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嘉者,美也,最美的风景是“嘉有人才”;兴者,起也,最好的未来是“与你同行”。今天上午,“宜居在嘉 共富美好”2022嘉兴房地产消费季暨云上房博会城市论坛第三场如期举行。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1)

本场论坛以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为核心话题,邀请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王根良,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杨志勇,嘉兴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楼斌,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尉国斌,清华附中嘉兴学校校长解礁等多位领导、专家,共同解读“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新定位下的新机遇。

提级扩能抓机遇

加快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是省委基于嘉兴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赋予嘉兴的一个清晰定位。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2)

方向已定,如何发力?“人才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多年来,嘉兴持续在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两方面精准发力,稳进提质,加快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楼斌表示。

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嘉兴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竟然吸引了10.5万的新增人口。而这10.5万人中,自然增加人口仅为0.61万人,这充分说明了嘉兴的人口增长根本原因是人口净流入。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3)

“人口的净流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嘉兴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包括从生产、生活、生态等多方面提升嘉兴的产业能级、平台能级,致使城市的虹吸能力不断增强。”王根良介绍,目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的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40余家,各类国家级、省级中心50余家,孵化的科技企业约2500家,其中10%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专精技术企业。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4)

作为在嘉兴生活超过30年的媒体人,杨志勇坦言,过去说起嘉兴,许多人会觉得这里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不过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如今,嘉兴的许多城市地标都已经成为全国网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处处洋溢着青春、时尚的气息,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可以说,城与人相互成就,开启一个跨越的新时代。

要成为城市群中的重要中心城市,人才是根本,创新是驱动,两者相辅相成。嘉兴科技城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三者相互融合,一方面大力引入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着力集聚一大批高端的创新载体,走人才跟产业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5)

尉国斌介绍:“今年6月8日,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实现‘云’上市,成为南湖区第8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区首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为资本市场‘南湖板块’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的3至5年,我们每年至少有一家以上的人才企业逐步上市。”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6)

在教育方面,清华附中嘉兴学校积极引进了三类教师即名高校的研究生教师,全国名中学的优秀在职教师,特级正高级专家型教师。“目前我们学校还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每年都要引进七八十名教师,从年龄结构上来讲,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大约占了3/4。从范围上来讲,嘉兴市外占95%,省外占到80%。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盘活教师体系的校内进出机制,促进教师的更新换代。”解礁说。

对症下“药”揽人才

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

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牛鼻子”。近年来,嘉兴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人才战略部署,迭代推出了人才新政3.0版本,构建了从顶尖人才到产业人才的全链条、全周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引进政策体系。

“简单地从整个政策上来讲,嘉兴的人才政策可以分为普惠性的人才政策,竞争性的人才政策和改革性的人才政策。”楼斌介绍。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7)

据了解,普惠性的人才政策指的是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才均可以申请,比如大学生的550引才计划、人才房票等;竞争性的人才政策针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柔性人才,推出了星耀南湖人才计划体系等;改革性的人才政策,是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上的改革创新,比如,基于科创湖区的人才生态管理,进行改革上的放权和松绑。

浙江清华长三院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也推出了相应人才政策。第一个是以青年人才为重点,海纳人才,推出了卓越人才计划,青年科学家的引进计划,海纳英才的支持计划等。第二个是以高层次的人才为重点为突破,聚焦顶尖人才,推出顶尖人才强基工程,开出高额年薪,吸引顶尖人才等,第三个是内部的激励,通过利用长三院自主评定的优势,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人才成果转化的基金、颁发院长特别奖励等。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伏势逐渐减小(如何把人口虹吸)(8)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们针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人才企业,会在不同阶段,给予他们资金政策的扶持。目前已经组建了相应的人才基金、产业基金跟天使基金。除此之外,我们积极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生态,对症下药,持续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尉国斌说。

对症下“药”揽人才、留人才。解礁认为,清华附中和江南水乡之城嘉兴联合办学,是一种1 1大于2的过程。众所周知,浙江是教育领域教改、课改的先行试点区,而北京海淀也是基础教育的高地,两者通过基础教育的强强联合,实际上就是文化互鉴,模式共融。清华大学的精神加上嘉兴地方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一个立体的校园文化,引领和涵养在校师生。

据悉,今天是城市论坛的第三场,共将举办四场,通过板块价值、人才安居、名企风采等角度深度剖析和解读,让市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嘉兴这座美丽城市。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