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生功绩用八个字概括 秦始皇治理大国缺少经验

秦始皇是位不断追寻梦想的国家至上主义者,他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统一天下,二是建成强盛国家。

秦始皇一生功绩用八个字概括 秦始皇治理大国缺少经验(1)

统一天下,由三部分组成:扫灭六国,开发南疆,驱逐匈奴。因此,在扫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继续以敢打必胜、气吞山河的豪迈斗志,南伐百越,北击匈奴,拓荒五岭以南,镇守上郡以北,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统一中国是秦始皇的伟大历史功绩,此后法家政治权力思想和儒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联镇整合维持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始皇离世,匈奴卷土,汉家天子惶惶然,此后中原有几多宁日,更有和亲、割地、赔款、纳贡,甚至生灵涂炭、江山易帜、蛮夷入主,秦王之血性之威武之勇毅成为稀缺的精神之钙。

追溯中原王朝被野蛮民族侵略、施虐的血泪史、伤心史、屈辱史,更让人钦佩秦始皇威武不屈、气吞山河、敢打必胜的强健精神和豪迈斗志。与那些失地亡国的君王,那些偏暗居一隅的皇帝,那些丧权辱国的人主相比,秦始皇是何等的伟岸与坚毅。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一个不懂得景仰英雄的民族,必将是一个颓废的民族,没有希望的民族。

江山是打出来的,和平也是打出来的。人们对天堂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来自地狱打出的欺骗广告。虽然,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或组织间的相处之道,逐步由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向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但那些“仿佛只有用头骨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的野蛮人和伪善组织依然存在。他们冠冕堂皇地宣扬化剑为笔,描绘人类和平篇章,暗地里却磨刀霍霍,梦想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主宰世界。世界诡异,什么情形都可能出现。譬如,当我们手握宝剑的时候,他们会装模作样地捧着经书,扮作文明人布道者,掩害人之心,显度人之诚,劝我们放下宝剑,闭上眼睛,双手合掌,虔诚地默念圣语,然而,当我们听信他们做完这一切睁开眼睛时,会惊愕地发现,经书在我们手里,而宝剑却到他们手里了。因此,对一切花言巧语、一切虚情假意、一切做亲昵状的伪善,我们都要保持警惕,多几个心眼,做一个至死都要剑在手的英雄。

秦始皇一生功绩用八个字概括 秦始皇治理大国缺少经验(2)

建设强大的国家,包括破除封建割据的残垣断壁,兴修水利工程,建设交通网络,修筑万里长城,以及创立政制、完善法制、整合制度和文化。

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国家治平,被誉为文景之治,这其中饱含着大秦帝国基础建设成果的恩泽。与民休息,固然有道德优势,但没有被人诟病为劳民甚烈的秦国留下的水利工程、道路交通网络、法制建设成果、农业基础甚至万里长城,仅靠与民休息,就能迅速修复残破的国家,振兴凋敝的经济,达致公私仓廪俱丰实吗?

秦始皇在建设强盛国家的进程中,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实行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千载犹行秦法政;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主要依据的选贤任能机制,以“无功不受禄”摧毁了“世卿世禄”的血缘宗法制,打开了底层平民向上跃升的通道和空间,出现了其父富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的现象,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幸的是,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贵族制死灰复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上的一个可怕的赘瘤。

秦始皇厉行法治。秦国借鉴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根据本国的实际,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以韩非的《韩非子》为重要的法治扩源思想,通过商鞅变法和李斯定法,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秦始皇时期,法律相对完善,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事决于法,法治已是活生生的实践,成为治国之具。虽然,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和统治者个人价值偏好的影响,秦律重义务、轻权利,除害有余、兴利不足,工具理性发达,但统治者的治世理念和法治思想,是极其宝贵的。时至今日,依法治国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秦始皇致力于制度和文化整合。推行法同壹、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币同值、行同伦,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文化认同、文化支持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了国家分裂,使统一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秦始皇一生功绩用八个字概括 秦始皇治理大国缺少经验(3)

由于历史的局限和个人的价值偏好,秦始皇也有一些为人诟病之处,但人们应以同情之理解,毕竟治理大一统的国家尚属首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司马迁对秦帝国和秦始皇给予了较高评价,并以讥讽的口吻批评了浅薄的学者。可惜,二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所批评的“耳食”者仍大有人在。

历史从来不仅仅关乎过去,历史最终指向未来。学者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一路走来的全部历史,应该深怀敬畏,坦然面对。在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必然既有辉煌与荣光、崛起与成功,也有劫难与耻辱、沉沦与失败,其中,正面与负面共存,美好与丑恶交织。然而,无论盛衰荣辱,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来说,只要正视和善待,不管何种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因为,正面的历史记忆,固然让后人敬慕与自豪,从而效法与追随,以便再铸辉煌;负面的历史记忆,也足以让人畏惧与愧怍,从而反思与警醒,以免重蹈覆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