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短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短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

图片来自网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上级,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这个心理好不好?好。但是要求别人太高了。站在书呆子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的错误。可是做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做到,另当别论。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短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心所要的,别人也要;我所想占的利益,别人也想占,我们分一点利益出来给别人,如他之心。已所欲,人亦所欲,臭味相投,让他三尺又何妨。“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这个道理。(一笑了之。哪怕是苦涩的一笑,也总比鼻青脸肿得好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短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图片来自网络

已所欲,亦勿施于人。分享一则小故事。

有一天,父亲带我去拜访他的上司,过去他们曾是朋友。

因为过去是朋友,他对我们非常热情,又因为现在是上司,这热情中又多了几分矜持。父亲大概感觉出来了,和他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  

他客气地挽留我们,见我们执意要走,就转身对老伴说:“把家里的苹果给他们带点儿。”父亲客气地谢绝,但是他们执意要给。

回到家,我和父亲把苹果拿进屋里,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皱皱巴巴、比鹅蛋大一圈儿的小苹果。

我忍不住大叫:“什么破玩意儿!扔了都没人要!” 

父亲指着地上的苹果说:“这些苹果至少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这是别人送的,如果是自己买的就不会放这么久;第二,这是他们吃不了挑剩的,扔了又觉得可惜,就顺便送给我们。”

我看也不看那些苹果,哼了一声:“哼,什么破玩意儿!”

父亲看着我,说:“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什么破玩意儿!”我看着父亲,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

“对!什么破玩意儿!你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当你把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时,你得到的就是这句话!”

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我想起以前送给朋友的那些穿过的衣服、挑剩的玩具、不要的饰物,当他们回家打开时,也一定说过相同的话。

父亲看着我说:“记住,不要把别人当傻瓜。他们会和你一样,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要么不送,要送,就把自己认为最好、最适当的东西送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短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传统里,热情好客,努力将自己“一桌美味”夹于他人。遇到忌口或是不喜之物,吞不下、吐不出,将那份热情变了味,将客人“做客”做出“作客”的愁绪。你的喜好并不一定是别人的喜好,何必强加于让人之上呢?(也一笑了之。只怕是会心的一笑。你我皆凡人,成不了圣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短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

图片来自网络

供稿:半日闲谭

声明:本站部分文图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