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原文翻译感悟(论语里仁篇第四1)

【4-1】

子曰:“里【1】仁【2】为美【3】。择不处【4】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翻译感悟(论语里仁篇第四1)(1)

【注释】

【1】里:田地表层以下的部分,指内部。

【2】仁:做人的道理或者懂得做人道理的人(真正的人,找到了真心本性的人,成功做成了人的人,可以按照良心做人的人)。

【3】美:这里指最美的,最好的,最真实的。

【4】处:在…地方,待在…地方。

【译文】

孔子说:“所谓的仁,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在每个人自己内心里的良心良知,作为一个披了人皮拥有人身的人,起心动念发自内心达到与道一样平等(做到仁)才是最美的。如果到自己的心外(不是仁待的地方)去寻找良心良知,到不是真心本性待的地方去寻找道理,怎么可能找到道理,怎么可能明白道理呢!”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翻译感悟(论语里仁篇第四1)(2)

【徐力点评】

这个世界上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美的?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是那种在外表上做得最漂亮,做事做得最到位,看起来让人感觉做得面面俱到的人吗?

孔子在《论语》的这一节,用“里仁为美”这四个字,告诉了我们答案。

那种内在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那种把自己的良心开发出来的人,才是最美的人。那种起心动念符合天道法则的人,才是真正美的人。那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统一的人,内外一致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赞美的人。

因为,表面上做得好,外表上做得处处符合公正平等,还不能叫做人成功。外在言行只是枝叶,还不是根。根是人的思想,是人的起心动念。从根上讲,一个人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符合道理,都不违背公正平等原则时,也就是起心动念全都符合天道法则时,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成功了。

说白了,“里仁”的人,才是最美的。

从道理上讲,我们每个人投胎到人间时,都是带着天道法则的复印件来的,都是带着道理的拷贝件来的。道理、天道法则的复印件拷贝件,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也就是俗称的在良心里。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天性都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天生就都是准“里仁”的人。

但是准“里仁”还不是真正的“里仁”,因为虽然道理天道法则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良心里,但是它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还需要我们去开发挖掘出来。等我们从自己内心把道理天道法则开挖出来以后,我们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里仁”了。

有个说法叫,要内求,不要外求,就是指这个道理。有人说,教育不能搞填鸭式的灌输,要搞启发式的开发智力,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有人会问,既然是这样,那是不是靠开挖自己的内心就够了?那还需要向古人、向别人、向大自然学吗?

当然需要。

我们开挖良心,开发出来良心里的道理,不能光靠闷头去空想,不能只靠抽象思维。我们要去在生活中经历各种事,去认真观察这个世界,去学前人留下来的知识道理,去与别人交流探讨,与此同时,还要去认真思考、推理、推测、推断、总结。这样操作下来,我们把从大自然这部无字天中领悟到的道理,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道理,与我们自己心里想出来的道理,进行反复对比印证,如此这般,我们最终就能开发并找到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着的天道法则,我们就能真正明白道理。

因此,我们的所谓做人,其实就是一个开发自己的良心良知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准“里仁”走向真正“里仁”的过程。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翻译感悟(论语里仁篇第四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