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

像中国经济一样,长期以来,中国电影脱实向虚。或者玄幻、穿越、宫斗、无厘头,或者刀光剑影、珠光宝气、声光电色、俊男靓女,长期浸渍于如此喧嚣浮躁的电影氛围,许多观众的电影味蕾或许早已麻木,他们还会欣赏一部来自现实、源于乡野、本色本味的电影吗?当然,物极必反。随着《我不是药神》的上映,一批深刻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渐有回春迹象,张国强电影《情与债》就是这回春气候中的一片嫩芽,稚弱而清新,如果接连几个暖阳,它就会勃发一派生机。

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1)

《情与债》改编自作家王建平2014年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小说《欠债还钱》,讲述了凤山村为脱贫致富通过一家中介为村民办理劳务输出被骗,老支书韦劲松病危之际,推荐退伍军人韦竹君临危受命接任村支书。为了还债,韦竹君付出了感情和婚姻的代价,会计范木德为了凑钱完善投资环境甚至牺牲了生命,在经历了重重阻挠和压力之后,韦竹君终于在凤山村发展起休闲旅游业和竹木工艺品加工业,还清了村里所有的债务,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集体致富的新路。已有评论者指出电影与原小说的十处不同(河边柳《电影<情与债>与原作小说大不同》),而这些不同之处无不彰显了编剧兼导演张国强的独具匠心。这部电影我看过两遍之后,也觉得有话要说。

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2)

好电影首先要有好故事。多年以来中国电影包括一些著名大片有个遗憾,就是不会讲故事。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这里,可以把"人"理解为现实题材的电影,把"鬼"理解为一切非现实的,而靠种种奇幻技巧来补救来表现的电影。电影风格可以而且应该多样,但归根究底必须会讲故事。《情与债》紧紧围绕"还债"讲故事,有缘起,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合情合理,严丝合缝,逻辑清晰,然而电影叙事又并非按部就班平铺直叙。电影一开始,就是情绪激烈的村民集体围堵村委会讨债,这是2010年前后各地普遍发生的现象,

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3)

具有强烈的现实带入感。随着讨债风波的暂时平息,剧情转入以韦竹君为首的村委会一班人千方百计的筹钱过程之中,整个过程一波三折,矛盾重重,充满戏剧性,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时而让人会心一笑,时而让人揪心不已。情节推进不枝不蔓而又波澜迭起,整部电影节奏从容,叙述流畅、洒脱、老成,深得叙事要领,故事最终结局圆满,皆大欢喜。这个"大团圆"结局有经有变,既是对传统戏剧的仿写,但更多的是注入了奋进新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明确的价值追求。

好电影要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电影一号男主韦竹君、一号女主盈红梅自不必多说,就是几个次要人物范木德、朵儿、陶局长、赖跃进、赖文柄也都栩栩如生,可圈可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成功塑造了吴双玉、王菜花两个活灵活现的配角形象。村民吴双玉由一开始的挑头闹事分子逐渐转变为理解韦竹君到全力帮助韦竹君的积极分子,由蛮不讲理的悍妇形象出场的王菜花,在丈夫、村会计范木德意外去世后,也慢慢理解了范木德、韦竹君的一心为公,不仅主动捐款,还热心帮助盈红梅处理韦竹君与其前妻朵儿的关系,深明大义,有礼有节。韦竹君、盈红梅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行动感召了吴双玉、王菜花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吴双玉、王菜花的认识转变都有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令观众信服。朵儿的新欢就是吴双玉在城里

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4)

建筑工地打工的包工头,吴双玉委托韦竹君讨要到的工钱,是韦竹君违心签下离婚协议后,屈辱地向朵儿提出的唯一一件请求才得来的,可以想象吴双玉事后得知其中原委时内心极其复杂的感受。但影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省略了这种心理刻画,而直接表现在吴双玉此后的所有行动之中。吴双玉面对赖跃进的贿赂拉拢一心想整垮韦书记的丑恶嘴脸毫不客气地说:"人家为了还债把家都弄丢了,亏你想得出来哦?"电影在此处的"留白"有一石三鸟之功效,吴双玉的台词犹如留白之处的红色印鉴,一是使影片简洁流畅,二是交代吴双玉的情感转变真实、动人、可信,三是烘云托月,间接塑造了主人公韦竹君忍辱负重的感人形象。

好电影要好看。好看的标准,第一个就是故事抓人,形象感人,前面已经说了。这里要说的是"情"与"债",一明一暗、一主一次两条线索的并行与交织,紧张与抒情相互调剂,推动了剧情不断发展,它们使观众始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其次是画面唯美。《情与债》几乎纯美展现了当下江南普通山村的风物人情。连绵苍翠的万亩竹海,逶迤蜿蜒的林间小道,碧澄如镜的山间湖泊,静静驶来的一叶小舟,享誉一方的民间美味,活色生香的基层人物、鸡犬相闻的乡间生活,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家长里短的磕磕跘跘,等等,忠实记录了时代足音,共同构成了一幅斑斓多彩的当下江南山村风情画卷。电影画面没有特效,没有猎奇,没有炫技,但缓缓的镜头下,四季流转,呈现了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民间日常生活之美。再次,这部电影还很好听。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好听"也是"好看"的一部分。影片融入了丰富的地域元素,优美动听的国家级非遗当涂民歌、独具吴地色彩的马鞍山当涂方言、俗气而热烈的锣鼓、欢快闹腾的舞龙舞狮,都可谓土得掉渣,美得心醉。尤其是当涂民歌,不仅为村里招待投资客商数次演出,还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影片始终,奠定了影片的审美基调,强化了影片的抒情氛围。

好电影要引人思考、回味。《情与债》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对现实予以深刻的批判与思考。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也给乡村带来"一切向钱看"的负面影响,严重扭曲了朵儿等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使乡村凋敝,空心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黑恶势力以金钱开道渗透破坏基层选举,一些乡镇干部借机吃喝揩油,基层干群矛盾由来已久,市县职能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一些正直有为的干部屡次受到诬陷和打击报复,等等,影片艺术地展现了当下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矛盾和艰难处境。但影片的基调是积极昂扬的,令观众在深深叹息的同时增添奋斗的力量。可以说,《情与债》是一部与当代农村血肉相连的现实主义作品。放眼全国当下,一部影片囊括这么多农村基层矛盾而又使之和谐相安,实不多见。然而,导演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还希望观众从浑浊而滚滚向前的现实中超拔出来再回望现实。村副主任赖文柄自负是个有文化的流氓,影片两次出现他的画外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次是他采取卑鄙手段控制韦竹君使之不能来到选举现场,赖文柄认为赖跃进即将当选村主任,因此阴暗而得意洋洋地吟诵这两句诗,一次是他贪污被捕,带上镣铐走出办公室时再次吟诵这两句诗。两次画外音一模一样,但情景、心情截然相反,因此,两次吟诵意味深长,既有哲理,又有反讽,既是写实,又是抽象,增加了影片的厚度,令人回味。

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5)

《情与债》也有不少遗憾。张国强虽是一名海归导演,但他之前没有拍过很出名的电影,因此他自嘲为中国最不著名导演,而拍这样一部现实的农村题材影片,更不被一些投资人看好,所以投拍这部影片的资金捉襟见肘,但张国强以堂吉诃德般的勇气毅然决然地走下去。因此,观众看到《情与债》几处应有的大场景,如全村老少热火朝天建设滚水坝的场面、招商引资成功的庆祝场面、韦竹君盈红梅的婚礼场面,都没有得到酣畅淋漓地表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吸引力。另外,不少配角都是业余演员,好处是本色出演,接地气,但角色拿捏、情感控制不够准,演技不够到位,多少也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质量。不过,透过《情与债》这样一部小制作、大情怀的影片,也向中国当代电影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怎样发现、谁来发现好题材?怎样支持、谁来支持好作品?

总体来看,艰难诞生的《情与债》是成功的。我想,这部影片就像一碗干净的白米饭。白米饭应是中国人的主食。白米饭看似简单,但生产好大米却需要好土、好水、好气候,最好农药残留还要降低到最低限度,而这些条件,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具备呢?

张国强所有电影全集(一碗干净的白米饭)(6)

【作者简介】:曹化根,现为安徽省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1990年毕业于安师大中文系。曾任马鞍山市市文联副主席、马鞍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雨山区副区长、市监察局副局长,系第十一届省人大代表、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曾获获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多次获省级报刊副刊"好作品"奖,获第九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专题片好作品奖,《李白在皖南》分获第四届戴维斯国际电影节提名奖、第十一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专题片优秀作品奖,选编马鞍山市首部文艺评论集《拯救遗忘 擦亮珠玑》,参与编写马鞍山市首部反映一江两岸的文史读本《马鞍山文史简读》,主编《雨山掇英》。出版个人文艺评论集《星光下的劳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