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1)

无论是国民党主导的国民政府时期,还是现今的教科书上,“逆党”、“叛军”、“叛徒”都是对陈炯明的盖棺之论。然而,当时的社会各界对这位曾经炮轰总统府的“叛徒”颇多赞誉。

1920年《上海新申报》对陈炯明的评论云:“陈氏为人刚毅果敢沉默寡言,其私人道德,可为南北权要之模范。” 革命家章太炎也曾赞誉陈炯明“清操绝于时人,于广中弥不可得”。 就连孙中山先生对这位生平大恨的评价也是“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俭朴,我也不如”。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2)

1933年秋,陈炯明在香港病逝后,身无长物,由部下故旧筹捐葬费。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赠挽联:“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

旧金山致公党总部追悼大会门前的挽联:“人心存正气、国难吊英雄。”

祭堂挽联:“功业永留民国、精神常护洪门。”

更有挽联“好权不好利,好俭不好奢,如公有几;叛情不叛理,叛党不叛国,谤满天下,名亦随之。” 算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了。

陈炯明其人,1878生于广州海丰。自幼聪敏好学,光绪二十四年中秀才。光绪三十二年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光绪三十四年以成绩优等毕业。宣统元年被推选为广东咨议局议员。虽然一直接受的是封建教育,并受重用,但陈炯明却心怀革命理想1909年便加入同盟会,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并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之役中为敢死队第四队队长。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3)

武昌起义后,陈炯明也在东江组织民军起义响应革命,1911年11月9日广东“和平光复”后不久,任广东副都督,后为代理都督。然而不久便被迫离粤,几经波折,最终在1920年8月奉孙中山之命回师广东 ,10月28日攻克广州。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1921年4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陈炯明却对此持反对意见,也因此事,与孙中山的矛盾公开化这里。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4)

陈炯明认为:依总统选举法,总统由两院联席选出,出席议员至少须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举行选举总统会,当前广州的旧国会议员才两百多人,还不够原众议院人数的一半,而且实行记名投票,这是自毁法律,与北方毁法有何不同?而且一旦广东成立正式政府,南北之间将再次陷入战争之中。陈炯明反对孙中山任职,不参加就职典礼。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后,任陈炯明为陆军部总长兼内务部总长,并说服其加入国民党。

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因护法运动而再次合作,又因“联省自治”与“中央集权”政见分歧而决裂。1922年3月21日,陈炯明的亲信、负责为北伐军在后方筹划的粤军参谋长邓铿从香港公干回省,在广九车站突然遇刺身亡。陈孙双方互相指责,两人彻底决裂。

其实,自1922年5月后,陈炯明已经离开广州在惠州隐居,广东省由其原部署叶举掌控。各界吁请陈炯明回省的函电,铺天盖地,见诸报端;前往劝驾的使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甚至连陈独秀也到了惠州,劝陈炯明不如加入共产党,领导华南地区的革命。孙中山也一连拍了三封电报,要求陈炯明立即到广州面商一切。但陈炯明拒绝在省城军队撤出之前回广州,他不希望被人误解。陈炯明曾经说过,一旦粤军叛孙,则“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他所不愿意看见的。然而他最不乐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22年6月16日凌晨,叶举命令炮轰总统府,还好并未想致孙中山于死地,再开炮舰电告了孙中山,孙中山在叶挺等人的护送下离开总统府,登上军舰。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5)

8月15日,陈炯明回到广州任粤军总司令——坐实了“逆臣贼子”的名声。并于1925年军事失利后,举家避居香港。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6)

陈炯明统领广东军政事务期间,制定省宪,重视教育,禁赌禁烟,建立独立司法体系,一举将广东打造成模范省,得到粤人的热烈支持。连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也盛赞过他在广东的政绩。共产国际也对他大加赞赏,撰文称他是中国最先进最有声望的人之一。 但由于陈在广东掌权时间太短,很多政策措施还没有机会实现,便在孙中山完全掌权后消失殆尽。但陈炯明也不可避免的有军阀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压制言论自由等。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7)

1925年秋,五大洲的洪门第四次恳请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洪门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受邀成为首位总理。然而洪门原来是一个松散的帮会组织,要改造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殊不容易。致公党的成立,并没有为他提供一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8)

隐居香港的陈炯明依然关心国内的民主革命,曾经几度北上,与段祺瑞、章炳麟等人联络,希望对国家政治有所贡献,但都是无功而返。最终将自己的所有政治理想写成了《中国统一刍议》。

1933年9月22日凌晨2时,陈炯明永远合上了双眼,结束了自己富有争议又传奇的一生。陈炯明逝世后,社会各界纷纷发来唁电。最终于1935年4月3日,灵柩由香港移葬于惠州西湖紫薇山之麓,魂归故里。

陈炯明,这位历史人物,他的功过得失自有公论。正如他生前为孙中山亲拟的挽联所云: “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请在评论区留下你对这位“辛亥元勋”的看法,也不要忘记点击关注我,爱你们

形容死后的荣誉叫什么(死后多有赞誉的)(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