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

导读:

巧夺沙城,沙县城战斗,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以前,彭德怀指挥三军团打出一次漂亮的攻坚战。

1935年军团长的骡子。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事后,毛主席写了一首六言诗,赠给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

彭德怀(1898一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彭得华,号不穿。

巧夺沙城

沙县城战斗,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以前,彭德怀指挥三军团打的一次漂亮的攻坚战。

沙县城被红军团团围住了。县城由敌军卢兴邦的两个团把守,装备精良,十分顽强,蒋介石对他下了死守的命令。沙城有又高又厚的城墙,只有四个城门可以出入。敌人欺我没有破城的重武器,更加骄横、狂妄,根本不把红军放在眼里。他们在城楼上挂起了一盏盏汽灯,不断地狂呼乱叫:

“你们飞呀!”

“飞上来呀!哈哈哈……”

敌人这股猖狂劲儿可把红军战士气炸了,有的和敌人对骂起来,有的举刀高喊:“冲上去,和敌人拚了!”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2)

彭德怀

“怎么,憋不住气啦。”彭德怀出现在前沿阵地的战士面前,战士们纷纷围在彭德怀身边,请求攻城。彭德怀拍了拍一个战士的肩膀说:“你们看敌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我看主要是骄傲,这一点一定要抓住。先把敌人的骄气养一养,然后一个反手就把敌人打下城来,对不对?”

“对!他就是一块硬骨头,也一定啃掉它。”

彭德怀到前沿转了一圈,仔细地察看了地形,察看了敌人的城防工事,他说:“硬攻是不行的,得想个办法。”彭德怀悄悄地制定了挖地道炸城的计划。

当时,我们连炸药也没有,怎么炸呢?

彭德怀就自制土炸药,自己动手制作。炸药制好了,装在一口棺材里。然后又带领战士潜伏到城墙附近挖地道。

地道能否准确地挖到城墙下边,要靠精确的计算。彭德怀有挖地道的经验。他目测了一下距离,严格规定了挖多深、多宽、多高、多长的尺寸。战士们秘密地把地道一直挖到敌人城墙下面,地道挖成了,就把装满炸药的棺材抬进地道里。

彭德怀还亲自从狭窄的地道里爬过去,用砂包把棺材周围的空隙塞得严严实实,并用皮纸做成引线,放在打通的竹竿里,从地道里引出来。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3)

彭德怀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彭德怀一声令下,让敌人“坐飞机”上天了。这时城上的敌人大摇大摆地走动着。彭德怀看着敌人那骄傲的样子说:“骄兵必败,卢兴邦要倒霉了。”凌晨,彭德怀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引线点燃了,一声巨响,浓烟滚滚,砖石横飞,城墙一角炸垮了,城楼上的汽灯熄灭了,敌人嚎叫起来。

彭德怀趁势挥起马刀,大喊一声:“跟我冲!”率领战士们一口气冲进城里,杀得敌人惊慌失措,人仰马翻,歼灭了卢兴邦整两个团,仅少数敌人逃跑了。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4)

蒋介石

蒋介石在南昌还不知道沙县已被红军占领,派飞机来撒传单,命令卢兴邦固守,援军马上就到。

彭德怀立即想出了一条妙计:把俘虏的电台台长找来,叫他发电报报告蒋介石,说沙县城尚在固守中,急需弹药钱粮,请火速空投到小学校的操场上。

第二天,敌机果然飞来了,投下了大批弹药、粮食和光洋等物资。战士们高兴地跳起来,嘲笑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听彭军团长的话。这时,彭德怀却下令全军赶紧收拾好空投物资,立即撤退到城外去,他说:“敌人知道上了当,会马上来轰炸的。

敌机果然来轰炸了,但彭德怀留给敌人的却是一座空城。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5)

彭德怀

军团长的骡子

红军长征的时候,彭德怀是红三军团的军团长,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给他配备了一匹又高又大、皮毛油黑发亮、特别讨人喜欢的大骡子。

那骡子好像和彭军团长有特殊的感情,只要他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乖乖地卧下,等着他骑上去再慢慢地站起来。行军途中,骡子身上不是驮着粮食、器材,就是驮着伤病员,很少见过彭德怀去骑。

红军战士们谁也说不清这匹骡子驮过多少伤病员、多少东西,只是每天都见它的背上驮得高高的,像座小山一样跟着队伍向前移动。

过湘江时,有许多战士不会游泳,这匹骡子就一次次地把战士运过江去。军团部的文件和一些药品、物资也是靠这匹骡子驮过去的。它绕过深水和淤沙,一趟一趟地往返。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6)

彭德怀

彭德怀常常抚摸着它那汗淋淋的皮毛念叨:“它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没有。”有时,彭德怀背着战士把自己的干粮分一块悄悄地塞到骡子的嘴里,深情地看着它吃完。

翻越雪山的时候,邱荣辉在三军团部内勤警卫通信班当副班长。由于山上空气稀薄,他刚走到半山腰,只觉得眼前一黑,就倒下去了。

当他醒来时,彭德怀喘着大气对他说:“快,快骑上我的骡子走。”

邱荣辉勉强站起来说:“不!我能走。”可是,没有走出几步,又摔倒了。

战友们把他扶起来,彭德怀叫饲养员把骡子牵到他跟前,他一看骡子已经驮着一大堆文件和一个伤员了,心想,军团长上气不接下气都没骑,自己说什么也不能骑。

彭德怀急了,严肃地说:“你抓住骡子的尾巴!”邱荣辉无可奈何,只好抓住骡子的尾巴。就这样,这匹大黑骡子把他拽过了雪山,而彭德怀却是一步一步地爬过了雪山。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7)

1935年8月,中央红军艰难地跋涉在草地上,整个部队早就断粮了,许多同志由于饥饿,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粮食就是生命,它决定着大家能不能走出草地。

这天傍晚,部队刚宿营,彭德怀就在藏民遗弃的荆条编的简易房中叫道:“邱荣辉!把饲养员叫来。”

邱荣辉急忙把饲养员找来。彭德怀问:“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老饲养员回答说: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六头。

彭德怀果断地命令道: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

老饲养员一听就急了,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了,邱荣辉和几个警卫员也都围了上去说不同意杀。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8)

彭德怀扫了大家一眼,冷静地说:后续部队连野菜都吃不上,只有杀了牲口,解决了吃的,大家才能出草地。

老饲养员掉下了眼泪说:可是现在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一挥手,语气极其坚定地说:你们能走我就能走,雪山不是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邱荣辉!传我的命令,杀!

六头牲口集中到一块了。可是谁也不肯开枪射击,谁能忍心打死为红军出过力的战骑?谁又能忍心看着彭军团长用两条腿走出草地?十分钟过去了,谁都没有动手。

二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枪声。

“快!开枪!”彭德怀站在简易荆条小屋外,叉着腰命令道。

“是。”一位干部抓起一挺机枪,对准六头牲口,一闭眼就是一阵扫射。大黑骡子慢慢地倒下了……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9)

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

惟我彭大将军

1935年,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围剿”,走出茫茫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后,进入了藏族地区。一路行军,不见人烟,只有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走了好久,才能看到稀稀落落的帐篷上飘拂着几缕炊烟。红军的干部和战士穿着单衣短裤,在饥饿和寒风中行进着。

部队在饥饿中走了七八天,来到一个名叫哈达铺的地方。从这里到陕北革命根据地,中间横卧着六盘山,沿途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堵击。为了尽快北上抗日,毛主席在一座关帝庙里召开了会议,决定成立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主席兼政治委员。

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攻关夺隘,浴血奋战,打垮了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袭击,在六盘山上消灭了敌军一个团。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0)

战士们看到墙上的标语:打土豪,分田地

战士们看到墙上的标语:“打土豪,分田地”,不由得欢呼起来:“到家了!到家了!”

部队刚停脚一天,不甘心失败的敌人,派出五个骑兵团追赶过来,企图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当时,先遣队包括老弱病残只有六七千人,身体虚弱,疲惫不堪,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是打还是不打?如何打?

毛主席、周恩来、叶剑英和彭德怀等同志讨论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打。毛主席说:打退敌人,不要把敌人带进革命根据地,要打好这一仗,作为与陕北红军会师的见面礼!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1)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

吴起镇这一带,村与村之间隔着一条条很深的沟。有的沟深几十米,长几十里。虽然彼此可听到报晓的鸡鸣,但想到沟对面的村子去,却要在沟里爬下爬上走上几个小时。

彭德怀观察了这里的地形,分析了敌骑兵的特点,利用吴起镇的高塬深沟,埋伏好兵力。隐蔽待命的指战员们,想起从江西瑞金迈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艰苦转战十一个省,整整走了一年,刚刚来到“家”门口,就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打好这长征路上的最后一仗。

一双双干涩的眼睛里,冒着仇恨的火。早晨七八点钟,远处黄尘腾起,敌人先遣团杀气腾腾地冲过来,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

这时,彭德怀下了战斗命令。几十挺机枪同时打响,手榴弹接连不断地在敌群中炸开,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打得敌骑兵四处乱窜,人嚎马叫,狼狈而逃。一些滚下马来的伤兵,被乱马活活踩死,有的腿还挂在马蹬上,被惊马拖着狂跑,把后面的骑兵全部冲散了。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2)

吴起镇战役模拟复原场景一角

随后敌骑兵四个团又扑来了,红军改变了战术,分别阻击。战斗很激烈,从早晨打起,一直打到午后两点多钟。毛主席非常关心这场战斗,带着作战科长伍修权等同志,亲临指挥所观察情况。当他听到枪声越来越远,逐渐稀落,知道敌人已被击退,才放心地回到宿营地。

此战,红军总共不过八千人,直接参加战斗的才只有一半,同凶悍的敌骑兵作战,而且消灭了敌人一个半团,击溃了两个团,这在我军军事史上是很少见的。

事后,毛主席写了一首六言诗,赠给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气势雄伟的诗,生动地描绘了彭德怀能征善战的威武形象。彭德怀看到后,把最后一句“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将原诗奉还给毛主席了。

宜川钓大鱼

1948年1月底的一天,凛冽的寒风卷着雪花满天飞舞。窑洞外一片冰天雪地,窑洞里却是热气腾腾。彭德怀正在召开旅长以上干部会议,讨论下一步作战计划。从一张张兴奋的面孔上,可以看得出来,会议讨论得很激烈。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3)

彭德怀

彭德怀用缓慢的口吻说:为了收复延安,下一步棋怎么走?

我们要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插到敌人后方去,消灭胡宗南的主力。宜川城是个战略要地,那里是敌人的重要供应站。我们攻打宜川,胡宗南会派兵来增援,我军就可以‘围宜打援’,选择有利地点歼灭敌人。

当时,胡宗南用一个旅守宜川。由刘裁率领两个整编师驻守在宜川以西的洛川、黄陵一带机动,既可以东援宜川,北援延安,又可以阻止我军南下。

从洛川到宜川,有三条路可走。其中两条是公路,一条是山间小路。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4)

宜川战役

彭德怀为了准确判断敌人增援部队走哪一条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地图,反复思索。一会儿,又反背着手,踱来踱去,像是问自己,又好像是问其他同志:“来不来呢?可能从哪条路来呢?”

有位同志接着他的话茬说:“敌人胆小,我估计不敢走小路。”

彭德怀说:“你这个估计基本正确。根据敌人过去的行动规律,刘裁为了自身的安全,是会走小路的。可是由洛川经瓦子街到宜川,是一条既近又好走的公路,可以达到迅速解围的目的。胡宗南过低估计解放军的力量,此人又主观成性,对下骄横,必然会命令刘戡从这条路增援。”

彭德怀又风趣地说:“围城打援,围城是手段,目的是为了钓大鱼。我们钓刘裁,钓来或钓不来,有两种可能。他只要进来,就别想再出去。如果不来,我军夺取宜川以后,继续南进,攻占韩城、白水等县城。”

根据彭德怀的部署,西北解放军于2月24日包围了宜川城。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5)

彭德怀同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等一起看地形

一天,彭德怀同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等一起,到瓦子街一带看地形。瓦子街是洛川、宜川、公路的咽喉,狭窄的公路两旁,山高坡陡,林子很密,有利于红军隐蔽集结,围歼援敌。

彭德怀高兴地说:“这真是歼敌的天然好地形啊!”深夜,彭德怀还在反复推敲作战方案,他把已经睡了一会儿的赵寿山推醒,问道:

“寿山同志,你看还有什么漏洞没有?”

赵寿山回答说:“没有漏洞,就看胡宗南肯不肯往里钻了。”

宜川被包围后,守敌二十四旅旅长张汉初就哇哇叫了。他一再向胡宗南求救,说:“万分危急,请火速增援。”胡宗南认为宜川地形险恶,工事坚固,命令张汉初坚守待援,决定由刘裁率领四个旅的兵力,由洛川、黄陵等地出发,沿洛宜公路驰援宜川。

敌人完全按照彭德怀预定的作战计划行动了。大队人马像长蛇阵一样沿着公路走。红军指战员非常高兴,有的说:“胡宗南也听彭老总指挥,果然派兵来了。”

“彭老总撒网钓大鱼。刘戡这条大鱼现在游过来了,这就叫自投罗网!”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6)

彭德怀发布命令

2月28日,彭德怀发布命令:以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宜川城,诱敌深入。集中全军九个旅,于29日拂晓发起攻击,歼灭来援的敌人。这天夜里下起了大雪,天气寒冷。但广大指战员士气高昂,天刚蒙蒙亮,就攻占了瓦子街,把敌军后路堵死了。

各纵队经过一天激战,同敌人反复拚杀,夺取了一个个高地,封闭了敌军可能突围的缺口。到黄昏,把两万多敌人压缩包围在东西不到十公里,南北约五公里的狭小地区。

彭老总在前线指挥所,密切注视着战场形势的发展。他紧握拳头说:“打得好!狠狠地打!今天把高峰打过去,明天敌人就会低头的。”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7)

彭德怀下达了总攻击命令

次日晨,彭德怀下达了总攻击命令。各纵队、各旅向被包围的敌军猛烈攻击。到下午,把援军全部歼灭。刘裁溜出指挥所想逃跑,但走投无路,只好用手榴弹把自己炸死。九十师师长严明被击毙。

彭德怀来到刘戡和严明的尸体跟前说:“自作自受。通知胡宗南和他们的家属来领尸,我军给以方便。”

两天后,又打下宜川,俘虏了张汉初。宜川、瓦子街战役胜利结束,打死打伤和俘虏敌军五个旅两万八千多人,取得了西北战场的空前大捷。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在回司令部的路上,高兴地哼起了湖南家乡小调。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8)

彭德怀、毛泽东

急见毛主席

1951年1月中旬的朝鲜战场,冰天雪地,寒风袭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役,不仅把敌人赶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且一直驱赶到南朝鲜汉江以南的水原、忠州一线,向南推进了几百公里,歼灭敌军七万余人,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完全扭转了朝鲜战局,使“联合国军”遭到惨败。

但是,在连续三次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有的领导同志滋生了轻敌速胜思想,他们认为只要志愿军继续向南进攻,敌人还会撤退,积极主张志愿军应乘胜追击,把敌人赶下海去,解放全朝鲜。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19)

彭德怀司令员在视察阵地

可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彭德怀司令员,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他冷静地分析了目前敌我双方兵力的现状,认为敌人虽然遭受了三次沉重打击,但其主力并未消弱,而且美国又抽调了几个师的兵力在朝鲜登陆。

敌人的海、空军和武器装备仍占绝对优势,每天有几百架飞机和上千门远射程大炮对志愿军阵地昼夜轰击,我军几百公里的后方运输线,由于敌机的狂轰滥炸遭受严重破坏,致使几十万志愿军在兵员补充、武器装备和粮食、服装、医药供应等方面都非常困难。

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季节,连续作战三个月,没有进行适当休整,战斗伤亡和非战斗伤亡的人数日益增多,急需休整补充以利再战。他明确指出,当前敌人已抽调了后续部队,说明朝鲜战争不能速胜,敌人绝不会轻易退出朝鲜。

敌人眼下的溃退,恰是引诱我军南下企图围歼的一个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向南进攻,必遭严重损失。他严厉批驳了那种不顾主客观条件的轻敌速胜思想,断然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就地休整补充,准备抗击敌人的反扑。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20)

会议得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严重分歧的情况

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彭司令员考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许多实际困难,中央并不十分清楚,如发电报、又不易说清问题的利害关系。

彭德怀司令员认为这是关系到朝鲜战局胜败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必须亲自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请示,求得妥善解决。

2月20日,彭司令带了秘书和警卫员乘坐一辆缴获的美军吉普车,从硝烟弥漫的前线,跨过鸭绿江回到安东(今辽宁丹东)。

21日上午9时,转乘飞机,向沈阳飞去。当飞机降落在沈阳东塔机场加油时,彭司令员因急于回北京,不肯到休息室休息,既不吃饭,也不喝水,等飞机加完油,就直飞北京。

下午1时左右,飞机降落在北京西郊机场,彭司令员立即乘车赶到中南海。

但此时毛主席不在中南海而住在西山,他不顾旅途的疲劳和饥饿,又急速乘车奔向西山。当他来到毛主席住所时,毛主席正在午睡,警卫员劝他等毛主席起床后再谈。他根本不听劝阻.推门而进,竟将毛主席唤醒了。

毛主席对彭德怀刚正直率的性格是十分了解的,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很风趣地说:“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

当毛主席得知他还没有吃午饭时,就以命令的语气说:“你必须先吃饭,你若不吃饭,我就不听。”

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彭德怀指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21)

毛泽东

彭德怀匆匆地吃过饭后,顺手搬过一把椅子,向毛主席身边靠了靠,将朝鲜战场存在的实际困难情况和内部争论的关键问题,向毛主席做了汇报,并毫无保留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请党中央慎重考虑。

毛主席听后,连连点头,表示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和建议,当即说:“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这就给志愿军在朝鲜作战指出了一个机动而又明确的战略方针。

随后,根据毛主席指示,由周恩来和彭德怀召集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几次协商,为支援志愿军在朝鲜长期作战,对兵员、武器的补充和各种物资的供应等重大问题,作了妥善处理和安排。

彭司令员非常高兴,于3月1日离开北京,迅速返回朝鲜前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