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456期,书写杜牧(唐)《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原文: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作者介绍:

杜牧,生于公元803年,卒于公元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杜牧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杜牧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

作品赏析:

这首诗寄托了杜牧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这种关心,作者是通过最简捷朴素的生活层面加以表达的。作者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首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气候转冷了,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写封家书问候一下吧。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牛逍先生,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崔明山(陕西榆林、1976年),字沐辰,号茂林居士,中国网络联盟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靖边县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娄建华(山东聊城、1975年),小学教育工作者,爱好写作,勤习书法。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平台或刊物。荣获第三届长江文学奖2021年度诗人奖杯和李白杯诗人奖章。致力于诗歌生活化,生活诗歌化。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1)

郝乙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2)

张长义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3)

姚淑芳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4)

刘国华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5)

娄建华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6)

崔明山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7)

姚淑芳

杜牧写的冬至(解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8)

郝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