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

@所有人

2022年厦门经济“成绩单”

出!炉!啦!

今天

厦门市发改委、厦门市统计局

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2022年厦门市经济运行情况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建辉,厦门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华生,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燕出席发布会。

亮点抢先看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2)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3)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4)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5)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6)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7)

2022年,厦门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着力稳主体、稳信心、促服务、促改革,积极克服国内外各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年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全省整体保持一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02.7亿元

增长4.4%

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增速排名全国15个同类城市首位

经济总量

在全国15个同类城市排名

提升至第12位

实现经济总量

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新的争先进位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8)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在已核定、可比较的指标中

我市有9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

商品房销售面积、邮政业务总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3项指标增速全省第1;

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和公路总周转量3项指标增速全省第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路总周转量、工业用电量3项指标增速全省第3。

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增速继续保持全国15个同类城市前列。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具体是: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50.8亿元,增长4.3%;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1.1亿元,增长10.2%;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65.4亿元,增长3.1%;

4.外贸进出口完成9225.6亿元,增长4%;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3.8亿元,同口径增长4.9%;

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3.8亿元,同口径增长6.6%;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7元,增长4.9%;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增长8.1%;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8,累计上涨1.8%。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9)

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摄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R&D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达3.2%,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

工业质量稳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2.2%;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值分别增长40.7%和16.4%,新增中创新航、厦钨新能源、万泰沧海3家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保持高位增长,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5%,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7%。生活性服务业呈现回暖态势,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6.5%和10.1%,较上半年回升15.5和0.3个百分点。

投资拉动作用显著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0)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2022年我市始终把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逆周期投资力度,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1和2.7个百分点,为全市稳增长促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8%和19.9%,占固投规模比重分别提高3.2和2.6个百分点。重大片区“主力军”作用加强,10个重大片区完成投资额均超年度预期目标,累计完成投资2692亿元,占全市固投比重接近9成。

项目工作全流程提速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1)

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项目储备持续充实壮大,全年按照高于上年实际投资额3倍目标,策划生成项目1020个,总投资6162.83亿元。全年新开工入库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分别增长38%和48.9%。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470个市重点项目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天马8.6代线等3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翔安大桥正式通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年累计筹资超1300亿元,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安居集团项目成为全国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2)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半年回升2.8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平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9%,增速排名全省第1。汽车消费平稳增长,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零售额增长4%,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2.1%。网络零售保持较快增长,限上社会消费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5.6%,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个百分点。

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3)

厦门日报记者 许秋珩 摄

全市进出口总额9225.6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1。外贸新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对金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29.9%和12%。外贸新业态增长迅速,保税物流进出口和新型离岸贸易外汇收支结算分别增长21.2%、43.1%。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制造业新设企业个数、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7.7%、16.3%和17.7%。

财政金融效益稳步提升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4)

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摄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493.8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同口径增长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3.8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同口径增长6.6%,增速排名全国15个同类型城市第3;税性比71.4%,排名全省第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1.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增长19.8%和28.1%。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厦门重点项目最新消息(7802.7亿元厦门重磅发布)(15)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99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排名全省第3。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7.6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9万人,吸纳7.8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效应对国际输入型通胀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0.2个和0.1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26位。

总的来看,2022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我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抢机遇、强优势、挖潜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致力于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

还有这些你关心的问题

解答来了↓↓

问:

202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如何评价2022年厦门经济运行的情况?

答:

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厦门整体呈现平稳较好的发展态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经济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走势,GDP增速从2021年全年的8.1%到2022年一季度的7.5%,整体实现较好的衔接,增幅比全国、全省高2.7和0.8个百分点,经济基本面稳定性较强。二季度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顶住了4月份经济下行压力,5月份经济企稳回升,6月份经济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长5.4%,比全国、全省高2.9和0.8个百分点。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回升,前三季度GDP增长5.9%,比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四季度受疫情影响虽然增速有所回落,GDP增长4.4%,但还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15个同类城市首位,经济总量继续提升,达到7802.66亿元,居同类城市第12位。

问:

刚刚提到,我市经济整体呈现平稳较好发展态势,请问有哪些亮点?

答:

2022年,我市经济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是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主要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和新兴领域服务业方面,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值分别增长40.7%、16.4%和27.9%,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3倍、45.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1%。

二是结构优化稳步推进。工业领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四成,达到42.2%;投资领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超七成,增长35.7%,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5个百分点。

三是内外需持续恢复。内需方面,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比上半年回升2.8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态势持续巩固,限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5.6%;外需方面,进出口保持增长势头,进出口增长4.0%,对金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29.9%和12.0%。

问:

民生方面备受社会大众关注。请问我市在补齐民生短板,解决民生堵点、难点方面有哪些亮点?

答:

我市民生保障水平一直都在不断提高,具体可以用“三个持续”来体现。

一是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民生支出780.72亿元,增长3.3%,占财政支出的71.7%。重点投向教育、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等领域,特别是教育方面,为满足新增学位需求,学校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建成76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新增学位8万个,新增32家普惠性托育园。

二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万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万元,增长8.1%,全体居民收入保持全省首位,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三是社会保障持续增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69万人,其中失业再就业人数4.29万人。在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95.7%。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增长56.5%和6.3%。

问:

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形势总体较好,请分析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过程中有哪些亮点?主要有哪些有效举措?

答:

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为全市经济增长、城市功能提升、汇聚资源要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主要特点有:

一是增速快。去年全年固投增长10.2%,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5.1和2.7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位居全省第2,充分发挥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稳经济稳增长“压舱石”的作用。

二是质量升。在固投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两端发力,增势良好,增速分别为28.0%和19.9%,占比提升,较前年分别提高3.2和2.6个百分点,特别是引领产业转型的技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大项目集中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强劲,增速分别达38.5%、35.7%和41.6%,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短板补。坚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民生补短板项目加快均衡布局,大力推动名校跨岛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去年全年教育、卫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2.3%和13.8%,为跨岛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是项目优。大项目提质增量,建设全面加速,天马8.6代、机场主体工程、轨道6号线同集段等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325个,去年全年这些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250.3亿元,占全市固投规模的75.7%,其中58个年度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拉动作用尤为突出,完成投资额占比达44.9%,投资带动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去年我们在抓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探索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一是优化机制创新引领,对重大片区运行、重大重点项目推进调度、项目策划推进、项目工作评价晾晒等机制进行了重新梳理优化,理顺压实推进主体责任,营造“抓项目,促投资”的良好氛围,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二是狠抓全生命周期项目推进,构建“1个信息化平台 4大统筹机制”的全生命周期推进体系,紧紧围绕项目策划谋划、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移交投用等五个关键环节及转段节点。大力开展项目策划百日攻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专项行动,优化压缩项目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供给,全流程、全要素推动项目加快滚动接续。

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全市资金、资产、资源,通过“财政资金 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激活增量、盘活存量,采取PPP、REITs、政府债券、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低息贷款等方式拓展资金渠道,综合应用投融资工具合计导入资金超1300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沈彦彦 刘艳 图片来源厦门日报图片中心 制图:林思勤 黄霖盛 封面图摄影:黄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