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这方面要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多。但是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在经过短短几十年甚至几年的艰苦钻研之后,在很多方面赶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研究成果,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努力与拼搏精神。手撕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1)

我国过去虽然能生产钢铁,但是缺少生产钢铁的关键技术,无法生产手撕钢。所以我要从国外进口昂贵的手撕钢,但是在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经过711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造出了手撕钢,打破日德垄断。

什么是手撕钢?

说到手撕钢,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手撕钢不同于一般的钢材,它的厚度大约只有A4纸的四分之一。这也是它交手撕钢的原因,因为其可以用手直接撕成两半,哪怕是撕碎都没有问题。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2)

别看手撕钢这么薄,但是它的用途却十分广泛。无论是在医疗器械、国防科技、能源领域还是精密仪器方面都离不开手撕钢,手撕钢是这些领域所需的必要材料。

比如在军事领域,因为重量轻、而且屏蔽功能好,所以一般用来屏蔽敌方信号干扰,在如今这个电子信息战时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航空航天领域,手撕钢具有高耐热性,能够承受普通钢铁材料无法承受的高温。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3)

所以可以用它来制造喷气式发动机燃烧室叶片,也可以用它来制作压力传感器膜片,不必担心被高温熔化。

日本和德国垄断手撕钢

在这么多领域都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手撕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材料,我国却因为没有掌握关键的技术而无法生产,只能花费高昂的价格从国外进口。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4)

日本人和德国垄断了手撕钢的生产技术,即使我国愿意花费高价进口,他们也不愿意将更高品质的手撕钢出口到我国,牢牢掌握着优质产品和核心技术。

不仅如此,日本和德国因为忌惮中国的实力,同时也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出口中国的手撕钢价格要比国内手撕钢的价格高出了十倍。正是因为垄断了核心技术,日本和德国才能这么为所欲为。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5)

“落后就要挨打”,核心技术上面落后我们也无可奈何,面对他们这种不合理的行为我们也只能妥协,以高价来进口我们无法生产的手撕钢。

中国自研成功手撕钢

不过我们虽然妥协了这种不合理的交易,我们却一直没有放弃,而是致力于手撕钢的自主研发,争取早日能够自行生产。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6)

就这样,2016年太原钢铁开始手撕钢的研发,其目标是生产宽度600mm厚度0.015mm的手撕钢。但是在此之前太原钢铁生产的钢的厚度只能达到0.1mm-0.5mm,所以研发手撕钢过程可以说是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但是中国人就是有一股韧劲,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也没有放弃,而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在研发的过程中,他们几乎是每两天就会出现一次实验失败的情况。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7)

为了减少失败,他们还特意请了外国专家进行咨询。但是外国专家却说以他们的实力永远也无法生产出合格的手撕钢。即使面对否定,太原钢铁的研发团队也没有放弃。

因为他们坚信“我们不比外国人差,他们能生产,我们也一定可以生产”。终于在经过1000多天、711次失败之后,太原钢铁成功研制出了手撕钢,中国重要技术取得突破。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8)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克服了成百上千个技术、设备难题,终于将手撕钢的厚度控制在0.015mm以内。而且我国的手撕钢品质要高于日德,连美国都争相购买。

结语:

正是因为太原钢铁研发团队1000多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研发,让我们彻底打破了国外手撕钢的技术壁垒,生产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手撕钢,我们再也不需要从国外进口高价产品了。

我国不仅能够成功制造手撕钢,更是成功制造出了品质更好、价格更低的手撕钢。

中日德美功率对比(失败711次后自研成功)(9)

就像太原钢铁的研发团队所说的那样,外国人可以做得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得到。虽然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许多“卡脖子”的技术,但是我们正在加紧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之路,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

对于太原钢铁成功生产出手撕钢,屏幕前的小伙伴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积极进行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