了,早已经无奈下了车的迎亲队伍才得以缓缓行进,红火热闹的场面也渐渐降温。李生发和加喜还是站在向前家的大门两边,当二人又一次放响鞭炮之后,也就预示着男方家里要举行的婚礼仪式就要开始了。

先是“跨火盆”,一进大门的地方放着一个炭火盆,由两个“迎人”婆姨从两臂上驾着小美跨过去。预示小美从此便忘却所有做姑娘时的记忆,现在由一个大姑娘变成建武的婆姨,并且红火一生。

再是“拜天地”。门前零时搬出来一张八仙桌,桌上蒙着一条红丝绸。就在八仙桌前,新娘小美跟着丈夫建武依次给加富、向前夫妻两个、家中的一众老小磕头作揖并亲手奉上一杯茶。之后,“总管”刘阴阳便伴着乐队的伴奏吟唱起来,他唱道:

一拜神灵送福来;

二拜四方甲乙丁;

两家儿女合婚姻,

一年四季永安康;

三拜公婆福寿长,

钱财万贯有牛羊;

……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7)

之后,便是新娘新郎入洞房了。入洞房这个环节又有好多繁琐但又极其甜蜜的仪式。首先是新郎、新娘“抢帐”。

建武和小美两个人先是携手并排踩在红地毯上,向在我们陕北被称作是“帐房窑”的洞房里走去。即将进门时,随着吹鼓手中掌号的发出一声号响,两个人便争着抢着向窑里跑去,互不相让。俗称夫妻两个人中谁先进入帐房窑内,谁就是这个新家未来的掌柜、一家之主。

在此期间,抢帐的建武和小美二人还需要忍受一种“酷刑”。两个门子里的姐夫在一对新人进门之前就准备好一箩馍馍等在窗户外。等两个人一进门便将馍馍全数扔进来,猛烈地击打在新郎新娘身上。

再之后是“结喜缘”,也就是“婆婆和儿媳妇结缘法”。在小美和建武入洞房之前,就由建武的一个表弟提来半桶清水和一筐子木炭,送进帐房窑内的厨房,取义“财如流水入户来”。再由吹鼓手入内掌号一圈,以驱邪迎吉,喜庆平安。然后,等一对新人抢帐进门后,婚后首次相见的婆媳二人便各自拿出准备好的红包,交手互换。这就叫做“结喜缘”,以此祝愿婆媳二人在未来的生活中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最后,便是夫妻二人举行寓意结发夫妻的“并头”仪式和喝交杯酒了。建武和小美的并头仪式是由建武的舅舅和妗子主持的。他们先让建武和小美背靠背坐在摆在当炕的炕桌上。然后将二人的头发拢在一起,用一把桃木梳子开始象征性地梳理,一边梳还一边唱道:

一木梳青丝云遮月;

二木梳两人喜结缘;

三木梳夫妇常和气;

四木梳四季保平安。

新女婿好像杨宗保,

新媳妇好像穆桂英。

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

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

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

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

……

唱毕,建武的舅舅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盘红枣、花生、桂圆、南瓜籽从背靠背坐在一起的建武和小美的头部倒了下去,建武和小美一对新人争抢着捡入自己的衣兜。

然后,建武的妗子将新娘小美的头发盘成盘龙云髻,意为两个人从此就变成结发夫妻,和谐美满、白头到老。最后,两个人都转过身来,面对面坐着。一双交杯酒喝下去之后,两个人就变成了真正的夫妻。

陕北最出名的风俗(陕北故事白于山秘事之出仕)(8)


曾自诩“低头一泡长尿,昂首千字文章”的中文系痞子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一些思考,风月佳话不限,诗和远方或可,偶尔还可能品时论道装装正经。

今日作者:@中文系痞子 @90后油腻愤青 @陕北白于山区土著 @某房建集团穷酸文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