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

博物馆传奇·第四季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1)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2)

扬州老城区有500多条小巷,小巷里又有许多盐商老宅,不过大多空置着,现在已经恢复的有汪家小院、汪鲁门盐商住宅,名气很大、规模也大,不过最有名的还是个园。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3)

个园的主人叫黄至筠,扬州城里号称有八大盐商,这八大盐商又都是总商,黄至筠为总商之首。盐业的地位很特殊,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专营。清朝时,在国家和普通盐商之间由盐业总商来进行协调。总商是相对于散商而言的,所有散商必须取得某一总商的认可,总商与散商之间,是一种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总商既是清政府与盐商之间的中介人,盐业界的代表,又是其内部的管事人。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4)

清代盐商鼎盛时期,有两位很知名的总商之首,黄至筠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两淮盐商“首总”,还有一位则是黄至筠的前任乾隆年间的江春,任总商40年,电视剧《大清盐商》里有一位重要人物汪朝宗,他的原型就是江春,乾隆皇帝烟花三月下扬州,六次都是江春安排接驾的。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5)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是隋唐以来扬州享有的盛誉。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最为鼎盛,垄断整个两淮地区盐务的八大总商齐集扬州,而大小盐商寄居扬州的不下有几十万。当时盐商赚钱,主要靠左右盐价。例如一斤盐在苏北盐场只售十文钱,加上税银七文,其成本不过十七文,而运到销盐区则长至五六十文不等。盐商暴利,也成为清朝最大的财阀。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6)

黄至筠坐稳盐商首总的位置,还与他支持朝廷镇压白莲教有关。清嘉庆元年(1796)爆发了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纵横川、陕、楚、豫、甘五省,规模巨大。这是清代中叶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历时九年半,农民军击毙朝廷军官和富人乡绅不计其数。

为镇压起义,清王朝消耗大量财力,大约饷银2亿两,相当于5年的财政收入。白莲教起义是清王朝统治的盛衰转折点。为筹措军费,中央户部要富民捐钱,并许以职衔。黄至筠这时急朝廷之所急,发动盐商捐款,自己带头前后捐资数十万两白银,扬州盐商捐送军需白银3000万两以上,黄至筠立下了头功,被朝廷赐为盐运使,并上京为皇帝祝寿,赏圆明园听戏。

黄至筠四十年间历任三人首总,也经历了风风雨雨,遭遇过被倒总的曲折。黄至筠在盐商中有很高威望,他曾代众商赔偿应交的盐税,其中自认的部分占多,其他商人则根据各人殷富与贫困的程度自愿认赔。这也是他能服众的原因。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7)

黄至筠书画

既足智多谋,又老谋深算。黄至筠晚年,煊赫一时的两淮盐商开始衰败,朝廷盐政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盐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道光十二年(1832),朝廷撤了两淮巡盐御史一职,改由两江总督兼任。新任两江总督兼两淮巡盐御史陶澍大刀阔斧改革盐政。黄至筠不愧是商战中的高手,为躲避灾难,他作了最后一搏。就在新的“票盐法”即将实施前夕,商业嗅觉灵敏的黄至筠,故意派人往各地收购盐引,并放风说,盐引很快要暴涨。盐引又称“盐钞”,是取盐凭证。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总商这样做自有道理,纷纷跟着黄至筠购买盐引。

三天之后,改革的确凿消息传到扬州,盐引价格一落千丈,而此时黄总商手头原先数十万盐引已“一引不存”。原来,在众人傻乎乎买进盐引时,他已悄悄地出清“仓位”。

扬州盐商的繁华,已如一江春水东流去。黄至筠的个园,留下了,留给了扬州,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园中的画作,显示黄至筠还是一位画家,个园在建造上的文化气息,可让后人慢慢体味了。

扬州瘦西湖简介及主要景点 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8)

作者 闻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