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分题咋答成了送命题(送分题还是送命题)

记得上高中时,班主任为了让大家更有努力学习的动力,便经常给我们灌输大学是多么的美好,到了大学之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得不说班主任的这种“洗脑”方式真的很实用。每次听了之后,都会对大学充满向往,对于眼前的困难也都更加有勇气去面对。

送分题咋答成了送命题(送分题还是送命题)(1)

那么真实的大学真像高中班主任所说的那样吗?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乐观。

如果到了大学之后,真的毫无顾虑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么我想你的大学生活大概率被毁了。

有的同学就是这样,到了大学之后自甘堕落、虚度时光, 睡懒觉旷课、通宵玩游戏、为完成任务而抄作业,最终一到期末考试就现了原形。

送分题还是“送命题”?答对得3分,答错扣41分

在大学期末考试的测试上,大多数学校命题过程都比较严谨,针对课本教学内容命题,然而也有个别教师在命题过程中比较有创意,经常会加入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题型,表面上看很随意,实际上却另有妙用。

比如下面这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期末考试试卷,第一道题就让大家选出自己的授课教师,并写出她的名字。如果答对,就能得3分,如果答错,直接扣41分。要知道大学低于60分是需要补考的,也就是意味着,如果这道题都没答对,那就等着挂科吧。

送分题咋答成了送命题(送分题还是送命题)(2)

学渣很无奈

而对于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送分题,对于某些学渣而言简直就是“送命题”。在大学中确实存在有些不怎么听课的同学到期末结束后甚至不知道授课老师叫什么。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现状。

所以对于学渣而言,这道题无疑让他们倍感无奈。如果只是选择题,那么大家或许还能凭借着印象选出哪一个是授课老师。而一提到要写出老师的名字,就让部分学渣倍感焦急,因为他们确实没用心记这些,也压根没想到期末考试会来这么一出。

送分题咋答成了送命题(送分题还是送命题)(3)

这样设置合理吗?

对于在期末考试设置这样一种题型,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表示支持,支持一方认为,如果连老师都认不出,连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还能指望他学好这门课吗?根本就没花心思在学习上。

而反对的一方认为,不知道老师名字不代表没有学好这门课,也没有谁明确规定需要必须知道授课老师的名字。

还有一些网友思路更加清奇,给那些忘记老师名字的同学支招。让大家直接空着不选,然后考完后联系老师说自己不小心漏看了这道题。

而笔者认为,这种题型的设置还是相对比较合理的。这道题虽然没有考验大家相关书本知识,但是考验了大家的学习态度。一学期课程结束如果连自己老师都不认识,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大概率是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的。

送分题咋答成了送命题(送分题还是送命题)(4)

进入大学之后,我们会发现比较极端的两种状态,有的学生依然保持了高中阶段勤学苦读的良好习惯,课后时间依然在复习所学知识,或者到图书馆浏览书籍扩充知识储备。

也有一些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就彻底堕落了,缺乏了教师的监督,父母的约束,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别人已经早起晨读时,他还在被窝里慵懒地睡觉。当夜深别人进入梦乡时,他的键盘声比谁都响。

送分题咋答成了送命题(送分题还是送命题)(5)

长此以往之后,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自然对应着不同的结果。不得不承认,如今大学中混日子的大学生多了不少,有的家境较为优越,有较厚的家底可以让他“造”,但让我不解的是,有的学生家境并不好,却依然在游戏中沉沦迷失,最终临近毕业才醒悟,可那时已经晚了。

所以这个世界也算是公平,至少大家都是一天24个小时,至于你如何去利用这个时间,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而这决定背后对应的便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今日话题:你认为期末试卷设置这种题合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