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1)

《红楼梦》中有很多隐喻的成分在,包括书中女子性情之间也互有重叠,因此一直以来都有“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说法,字面意思即:晴雯乃是黛玉的影子,袭人是低配版的宝钗,并因此很多读者认为,晴雯与黛玉的关系很好,实体与影子性情相似,关系肯定不错,可是从书中情节来看,林黛玉和晴雯的关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2)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时值晴雯去世,贾宝玉为悼念晴雯特意作了一首《芙蓉女儿诔》,恰好林黛玉经过,两人就对诔文中的用词措句展开了讨论:

话说宝玉祭奠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唬了一跳。既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

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3)

据笔者统计,在此回中,曹雪芹在描写林黛玉的神态时,连用了五个“笑”字,皆是自然而然地发笑,并无丝毫悲伤之状,可见她对晴雯之死的重视还不如对宝玉所作《芙蓉女儿诔》来的重要。因此有些读者觉得难以接受,认为晴雯在宝玉、黛玉的爱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宝玉被贾政笞挞,下不了床的时候,每次都是安排晴雯去潇湘馆帮助探望林黛玉,就连宝玉向黛玉表白的“两块旧手帕”,也是晴雯送去潇湘馆的。

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4)

可这些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对晴雯印象有多好,贾宝玉是个“情不情”之人,而林黛玉性格中的重要特点就是“情情”,何为“情情”?说的简单点,就是林黛玉的情感认知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

这一点是区别于贾宝玉的“情不情”的,贾宝玉对世间万物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充满爱怜,不论对方对宝玉什么态度,宝玉都会以“情”相待,甚至对于没有生命气息的画作,贾宝玉都心存爱怜,比如贾宝玉曾怕画作上的女孩孤单,于是没事的时候就跑去堂里坐坐,好陪一会儿画儿上的女孩。

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5)

所以林黛玉的情感指向很明确,贾宝玉对她最好,所以她心中眼中都想着宝玉,即便是薛宝钗,对林黛玉嘘寒问暖,又是教她调养身体的方式,又是给她送燕窝,林黛玉见薛宝钗对自己这么好,心中的坚冰立刻消融,转而成为一对儿好闺蜜,两人一同去怡红院喝茶的时候,林黛玉毫不避讳地接过薛宝钗喝剩下的半杯茶,一饮而尽,可见两人关系之好。

晴雯之死对林黛玉含沙射影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6)

所以林黛玉跟晴雯的关系并称不上好,至少晴雯从未真正如果林黛玉的眼中,一方面是因为晴雯没文化,且性情火爆,嘴上不饶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两人并未深交,晴雯从未对林黛玉有任何关心之举,每次去潇湘馆也只是主子贾宝玉要求她去的而已,并非出自她本意。恰恰相反,晴雯曾在下雨天将林黛玉隔绝在怡红院门外,不给开门,但林黛玉胸怀坦荡,并没放在心上,只是哭着埋怨贾宝玉只要宝姐姐,不要林妹妹。

所以虽然红学研究上有“晴为黛影”的说法,但只是针对学术研究而已,并不能将这个观点带入《红楼梦》人情关系中去看待,鲁迅曾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所以我们在分析《红楼梦》之时,应该侧重用现实主义观点进行评价,而不能凭借主观意愿判断人物关系好坏,这样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