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

我们在罗马游玩的最后一个景点,便是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罗马城标志性青铜雕刻《卡庇托斯乌姆的母狼》就陈列在这座博物馆内。这件艺术品不仅是罗马城的象征,也是这座城市起源的图像说明书。按照我们的旅行计划,在罗马只待三天,其中一天去了梵蒂冈,实际在罗马城游玩的时间就很有限了。出发前,从网上得知,罗马有一种将景点门票和市内交通整合在一起的通行卡,这种卡叫:Roma Pass。其中72小时的Roma Pass,不仅在三天内,可以任意乘坐市内公共交通,还可以免费玩三个景点。从第四个景点开始则一律打折。于是我们打算购买这种卡,并将三个免费参观名额留给了古罗马斗兽场,古罗马广场遗址和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1)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中的《卡庇托斯乌姆的母狼》青铜雕刻

网上说,Roma Pass一般在路边的报亭或小店都能买到。到罗马后,我们在酒店的对面,看到了一个小报亭,过去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报亭不售这种卡,买报的老爷爷则让我们去前面的小店看看。走了近一站路,到了前面的小店。进去一问,才知道他们的Roma Pass刚售完。可小店的大姐很热情,她告诉我们在这个路口右转,并一直走,那里肯定能买到Roma Pass。我们按照这位漂亮大姐的指引,终于在路边看到了一个有点像售报点的深绿色小亭,但它是专门销售各类旅游门票、交通卡、旅行指南、地图等旅游产品的小店。我们进入小亭,那可爱的胖妹妹就问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说,要买Roma Pass,她则很热情的用英语向我们介绍通行卡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经她讲解我们才知道古罗马斗兽场也是需要预约的。在她的指导下,我们在网上约到了最后一天早上参观斗兽场的门票,因此,我们只能将参观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放在了最后。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2)

销售Roma Pass等旅行产品的小亭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坐落在“罗马七丘”中最高的卡比托利欧山丘上。卡比托利欧(Capitolini)这个词的词源应为“人头”之意,但在现代语中,则引申为首都、立法机构所在地的意思。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它由元老宫、保守宫和新宫三座宫室建筑组成,并各居一方,围成了一个梯形的卡比托利欧广场。在古罗马时期,这里是罗马城的制高点,在这个山顶上,最早建有雄伟的朱庇特神庙。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的宙斯。如今这个神庙已不复存在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景观和建筑,都是中世纪之后建成的。尤其是卡比托利欧广场和博物馆,都是由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所设计的。当时的教皇保罗三世,想通过这个合乎文艺复兴风尚的工程,来建设一个全新的罗马城。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3)

卡比托利欧广场上元老宫现为罗马市府楼

卡比托利欧广场及博物馆,最初引起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那部经典电影《罗马假日》。电影中的女主安妮公主(奥黛丽·赫本)与美国穷记者乔(格利高里·派克)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后面,临近古罗马广场之间的一条路边的长椅上。当时安妮公主从宫殿溜出,在镇静剂的作用下,昏昏欲睡在长椅上。乔正好路过,在无奈的情形下,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后来乔骑着摩托,带着安妮公主在罗马城游玩时,也从卡比托利欧博物馆门前经过。这就使这个博物馆的知名度有了更大的提高。现在有好些网文,对安妮公主与乔第一次相遇地点的描写都不够准确,这可能与这些作者对卡比托利欧博物馆还不够熟悉有关。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4)

罗马帝国 “五贤帝”中最后一位皇帝马可•奥勒留骑马铜像

卡比托利欧广场中间的元老宫,如今是罗马市政府所在地和市长的办公点。元老宫正面有智慧之神、台伯河之神和人面狮身三座雕像。在广场的中心,则耸立着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骑马铜像。如今,这种古罗马时期,保存如此完整的青铜铸像,已经极为稀罕了。据说,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这类皇帝铜像绝大多数被熔铸成铜钱了,这尊铜像之所以能幸免,主要是基督教徒们把这铜像的主人,误认为解禁基督教的君士坦丁一世。这位君王由于颁布了《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而受到教徒的尊敬,这座铜像也就幸免于难。由于这座铜像是件珍稀文物,因此,其原件早已被搬到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一个专门展厅内,留在广场上的只是件复制品。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也是一位皇帝哲学家,他用希腊文撰写的《沉思录》流传至今。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5)

博物馆入口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石雕残片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有两尊青铜雕刻非常有代表性,一个是《卡庇托斯乌姆的母狼》,它象征了罗马城的开启;另一尊是君士坦丁大帝头部巨像,他是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独裁统治的皇帝,同时,他在位时,把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并改名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次迁都,标志着罗马城作为帝国首都的终止,西罗马帝国也从此走向了衰落。这个重大事件发生在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堡也从此进入了新的辉煌千年史,这个城市也由此被别称为“新罗马”。当然,我们在这里要着重介绍是《卡庇托斯乌姆的母狼》青铜像,据有的艺术史记载,这尊青铜雕刻中的两个孩子是文艺复兴时期才加上去的,而母狼的青铜雕像却是公元前6世纪,伊特鲁里亚人雕刻艺术繁荣期所留下的代表作,所以,这还是一件文物级的艺术品。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6)

君士坦丁大帝铜像他也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关于伊特鲁里亚文化,一般读者可能知道的甚少,大家普遍认为,古罗马文化是以继承希腊文化为主导的。对于这个认识,应该来说是不全面的,古罗马文化还有一个重要源头,就是伊特鲁里亚文化。伊特鲁里亚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地区,也就是文艺复兴圣地佛罗伦萨周边地区。从公元前900年起,在罗马北边出现了一个神秘而又高度文明的民族,他们就是伊特鲁里亚人。至于这个民族来自何方,一般认为来自于土耳其沿岸和古希腊部分岛屿。有一种比喻说法称:古代的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相当于现在的大西洋,而意大利半岛就如同大航海时代的美洲大陆,并于公元9世纪开始,由大批古希腊及东方文明世界的移民,越过大海,来到了伊特鲁里亚地区,并把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带了过来,使这一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灿烂的文明在此诞生。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7)

圣吉米那诺是伊特鲁里亚人创立的一个小村庄

伊特鲁里亚文化虽然也有外来的成分,但它具有较强的本土色彩。罗马人发明的罗马数字、比赛奖杯和人兽肉搏竞技等等,其实都源于伊特鲁里亚文明。当伊特鲁里亚的文化传统被征服者罗马人所继承后,它就与古希腊文化一样,成为了古罗马重要文化源头之一。从罗马城的象征物《卡庇托斯乌姆的母狼》中那头来自伊特鲁里亚母狼雕刻,也代表着伊特鲁里亚文化艺术对古罗马及罗马城的重要意义。在伊特鲁里亚母狼下面的这两个孩子,他们分别为罗慕路斯和勒摩斯。其中罗慕路斯就是罗马城的创立者,而罗马城名就是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但这个说法还不完整。从字源上讲,Romulus(罗慕路斯)的完整意思是“罗马建立者”,其中-ulus是伊特鲁里亚文“建立者”的古词。这听起来很有意思,下面我就简单讲讲这兄弟俩的故事。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8)

母狼下的两个孩子分别为罗慕路斯和勒摩斯

罗慕路斯和勒摩斯母亲叫瑞娅,她是阿尔巴隆迦王努米特之女。瑞娅公主有个叔叔叫阿姆略,他一直觊觎她父亲的王位,并最终推翻和赶走了她的父亲努米特国王。这个桥段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情节,听起来有点相似。瑞娅的叔叔得到皇位后,就残忍的杀害了公主家的许多亲人,至于瑞娅本人则是在她叔叔的女儿安托的求情下,才侥幸的活了下来。但瑞娅叔叔却让她去维斯塔神庙当贞女祭司,永远不得结婚生子。可事与愿违,有一天,公主祭神之后躺在河边睡着了,被经过此地的战神马尔斯看到了,并对她一见钟情。战神利用公主熟睡之机,侵犯了她,之后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取名为罗慕路斯和勒摩斯。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9)

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战神马尔斯与瑞亚·西尔维娅》

瑞娅公主的叔叔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并将公主关入死牢,把这对双胞胎兄弟装进一个木桶,扔到了台伯河里。木桶随河水顺流而下,却被河边的榕树挡住了去路。婴儿在木桶里的哭声,被一匹刚失去狼崽的母狼听到,这只母狼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既然把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衔进了狼窝,将乳头塞进了他们的嘴里,把这对婴儿从死亡线上救了下来。之后一个羊倌发现了他们,并把这对兄弟抱回了家。在羊倌的抚养下这兄弟俩渐渐长大,并成了当地羊倌们的头领。他们在不断扩大自己放羊范围的过程中,也逐渐知道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于是兄弟俩带领羊倌们攻克了阿尔巴隆迦城,杀死了母亲的叔叔、篡位的阿姆略王,替死去的母亲瑞娅公主报了仇,并让外祖父努米特重新登上了王位。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10)

古罗马广场遗址上的罗慕路斯神庙

这对兄弟完成了复仇之事后,便离开了阿尔巴隆迦城,来到了台伯河下游的东岸,也就是他们成长的地方,开始建一座新城。可就在建城的过程中,兄弟俩产生了矛盾,最终罗慕路斯将同胞兄弟勒摩斯杀死,并用自己的名字给这座新城取名为“罗马”。公元前753年4月21日“永恒之城”罗马就此诞生,罗慕路斯也成了罗马王政时代第一位国王。但据史料记载,王政时期共有7位国王,前4位中的罗慕路斯和第三任国王都是罗马人,另外2位则是萨宾人。说到萨宾人,就不得不说罗慕路斯最著名的传说,抢劫萨宾妇女事件。由于罗慕路斯新建的罗马城以男丁为主,缺少妇女繁衍后代,于是他们就以举办欢庆和献祭活动为名,将萨宾人都邀请来参加。当罗慕路斯一发暗号,罗马人便拔出刀剑,抢走所有萨宾少女,并逼迫萨宾男人逃离。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11)

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强掳萨宾妇女》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萨宾人开始向罗马发起进攻,想抢回自己的女子。然而在双方准备决战之时,萨宾妇女抱着为罗马人所生的孩子出现在战场上,哀求双方停战。最后双方首领达成协议,将罗马城作为罗马人和萨宾人共同居住地,同时从萨宾人中选出100名贵族进入元老院,使罗马元老院的人数增加到了200人。但王政时代前4位国王能考证的史料依据并不多,一般都把这段历史列入古罗马神话故事的范畴。从5位国王老塔克文开始,就有一些详细的史料记载,而且之后的3位国王都是伊特鲁里亚人。也就在那个时候,罗马元老院又增加100位伊特鲁里亚贵族,使总数达到了300人。从中也可以看出伊特鲁里亚对古罗马具有实实在在的影响。从罗慕路斯建罗马城,并担任首位国王,到第七任国王卢基乌斯•塔克文倒台,则标志着古罗马王政时代的终结。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12)

罗马城发源地帕拉蒂诺山丘位于城内七座山丘的中央

罗慕路斯是罗马城的开创者,可在罗慕路斯之前,这些罗马人祖先又是从哪里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比较有影响力解释,首推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中所讲的那些故事。这部史诗作者叫维吉尔,他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他在史诗中是这样写的:罗慕路斯和罗马人的先祖都是特洛伊王的女婿埃涅阿斯的后裔,而这个埃涅阿斯的母亲是爱神维纳斯,他的父亲则是特洛伊的将领安喀塞斯。在他父母年轻时,曾被爱神诱拐了两个多星期,之后便有了埃涅阿斯,因此埃涅阿斯实际上是个半人半神的特洛伊王室贵族。当希腊人通过“木马计”攻占了特洛伊城,并大开杀戒,放火烧城时。维纳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儿子受难,开始设法挽救他们。埃涅阿斯父子最后在爱神及众神的指引和帮助下,逃离了特洛伊城。

罗马帝国与耶路撒冷王国(游读西方艺术6)(13)

巴洛克艺术家贝尔尼尼和他父亲创作的《埃涅阿斯逃离特洛伊》

后来,埃涅阿斯带着一些逃命的特洛伊百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渡海来到了亚平宁半岛。当地国王在神的指示下,不仅热情的接待了这些逃亡者,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埃涅阿斯,这就使这个家族在这片土地上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埃涅阿斯去世后,他的儿子阿斯卡尼斯(与特洛伊亡妻所生之子)继承了王位。在他执政30年后,决定将都城迁到一个叫阿尔巴隆迦的地方,这里也就成了罗马城的前身。罗马人始终认为罗慕路斯是特洛伊城逃出来的贵族埃涅阿斯的子孙。但据日本著名意大利史学者盐野七生的考证,从埃涅阿斯的儿子阿斯卡尼斯继位迁都,到罗慕路斯建罗马城,中间有长达400年的历史空白,可罗马人还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填补了这一空白。当然,我们从这段古罗马神话故事中,能感受到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这种继承和发展的渊源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