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他是最深情的诗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著名词人。王国维评价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容若最名的词作,莫过于写给亡妻卢氏的悼亡词作。

康熙十三年,19岁的纳兰性德与卢氏成婚。卢氏也是大家闺秀,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俨然第二个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二人期盼一生一世相守。

在许多词作中,纳兰容若曾书写对妻子的思念和相守。

一个诗人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他是最深情的诗人)(1)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这些都是纳兰容若写给妻子的思念诗句。

可天不遂人愿,成婚三年后,卢氏因为难产而死。纳兰容若悲痛欲绝,卢氏的去世,开启了纳兰容若悼亡词的大门。

纳兰容若写下许多怀念亡妻的词作,这些词作每一首的意思都一样,意境不一,但是深沉的感情却是最动人的。

有的是回忆往事,有的是睹物思人,有的是乍来思念。

一个诗人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他是最深情的诗人)(2)

有一次,在重阳节前三天,纳兰容若又在梦中与卢氏相会了。

在梦中,他看到亡妻穿着淡妆素服,拉着纳兰容若的手,只是哭泣 ,说了许多话,纳兰容若都没有记住,只记住了临别时一句话: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意思是我只恨自己不是天上的明月,可以每年照着你团圆。

纳兰容若醒来后,就写下了这一篇感人的词作: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诗前三句凄美清灵,读来,回味悠长。

一个诗人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他是最深情的诗人)(3)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在这首词中纳兰容若将亡妻比作天上的明月,他说,我最怜爱的就是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天是圆满的,然后数日都是不圆满的。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是对妻子的回答。

如果你是明月,能够像天上的圆月,夜夜明亮,长圆不缺,那么,我作为冰雪,将不惜为你融化。

这是美好愿望,但这终不是事实,纳兰容若最后只能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给死后,希望我们死后能化作花丛的一对蝴蝶,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纳兰容若对妻子的无限深情,都体现在他的词作中,也感动了后世的许多读者。

一个诗人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他是最深情的诗人)(4)

以致于在读者们心中,纳兰容若一直笼罩着一个悲剧的色彩。其实,纳兰容若一生顺遂无比,可谓是最幸运的诗人了。

纳兰容若出身于满洲贵族,他的父亲是大学生明珠,母亲是满洲皇室之女。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纳兰容若,从小就饱读诗书,文武兼修,17岁就进了清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还受到国子监校长的看重。

这样的人生,就满足了吗?不。老天给的赏赐还远远不够。

纳兰容若18岁考中进士,被康熙帝赐进士出身。他年少有为,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他的名作《长相思·山一程》就是随康熙出巡塞外时所作。

一个诗人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他是最深情的诗人)(5)

出身贵族,与皇族沾新带故,还受到皇帝的器重。上天给予了他好的出身,还给了一身好才华。

24岁的时候,编成了《饮水词》,一时洛阳纸贵,文人学士纷纷称赞,当时的人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他交友广泛,无数有才文士围绕在他身边。

家世显赫、才华横溢、知交如云,这样的人生,可谓是人人向往。可是,纳兰容若的人生再顺遂,也无法弥补亡妻去世在他心中留下的隐痛。

有的时候想,老天像真的是公平的。给了你一样,就会拿去另外一样。

有一天,纳兰容若与好友们一聚,后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留给后人只有那最深情的诗词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