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嘴巴总是溃疡是什么病(米粒大的小溃疡三年烂到整个下嘴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黄春燕 陈旭婷

57岁嘴巴总是溃疡是什么病(米粒大的小溃疡三年烂到整个下嘴唇)(1)

图片来源:杭州市三医院

这是一封92岁老人颤颤巍巍写下的表扬信。

信中说,“我烂了三年口唇没药来医好”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不痛不痒把我来医好”又是什么样的医法?

于是,我们找到了信中提到的皮肤外科的彭建中主任。

在彭主任处我们了解到。

三年前,老人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下唇皮肤的破溃,起先只有绿豆大小。以为是普通溃疡的老人并没有在意,认为大概率是上火和自己年纪大了抵抗力下降导致的。有时他还会自己把长出来的那一个“小啾啾”剥掉,但是“剥了这一个,还有下一个”。

创面也总是干了湿,湿了干,痂皮也迟迟不肯脱落,反而日渐增厚。

慢慢地,这个溃疡面越来越大,甚至渐渐覆盖了下嘴唇。稍有面部表情就会引起溃疡结痂处的开裂,更不要说正常进食了。老人开始着急了,找了很多地方治疗,却久治不愈。

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疼痛和由溃疡面带来的恶臭。疼痛、焦虑伴随着这位90多岁的老人。

这个小溃疡也从开始时候的“只影响自己进食”发展到了“因为不好看,总有人指指点点,影响自己心情”的地步。

57岁嘴巴总是溃疡是什么病(米粒大的小溃疡三年烂到整个下嘴唇)(2)

图片来源:杭州市三医院

后来,他找到了杭州市三医院皮肤科的彭建中主任。

经过检查,原来老爷子得的是“下唇鳞状细胞癌”。

通过手术,肿瘤被完整剥离,口唇外观和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老爷子也不再有疼痛感,进食也恢复了正常。

远离了疼痛、恶臭和别人异样的眼光,老爷子复诊时的气色都比术前好了很多。

57岁嘴巴总是溃疡是什么病(米粒大的小溃疡三年烂到整个下嘴唇)(3)

图片来源:杭州市三医院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是在某种理化因素的刺激下,鳞状细胞产生的恶性增生。皮肤就是由鳞状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的,自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恶性增生。而跟空气相通的体内器官表面,也容易发生鳞状细胞的恶性增生,比如肺鳞癌。

彭建中说,这类疾病的皮肤损害往往是由一个干燥的、如小米粒至黄豆大的小结节开始的。所以往往最初不会引起重视,在突起变大之前,大部分人总认为就是普通溃疡引起的增生,甚至会多次自行剥除小结节,认为只要剥掉了就可以了。

而这类结节和普通增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表面是黯红色的,有毛细血管扩张,粗糙不平,中央有紧密附着的不易剥离的角质物。而且即使自行剥离了,也会再长出新的角质性物质。天长日久,剥离面中央可发生溃疡。给患者造成“这个溃疡结痂结不牢,总是湿漉漉的,不干燥”的感觉。

溃破面会不断增大,形成一个乳白色颗粒或有坏死组织的癌性溃疡。有时形成相当深度的形似火山口的溃穴,合并感染则有脓液渗出,臭味异常,伴有疼痛。而且随着赘生物的渐渐长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咀嚼功能。

另外,发生于口唇的鳞癌大多发生于下唇,常为单个结节溃疡性皮损,较皮肤鳞癌发展迅速。

鳞状细胞癌的常见病因

1.日光长期暴晒。紫外线可以消毒,也可以让细胞变异。

2.化学物质刺激。长期吸烟。或者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砷,煤焦油,石蜡,沥青等可致皮肤鳞癌。

3.人类乳头瘤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免疫抑制,器官移植亦为诱发的重要因素。

4.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如色素性干皮病,白化病等有色人种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数比白种人发病率高。

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这类手术很多,病人接受度也很好,因为预后的外观、功能恢复都比较好。如果肿瘤分化较好,早期彻底切除,则一般预后尚好。但是到达中晚期,就要考虑放化疗综合治疗了。

彭建中反复强调,一定要注意早期治疗,因为鳞癌的早期,一般预后极佳,当然,侵袭性鳞癌还是有转移的可能。

很多病人都已经反复几年,最后才决定进行正规手术治疗。此时皮损面积已经很大,移行部位也较深。虽然皮外科特有的莫式手术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皮肤,但是对于病人来说,依然会有或多或少身心上的负担。迁延不愈的创面和时间的延迟,也会增加转移的可能,扩大转移的范围。

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口唇溃疡,或者迁延不愈的皮肤赘生物,要及时就诊,找到病因。切莫耽误治疗时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