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乡(丰饶之地其乐融融)

说繁峙,不能不提砂河。砂河镇位于五台山正北,108国道横贯东西,京原铁路五台山火车站就设在镇中。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曾是繁峙县政府的所在地,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小城镇之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览五台山后去恒山途中曾经过这里,在他著述的《徐霞客游记》中这样写道:“(砂河)东带平型,西接雁门,依山瞰流,砖甃高整”,从中可以看出至少从明代开始,砂河镇就已经是晋北地区的一个交通重镇了。砂河镇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可以北上大同,南经台怀,也可以东去京津,西下太原,既是晋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五台山的北大门,还是一个历史悠久、四通八达的驿站。

丰饶之乡(丰饶之地其乐融融)(1)

砂河镇

繁峙大地,英才辈出。名载《左传》、《史记》的春秋晋国上卿、外交家解扬;才思敏捷、封侯关中的西晋巨商莫含;才兼将相、经纬天下的金代名相胥鼎;开创实业、精于理的北汉“山中宰相”刘继顒;享誉全国、才高八斗的现代诗人、散文家魏钢焰……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先后路居繁峙,在滹沱源头、平型关下留下了他们光辉的足迹。

繁峙资源丰富,有天然森林20 多万亩。矿产资源众多,已初步探明储量的有金、银、铜、铁、钼、铅、锌等27 种。其中钼矿探明储量61809 吨,占山西全省探明储量的85%,居全省之冠;铁矿探明储量9.1 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19.6%。境内水资源比较富足,有大小河流30 余条,水资源总储量2.67 亿立方米。

繁峙物产丰富,北山黄芪、南山台蘑、神堂堡红富士苹果和核桃、南关小杂粮、季家庄甜瓜、雁头中药材等园区或基地已在全省叫响。晋绣坊刺绣等特色产品享誉中外,“粟源”牌小杂粮、“太平洋”牌粉丝、繁峙豆腐干走进了中南海,金山铺万亩蔬菜基地产出的反季节特色蔬菜也已通过了国内、国际绿色认证,大批量推向全国,走出国门,漂洋过海。

繁峙素有“戏曲之乡”之称,特点是剧种多,戏台多,剧团多,唱戏的人多。几乎村村有戏台,大一点的村子还有自己的戏班子。一年往往要唱几台戏,春天有平安戏,夏天有求雨戏,秋后有谢茬戏(庆丰收),冬天有红火戏。

繁峙秧歌经过历代发展,到清末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小剧种,在晋北和内蒙古一带享有盛名。繁峙秧歌与朔州大秧歌、广灵秧歌历史上统称为“大秧歌”,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索性合三为一,统称为“晋北大秧歌”。1956 年10 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1985 年,《杀楼》、《安瓜》、《九件衣》被拍摄为电视戏曲片。

丰饶之乡(丰饶之地其乐融融)(2)

霞满滹沱河  魏红光 摄

2010年,繁峙县在忻州市首开“创卫”先河,当年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走进繁峙,到处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花团锦簇,干净整洁的大街和漂亮的高楼让人耳目一新。城内主要干线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对部分原有树种进行了改造、换新,增高路牙、亮化路灯、美化路肩,植花、种草,挥就一幅鲜花竞芳的水墨丹青图;新建的滨河公园风景宜人,亭台楼宇、红檐朱阁、假山怪石点缀在万绿丛中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古朴典雅,如诗如画;碧秀(森林)公园松柏吐翠,赏心悦目;祥龙广场音乐喷泉、玉雕龙柱、歌舞升平,一派繁荣盛世的美好景象;大街上新设的果皮箱举步可遇,沿街门店整洁靓丽,县城交通井然有序,服装统一的环卫工人忙碌着清扫保洁,勤劳朴实的园艺师们修剪着树木、草坪、花卉。走进繁峙,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北方的粗犷与豪放,还能体会到南方的隽秀与温情。来源:忻州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