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最安全的渠道(保险公司大揭秘)

保险,一个充满争议的事物;保险公司,一个充满争议的地方……就算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保险、保险公司、保险的从业者,依然面临着很大一部分人的区别对待。无论你是不是从业者,你都可能看到过、或者听到过这样的评论:“保险就是骗人的”、“买的时候说得好,要理赔的时候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做保险的”、“保险就是忽悠”……太多了。而如果是保险从业者,你也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你怎么跑去做保险啦?是被人洗脑了嘛?”、“你不要跟我讲保险,我对保险没有兴趣”、“聊天吃饭都可以,就是不要跟我聊保险”……似乎一旦做保险了,总有些人马上就跟你划清界限。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不受待见”的保险业的一块面纱,保险公司的从业者!

保险公司的从业者,如果从工作的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与保险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属于保险公司职员,负责保险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从业者,称之为内勤;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并非保险公司的职员,而是负责代理和销售保险公司产品,并依法获得相关佣金报酬的从业者,称之为外勤(保险代理人)。

保险公司最安全的渠道(保险公司大揭秘)(1)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内勤属于保险公司职员,并不直接参与保险产品的销售工作,他们主要负责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需要的各种工作。在保险公司内部,内勤还有一种划分,就是业务条线的内勤和后援支持的内勤。

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线往往是多线经营,常见的就是:个人营销渠道(也叫代理人渠道)、银行保险渠道、团体保险渠道、续收渠道、经代渠道。业务条线的内勤,主要就是在这些渠道负责推动渠道内、渠道之间的业务发展,他们是需要围绕着各项业务指标来开展工作的:组织会议、策划营销方案、组织培训活动、组织公司层面的客户活动、追踪销售人员的工作任务……业务条线的内勤不直接参与到保险产品的销售中,但他们必须具备与外勤同等的、甚至更强、更多元的能力,来指导和服务外勤团队的工作。

而所谓的后援支持的内勤,往往是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核保核赔部、客户服务部、财务部等属于维持公司日常运营的部门里工作,相比起业务条线的内勤,他们往往不需要太强的保险业务管理能力,而是更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

内勤不管业务条线还是后援支持的,由于与公司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内勤都是有工资收入的。这就意味着,无论保险产品有没有卖出去,内勤都有工资收入,他们并不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当然,业务好的话,内勤会有奖金,这种属于保险公司的激励制度。

而外勤就完全不一样了。

保险公司最安全的渠道(保险公司大揭秘)(2)

在往下讲之前,我先讲清楚一个概念:保险公司的产品,最主要就是靠外勤团队卖出去的。大部分的外勤,都是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但依然有一些渠道的外勤是和保险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例如银保渠道的外勤…但无论如何,外勤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销售

代理合同和劳动合同有着本质的不同。你可以这样理解,劳动合同证明双方是劳动关系,你付出劳动,我支付薪水;代理合同是代理关系,你付出多少劳动我不管,你代理我的产品,你卖出去,我给你结算佣金。外勤大多都是签订代理合同,因此,和内勤不同,假如外勤没有成交生意,是没有固定收入的,这也注定外勤的主要任务,就是销售,成交生意。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如同代理人这种模式。好的地方在于,能够把保险公司异常复杂的经营进行精细化的分工,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出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提升效率。因为这种模式,中国保险业用40年的时间走了很多国家100年才走完的路。但弊端同样明显……

保险公司最安全的渠道(保险公司大揭秘)(3)

由于利益的导向,在监管缺失的年代下,“恶”的一面暴露无遗。代理制度是结果导向的制度,“不论过程,只看结果”,只要能够成交,过程怎么快怎么方便,那就怎么来!所以,销售误导、保险欺诈、捆绑销售……各种“恶”,来了。为什么60、70后的人对保险普遍无好感,原因就在这里。那个年代下,中国保险业刚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监管缺失,加上保险代理人准入门槛太低,人员龙蛇混杂……你现在能够听到的,有关保险骗人的大部分事件,核心的原因就是不诚信、不专业的代理人销售误导的结果。

自此,保险留给国人一个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祸及了那些在这个行业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保险从业者。保险从业者面前的大山,是市场的“信任危机”。

严监管是这些年保险业发展的趋势,保险公司也在转型,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保险业的准入门槛在逐渐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一种与代理人不同的“保险新人”正在逐步崛起——财富保障顾问

传统的保险代理人,往往是围绕着代理产品的销售来开展业务的。从目的来倒推行为,代理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说服客户去投保人寿保险。我并不认为保险代理人说服客户投保这个行为不对,事实上,专业的代理人,他们给客户设计的保险方案,促成客户投保,确确实实帮助一些家庭在遭遇“飞来横祸”的时候,拯救了家庭的经济生命。但从保险这种特殊的商品来看,它是不适合推销这种模式的。

保险公司最安全的渠道(保险公司大揭秘)(4)

我讲过,保险区别于其他商品,它不属于一种“现需现售”的商品。保险的消费本质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要怎么理解?

好比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病了要吃药,大部分的商品,都是现在“需要”,所以现在“购买”。但保险如果是病了再来投保,这个时候保险公司的核保系统会告诉客户“你已经被保险公司拒保了”。所以,这种“保险的需求”是有延迟性和不确定性的。有点像灭火器一样,现在用不上的时候才能投保,等到要用的时候才能有得用;而且投保之后不一定用得上。

这种高层次的需求,是需要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由身边的经历从而感悟,又或者通过专业的分析才能找到。那些常说“我需要再来找你”的客户,大概是不知道保险不是单方面的购买行为。实际上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需要双方约定的。

所以,作为一种“高层次需求”的商品,还是一种合同行为,顾问这种角色,更优于销售这种角色

顾问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业务的,目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产品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已。例如医生,就是一种顾问的角色。医生是本着为病人治好病为目的来开展工作的,药只是医生治疗的工具而已。而医生用药的原则,是基于效果、价格的因素出发,而非我代理这个药,所以我只会开这种药给你,我不代理的药我是不开给你的。这个比喻对于顾问这个角色而言,就是顾问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利益,而是本着解决问题,为客户甄选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案给到客户。顾问在帮助客户分析需求的时候,需要通过专业的财务知识,来帮助客户识别是否有保障的需求。

专业的顾问,并非滔滔不绝地向客户介绍产品如何如何的好,而是通过提问和了解客户的情况,找到客户财务系统的漏洞,从而给客户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千万不要觉得问问题的人很烦,这种人往往才是专业的顾问。

买保险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要有产品甄选的能力,和专业的售后服务。如果遇到一个专业的财富保障顾问,这种复杂的事情就能变得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通过和顾问的交流,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专业的顾问并不是靠收取佣金来获得收入,还有咨询或者服务的费用。

保险从业者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从销售型人员转变成专业服务的顾问型人员。我是向阳而生的向日葵,13年业务条线内勤经历,7年财富保障顾问经历。今天就到这,如果读者想知道自己有没有保障的需求,又或者想了解更多有关顾问这种新兴的职业。欢迎私信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