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对乡村建设的看法 乡村教育者手记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山东潍坊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小学退休教师王金茂的教育手记:

岁月不居,华章日新。2022年,我们共同经历,一起走过。作为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退休教师,对其有更多的不舍、眷恋和期许,缘由乃是在这难忘的一年里,本人终于出版了自传体古稀回忆录——《岁月的回声》。

撰写出版一本自传体回忆录,是我多年的夙愿和梦想。但总因种种原委,久拖不成。2009年退休后,我创办了少年写作培训学校,为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技能发光发热。2019年8月培训学校停办后,承蒙故乡仓街村两委盛邀,担当主编,用时一年半,与乡里仁人志士编纂了家乡首部“百科全书”《仓街村志》,一鼓作气接续打造了留根存脉、恢宏亮丽的“仓街村史馆”。直至2021年2月,撰著自传体回忆录这一大事,才终于提上议程,我着手酝酿实施。

我虽自幼热爱读书,喜欢写作,在岗时利用业余时间也曾编著出版过几本书,但撰写回忆录对我而言还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为此,我决定先向经典传记学习,先后拜读了《老舍自传》《居里夫人自传》《富兰克林自传》《张爱玲传记》等作品,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与教益。接着,我开始搜寻整理史料(包括照片)和拟定编写体例。经过周密慎细的思虑,我决定依照个人成长历程为线索来撰写回忆录,全书除序言、后记外,大致由八章若干节构成,包括亲情无价、少儿时光、追光逐梦、探索创新(上、下)、暮年生活、荣光时刻、其他拾忆等。

在写作的那些日月里,我与纸笔相伴,与学习同行。每天见缝插针,写个千儿八百字。每天的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散步会客等,也没间断。我写作的原则是:严于选材,忠于生活,注重细节,叙议结合。“欲语唯真,非语不真,非全真不语”,是我写作的真谛。

写作的时间大都安排在上午和晚上。寒暑易节,时断时续,慎终如始,我在纸上耕耘播种。历时一年半,这本8章56节、13万字,记录我70多年生涯及过往的回忆录《岁月的回声》终于付梓。它是我的个人成长史、精神史和社会变迁史。正如后记所言:“在书中,我直面自己的人生,直面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同事、学生、乡亲等各个阶层的人,回望记录了自己人生的重要经历和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怀亲人,忆少儿,记青春,话教改,述暮年,叙友谊,抒情怀……都浸润着我对风雨人生的思考、不可割舍的家国情怀和人应具有的自强不息、谦恭感恩的朴素情怀和基本品格。”

原潍坊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恩德老师,在序言中这么评价道:“我以为,金茂老师用心用情用爱撰写的自传体回忆录,是对他70余年来人生的小结,并以此致敬人生,致敬亲友,致敬友谊,致敬社会。字里行间,蕴涵和洋溢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文化的追求,对生命的礼赞。”

写书是艰辛的,赠书是快乐的。《岁月的回声》带着油墨的芳香和我署名的祝福语,被我一本本分送到数百位亲朋、同学、同事、学生、文友手中,还被昌邑市博物馆、档案局、图书馆等单位永久收藏。在那些个送书的日子里,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真切地感受和体味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因为我知道,我馈赠的何止是一本书啊,而是人世间宝贵的玉液琼浆、精神食粮和珍贵的友谊。

教育工作者对乡村建设的看法 乡村教育者手记(1)

让我难忘铭记的是,我用微信或电话与朋友联系送书时,对方所表现出的欣喜与激动,还有一条条微信、一个个电话,反馈回来的信息带给我许久的温暖和激励。最多的是“令人震撼”“让我感动”等字眼,还有诸如:“从书中,我窥见了您丰富的生活阅历、可贵的进取精神、动人的家国情怀和高雅的闲情逸致。”“全书充溢着温度、情感、筋骨和力量。”“我多次被感动地流泪,书还没读完,就被同学借走了。我以后再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用我写的书,还换来了《董云卿诗词选》、李正臣的《逸韵心声》、《王克元先生诗集》、伊胜光的《校园盛开人文之花》等佳作。由此,我体验到了文字的力量(特别是传记类的图书),它不仅可以勾勒时代画卷,书写个人素心简梦,还具有荡涤心灵的巨大力量,其力量穿越时空、绵延流长。正如有人所说,“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撰著《岁月的回声》是我回眸人生、回望过往的过程,也是我内心修篱种菊、不断丰盈自我的过程。它赐给我的感悟、启迪是深刻和多方面的,带给众多读者的教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作家冯骥才有一句至理名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什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真正属于我们的,是我们的经历。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经历。”这经历就是你曾经的过往,有你成长的足迹,有你的欢笑欣喜,有你的悲伤失望,有经验,有教训,还有亲情、爱情、友情……唯有经历,才能懂得;唯有经历,才有记忆。不少人到了中年和老年,总爱怀旧,总爱独自忆起或讲起自己的经历、过往,以此慰藉自我或告慰他人。

有位作家说过:“回忆不应该只是藏在脑海中,在日子流逝中落灰。它更要存放在纸上、书里,存在于永恒中。”而写自传或回忆录,便是把回忆变成永恒的最佳方式。

教育工作者对乡村建设的看法 乡村教育者手记(2)

人生,四季流年,会经历各个阶段,有幼年的懵懂,少年的青涩,青年的奔放,中年的打拼,老年的释然。这就启悟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当有不同阶段的活法。少年应有少年的生命基因,青年应有青年的生命密码,中年有中年的生命职责,老年有老年的生命自觉。如,青年阶段,就应不负韶华,追光逐梦,努力把梦想和奋斗写成诗,诚如余光存在《时间之书》中所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而老年人,就应该有老年人的风骨、优雅和生活态度,就要随遇而安,微笑向前,忙中找乐,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感受星辰大海的浩瀚,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享受人间烟火的温暖,体味亲情、友情和活着的美好。唯有如此,才能丰盈经历,灿烂时光,让生命添彩。

撰写回忆录,必定会温柔岁月,惊艳时光,有益家人与社会。刘恩德老师在《岁月的回声》序言中这样写道:“我还想到,撰写自己的回忆录,益处多多,小而言之是对家人负责,尤其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无价财富;大而言之是对社会负责,让读过你回忆录的人知道你对社会的贡献。如果有更多的人这么做,那对营造优良的社会氛围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诚望有条件者踊跃一试——拿起笔写出自己的回忆录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