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1)

穆里尼奥与瓜迪奥拉之间的对决,是此前欧洲足坛的重要对决,而09-10赛季欧冠半决赛的相逢,更加经典。首回合在梅阿查球场的对碰,不仅仅是两位名帅之间的较量,是极致传控与铁血防反的终极对决,也是伊布、埃托奥、莫塔等人在旧主面前证明的平台。

最终,穆里尼奥的国米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3-1逆转了比赛,为晋级决赛并最终捧杯奠定了基础。

这场比赛,国米能逆转取胜依靠的是极致的协防保护,经典的反击套路以及穆里尼奥当时被很多人忽视的经典临场调整

【出场阵容】

国米出场阵容:塞萨尔;萨内蒂、萨姆埃尔、卢西奥、麦孔(73-齐沃);莫塔、坎比亚索、潘德夫(56-斯坦科维奇);斯内德;埃托奥、迭戈-米利托(75-巴洛特利)

替补未登场:奥兰多尼、科尔多巴、蒙塔里、马特拉齐

巴萨出场阵容:巴尔德斯;马克斯韦尔、皮克、普约尔、阿尔维斯;布斯克茨、哈维、凯塔;佩德罗、伊布(62-阿比达尔)、梅西

替补未登场:平托、马克思、博扬、亨利、加布里埃尔-米利托、图雷

【出色的驱赶、协防与上抢,国米成功限制梅西】

当时的穆里尼奥,给国米构建出了一套经典的体系。而且,像斯内德、埃托奥这种具备超强进攻能力的球星,也能在防守端带来巨大的帮助,是让人十分欣赏的。

此番面对巴萨,球队首要的任务是限制对手在取得球权控制后的渗透。本场比赛前,伊涅斯塔因为小腿肌肉撕裂伤缺,瓜迪奥拉在中场安排了凯塔登场之后,他们的实际传控能力是有所下降的。而且,会较为依赖梅西去撕扯制造空间,但是,本场比赛国米对于梅西的限制十分出色。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2)

图1:国米本场比赛的限制十分到位

埃托奥较多的回撤保证中场防线的宽度,斯内德也能提供中路的协防保护之后,国米能有效的限制梅西的接球空间。

在很多时候,背身接球遭遇到限制的梅西,是被“驱赶”着进行回传的。即便是他能依靠自己的爆发力与持球进行推进,也面临国米球员的有效防守。不管是萨内蒂、还是莫塔,在进行1vs1限制的同时,身边都会有队友进行协防。

于是,梅西本场比赛几乎没有完成正面的持球冲击。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3)

图2:国米出色的限制展现

从上图可以看到,哈维在中路拿球之后国米马上形成了他与梅西之间的3人站位进行限制。后续巴萨在分边传递之后梅西接球也面临背身限制,巴萨再度通过传跑给梅西制造出持球冲击空间的时候,斯内德的快速回追以及中卫的有效上抢拦截完成了断球。

【中场的向前传递与转移,与锋线终结能力兑现翻盘】

斯内德,无疑是当时国米中场的一个关键创造力棋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米的中场就只有他能送出创造性的传球。当时,莫塔、坎比亚索、斯坦科维奇、潘德夫等人同样具备脚法与视野,纯工兵型的选手,恐怕只有蒙塔里一人。

本场比赛,穆里尼奥在构建防守体系是没有安排蒙塔里登场,最大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强化中场的向前传递。这包括:斯内德的创造性长传,以及中场选手的向前传递。

而且,这个战术,在成功限制梅西的同时,具备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4)

图3:坎比亚索抢断梅西之后,直塞找米利托进行反击

从上图可以看到,国米连续由莫塔、坎比亚索对梅西进行了一对一的限制,坎比亚索在抢断梅西并完成后续球权控制之后,给米利托送出了直塞。米利托在前场具备的控制球能力,保证了他在空间不大的情况下能完成摆脱并进行创造性的传递或射门。

因此,这支国米在由守转攻阶段敢于呈现出前场多点冲击包抄的局面,既是穆里尼奥反击战术的精髓,也是对前场球员的持球能力的“自信”。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5)

图4:国米扳平比分进球的全景展现

从上图可以看到,斯内德精准的长传找到了右侧的埃托奥与麦孔,俩人在配合之后由埃托奥送出传中,米利托中路得球之后分给这时候前插到后点的斯内德,荷兰球星直接射门得分。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6)

图5:国米第二球的全景展现

从上图可以看到,梅西在右侧持球进行推进时被回追的莫塔断球,后续,潘德夫面对巴萨的逼抢完成突击推进。他在左侧斯内德前提的情况下,选择了进攻兵力更多且拥有米利托的右侧。阿根廷射手出色的持球能力保证了球权的“安全”,后续由前插的麦孔完成得分。

【2-1还不够,穆里尼奥强化攻防覆盖】

穆里尼奥能成为名帅,这与他出色的临场调整能力有关。

下半场比赛开局攻入第二球之后,他在第56分钟进行了换人调整:斯坦科维奇换下潘德夫。这个调整,旨在增加中场的运动能力,因为潘德夫的体能已经开始下滑,无法完成进攻端的逼抢限制与防守端的协防保护。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7)

图6:潘德夫下半场比赛的攻防覆盖已大幅度下滑

下半场比赛10分钟左右,潘德夫在球场上呈现出了攻防两端跑动能力下滑的局面,如此高强度的攻防跑动对于当时已33岁的他来说确实消耗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穆里尼奥换上的是攻防两端都较为全面的斯坦科维奇而并非是工兵蒙塔里。穆里尼奥的策略显然不满足于2-1的比分,在反击或前场限制层面,他还是有想法。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8)

图7:斯坦科维奇登场之后4分钟,国米攻入第三球

在麦孔前场持球冲击被断之后,莫塔在高位进行了快速的高位拦截,后续国米展开快速反击由米利托攻入第三球。

【伊布与巴萨的“格格不入”,与瓜帅后续的操作】

众所周知,伊布与瓜迪奥拉的短时间合作以不欢而散告终,造成这种局面的核心因素,时伊布始终与瓜迪奥拉的体系格格不入。

伊布原本可以为巴萨的极致控制流带来禁区内的高度与对抗,但巴萨的成型体系下,伊布踢的较为挣扎:他回撤策应会在高位与梅西、哈维等人产生重兵拥挤,来到肋部会与佩德罗产生重位,只能在阵地战中压制国米中卫上抢或在后点等待队友传中的高中锋是较为低效的。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9)

图8:伊布的技战术作用十分有限

在国米中卫的干扰下能完成回撤的策应传递,帮助球队完成了宽度的利用。但是,巴萨后续右路配合完成空位传中的重心依然是找梅西与右侧前插肋部的队友。自始至终,伊布在禁区内都处于空有站位的一种状态。

本场比赛,瓜迪奥拉只做出了一个换人调整:边后卫阿比达尔撤下伊布。在换下伊布之后,巴萨的进攻呈现出了两方面的态势:传中以及外围的过顶球尝试。即便是匹克在比赛中多次前插到禁区,但是巴萨在核心区域缺乏射手的作业,让他们并没有利用到那些数量极为有限的空间。

一场1:4彻底打醒国米(无与伦比的防守与反击)(10)

图9:巴萨最后时刻的进攻模式

从上图可以看到,皮克在外围策应之后前插到禁区,巴萨的过顶传递也开始制造空间。但是,没有纯中锋的作业,他们在禁区内并不能抓住少量的机会。在国米的回收下,开始更多的寻求边路的传中作业也容易被限制。阿尔维斯在这次进攻最后假摔得到黄牌,就是侧方面的例证。

【结语】

3-1逆转巴萨,国米为进军最终的决赛并捧杯打下了基础,而三冠王的成就,无疑是对这支国米最好的奖赏。

防线的出色发挥、中场的强悍限制与协防,让国米打造出了极为稳固的防线。技术流的中场球员能保证防守的同时,也能给快速的进攻体系带来强化:斯内德的创造性转移、中场诸强的向前传递、锋线出色的前插与控制球能力,演化而来的就是进攻杀伤。

这个赛季的穆里尼奥与国米,以如今的角度回看,更加璀璨与惊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