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在馆阁体盛行的明朝,也出了几位崇杨个性的书法家,文征明、祝枝山之后,又有一位天才横空出世,那就是徐渭。

徐渭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还不熟,但徐文长知道的人就多了。尤其是说起神童、少年天才,徐文长的故事尤其在江浙地区一度是家喻户晓,在民间文学界有“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之说。他还与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这些故事虽然有趣,但大多是杜撰的,所以一笑也不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一笑在这里是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徐文长的。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1)

徐渭像

徐文长从小就聪明不假,但他命运却十分坎坷。

徐文长(小时候字文清)出生百日后就没了爹,十岁时亲生母亲因为只是小妾,被当家娘子赶了出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文长,不得不以拼命用功来博取他人的注意,避免自己沦为家族中的弃子。

还好他确实天资过人,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就敢仿著名文学家扬雄的《解嘲》写了一篇《释毁》来怼权威——这相当于小学生质疑鲁迅啊!还怼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所以当地文人士绅不敢把他当小孩子看,把他放到成年的士子中,并称“越中十子”。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2)

按照明代的惯例,无权无势的的神童往往过不了科举这一关。

徐文长20岁考中了秀才后,在科举的路上就止步了。

在接下来的21年中,他参加8次考试,始终未能中举。

但金子始终是会发光的。

在徐文长37岁时,他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浙闽总督胡宗宪(不是综艺天王吴宗宪,别搞错了)。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3)

胡宗宪像

胡宗宪钦慕徐文长的才识,三顾茅庐将他招作幕僚。

徐文长一进胡府,就写了一篇《进白鹿表》,让胡宗宪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接着,徐文长又显出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献计擒获了倭寇首领徐海、招抚另一个大海盗头子汪直。

顺带说下,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当时都受胡宗宪统帅,而胡宗宪又听徐文长的计策,所以说戚继光、俞大猷抗倭的成就,也少不了徐文长的功劳。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4)

你以为命运之神放过了徐文长?

它只是打了个盹而已。

1562年,胡宗宪受大奸臣严嵩的牵连被捕下狱。

2年后,胡宗宪死于狱中。徐文长害怕受到株连,犯了精神病。

这病发作起来有多厉害?

就像画家梵高一样,自残。

徐文长先后9次自杀,一次以利斧砍自己的脑袋,“血流被面,头骨皆折”,幸而不死;一次以三寸长的铁钉刺入左耳,又不死;还一次用椎子戳碎自己的肾囊,仍然没死成;……求死不能,徒留伤痛。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5)

疯归疯,徐文长的艺术造诣却越发精进。

他打破了以“台阁体”的桎梏,以气势磅礴的狂草,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

他书法形式的奇异、用笔之大胆,完全超脱了同时代的书法家,几乎无法分辨出他的师承。

他自己也强调书法要“天成”(靠每个人的天赋而成就),追求自我的表达,而不拘泥于法。

——是不是很像现在某些书法大师的理论?

可徐文长就是徐文长,他在说“天成”的同时,也批判了那些点画都不懂的人,认为抛弃前人传统,一味求“天成”的人“可笑也,可痛也”。

徐文长的这种认识有点像一句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更重要。"(爱迪生)

可惜的是,要么一部分人过分强调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要么一部分人又过分依赖天赋搞自由发挥,这都是偏颇之举,都是辩证法没学好。

徐文长的书法代表作有《淮阴侯祠诗翰卷》、《草书杜甫诗轴》、《咏墨诗轴》、《代应制咏剑草书轴》等。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6)

《淮阴侯祠诗翰卷》部分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7)

《草书杜甫诗轴》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8)

《咏墨诗轴》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9)

《代应制咏剑草书轴》

当你看到徐文长的作品,你就会感到一股狂放之气扑面而来,他不讲究次序界限,笔画淋漓,肆意奔放。

清代学者袁宏道说徐文长“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是“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确实,徐文长的为人也如侠客一般,怕穷困潦倒,也不折风骨——他虽然靠卖字画度日。但手头稍为宽裕,便不肯再作,更不愿去富贵人家,靠名气乞食,宁愿住“几间东倒西歪屋”,做“一个南腔北调人”。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10)

1593年,徐文长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终年73岁,死的时候,在他身边就一只老黄狗,连一张破草席都没有。

穷困倒霉一生的徐文长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会有那么多人仰慕他。

袁宏道说徐文长书法“在王雅宜(王宠)、文征仲(文征明)之上”,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习”。

郑板桥甘当“青藤门下走狗”(徐文长号青藤老人)。

齐白石也“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吴昌硕评价:”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可这些迟来的尊崇对于徐文长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题墨葡萄诗》)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11)

徐渭(天池道人)《题墨葡萄诗》

今人知道徐文长,最多的是他”早慧“的传说,其次是他的大写意画,再次才是他的书法。其实徐文长自己却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可惜这么一位大艺术家,老天还不让他痛快的死去,一定要让他尝尽人间苦楚——徐文长,你莫不是天上仙人犯了天条,下凡历劫的么?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励志故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