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

原创 战友报缘 战友新报

2022-08-07 06:3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祭奠英烈22个

上篇•修墓立碑之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1)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2)

铮铮铁骨,万千英魂,诉不尽战争的残酷,道不清无尚的光荣。建军80周年的时候,我怀着对革命烈士崇高的敬意和真切的缅怀,参观了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的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当时,纪念堂新一轮陈列改造完工,首次面向社会开放。

江西,是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根据地。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25.3万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1/6。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3)

为褒扬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1952年7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南昌市中心修建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占地面积1.7万余平方米,馆内主体建筑于1954年4月19日落成,1957年10月1日正式开放。1978年、1997年、2005年、2007年先后进行过4次全面陈列装修改造。1986年10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12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评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堂主体建筑为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房,面积5000余平方米。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红军战士塑像,手持钢枪,昂首挺胸,具有不战胜的英雄气概。纪念堂内分前厅、序厅、灵堂和6个陈列厅。

步人前厅,首先映人人们眼帘的是毛泽东1945年6月在延安中共七大时的手迹:“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刻进了每个参观者的心里,极具震撼力。祭坛上的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堂设前厅、序厅和6个展厅,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遵照“褒扬先烈,教育群众”的宗旨,展示了方志敏、卢德铭、黄公略、赵博生、毛泽覃、邹韬奋、刘和珍等1600余名著名、知名的江西籍和在江西牺牲的外省籍烈士事迹和21个英烈集体典型的事迹,陈列文物1400余件。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4)

走进前厅,我被眼前的一组大型浮雕的意境所震撼,浮雕为铜质结构,数十米长,六七米高,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含生忘死的斗争场面。浮雕采用写意的手法,将整组浮雕塑成一团燃烧的火焰,仿佛是一轮跃升的“红日”,象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浮雕正中刻有“250000”几个铜色阿拉伯数字,代表江西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先后有25万名英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在浮雕的正对面,是存放着 37 本英烈名册的长廊。25 万烈士静静地“躺”在这里,名字、籍贯、家庭住址等在名册上记载详细、明了。这套英烈名单全国只有两套,另外一套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据介绍,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是全国第一家拥有全部英烈名单的纪念堂。如今,他们在纪念堂被世世代代所缅怀——他们是不朽的丰碑! 随着参观的进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烈士的介绍,有些先烈甚至籍籍无名,只有介绍却没有头像照片。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才有人民的新中国,才有今天的小康中国。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走进第一展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这里陈列着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的战斗史记和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遗像、遗物等。展示烈士 84 名,主要陈列了赵醒侬、袁玉冰、刘和珍、黄静源、陈赞贤、熊雄等烈士事迹和2个集体典型事迹。

第二展厅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分设专题:工农武装暴动;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苏区,粉碎敌人“围剿”;红军英勇奋战;伟大的长征;艰苦的地下斗争;三年游击战争。展示烈士1216名,主要陈列了方志敏、卢德铭、黄公略、赵博生、毛泽覃等烈士事迹和18个集体典型事迹。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5)

在这里,我看到了令后人无限崇敬的方志敏先烈——按照烈士《我的白白》里的描述,展厅还原了烈士狱中生活的场景——木板、稻草、破棉被……1935年1月27日不幸被俘入狱,在狱中决不屈服,写下了家喻户哓、振聋发聩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这一年他36岁。当我看到烈士的狱中遗稿以及他所倡导的苏维埃的五种精神时,久久难以忘怀。一生奋斗,一生清贫,无论困难有多大,危险有多大,都没能动揺他坚定的信念。烈士精神永存!

第三展厅是“抗日战争时期”。分设八路军英烈、新四军英烈、抗日游击队英烈、江西正面战场抗战英烈等专题。展示烈士179名,主要陈列了黄道、周建屏、邹韬奋等烈士事迹和1个集体典型事迹。

第四展厅是“解放战争时期”。展示烈士179名,主要陈列了艾萍、王麓水等烈士的事迹。

第五展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分设抗美援朝英烈、边疆自卫反击战英烈、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英烈及病故老红军、老干部烈士等专题。展示烈士 118 人,主要陈列了李湘、蔡正国等烈士事迹。

最后一个展厅的主题是“褒扬先烈,继往开来”。展示朱德、董必武、谢觉哉、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题诗,介绍党和国家烈士褒扬方面条例、法规及全省褒扬烈士情况。同时,设置了病故老红军、老干部事迹陈列室,陈列副军级以上职务病故老红军、老干部200余人的事迹。

2007年改造维修后的纪念堂,与前期的陈列比较,有两大特点:一是在内容编排、设计制作上,特点(烈士大省、苏区大省)更加突出,表现手段更具有独创性、经典性和时代感,以大场面、大气势、大基调反映主题内容,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一改过去单一的展示手法,积极探索形式活泼、观众易接受的陈列方法和形式,采取全封闭展厅,采用高水平的艺术精品,新增了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场景复原、沙盘模型、电视、触摸屏等声光电展示手段,增强了感染力、互动性,提升了宣传教育效果,形式活泼,观众也容易接受。二是可免费查询烈士资料。馆内设有20个查询系统,观众可按姓氏查询烈士的相关资料,快捷、方便。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6)

1965年12月7日,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萧华上将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后,挥笔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诗篇《继承先烈志-谒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悠悠哀乐起,徐徐步灵堂。

松柏顶夭立,花圈布满廊。

肃穆忡烈士,热泪盈我哐。

仰首瞻遗像,英雄列成行。

心情山岳重,回顾一章章。

当年云雾天,红旗插井冈。

跟随毛主席。苦斗赣江旁。

万里跨征途,共饮野菜汤。

枪林弹雨中,并肩驰战场。

挥师追穷寇,同舟渡长江。

患难如手足,深情似海洋。

今来阅遗稿,怎能不痛伤。

血书千万篇,字字显豪壮。

“死作革命鬼”(邓贞谦烈士诗句),生为共产党。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刘伯坚烈士诗《带镣行》)。

坐穿囚牢底,怒目对豺狼。

本知历程险,岂怕敌疯狂。

一心为革命,断头又何妨。

前驱一入倒,后继万众上。

风雷震寰字,怒潮谁能挡。

星星井冈火,熊熊燃四方。

血染红旗艳,鲜花遍地香。

喜看东方红,河山换新装。

继承先烈志,紧握手中枪。

江西人民为了新中国,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不屈不挠,前赴后断,付出了巨大牺牲。25.3万名烈士的英名,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流芳,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7)

【请关注《为有牺牲多壮志》(23)上篇“修墓立碑”之“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8)

老山战役胜利后战友聚会(战友新报纪实连载)(9)

【作者简介】能戈(涂学能),湖北黄冈人,副编审,起步于北京军区,退休于总参谋部。数十年来,率直为人,用心作文,忙活于本职工作的同时,埋头伏案“追梦”,并为此耗去了大部分业余时间,已出版《心血铸长城》《中山舰壮歌》《共和国军队50年纪实·陆军写真/海军写真/空军写真》《中国国庆大阅兵》《中国女兵传奇》《中国通信兵传奇》、《中国防化兵传奇》《走近女将军》《开国百岁十将军》《开国大阅兵》《开国大祭奠》等。

「战友新报」编委会

总编辑 任东升

助理 张大帅

顾问 孟祖眉

编审 程宝林 刘国震

编务 吕红军 崔吉盛

专栏主编

李国江《诗苑百花》 石城《长城风景线》 李化民《小说连载》 骆立言《行走中国》 春 晓《红色文化》 李玉银《健康兵法》 续慧龙《艺术天地》 张大帅《回望军旅》

溪 萍《悦听天下》

张福荣《法院人法院事》

能 戈《纪实连载》

梁陆涛《币说故事》

美术总监 刘轩逸

经营总监 张峻峰

本期特约主编 梁陆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